一种生产水产饲料用烘干机热能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65709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4 15: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产水产饲料用烘干机热能回收装置,包括控制器、温湿度传感器、第一开关阀、第一风机、第二风机、第三风机、第四风机、烘干机本体和循环管体,烘干机本体内设有烘干内腔,其顶端设有与膨化机连接的进料管,第一风机的进风口与第一排出口连通,第二风机的进风口与第二排出口连通,第三风机的进风口与第三排出口连通,第四风机的进风口与第四排出口连通,第一风机的出风口、第二风机的出风口、第三风机的出风口和第四风机的出风口与循环管体的一端连通,循环管体的另一端与烘干机本体的烘干内腔的底部连通,温湿度传感器设置在第一排出口中。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对烘干机所排出的热风进行回收再利用,有效节约能源。有效节约能源。有效节约能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产水产饲料用烘干机热能回收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烘干机
,特别涉及一种生产水产饲料用烘干机热能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我国现有常用的水产饲料多采用肉质品、玉米或豆类物等多种配量制成,具有较高的蛋白质含量。现有的水产饲料的造粒方式主要有挤压制粒和膨化制粒,挤压制粒所得的饲料为颗粒饲料,通过膨化机制粒方式所得的饲料为膨化饲料。
[0003]而经过膨化机处理的饲料需要输入至烘干机进行烘干,即饲料通过烘干机内的输送机构输送的同时也进行烘干,然而,传统方式中,烘干机对输送机构上的饲料进行烘干后,会直接排出热风,从而导致热量的浪费,不利于节约能源。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生产水产饲料用烘干机热能回收装置,能够对烘干机所排出的热风进行回收再利用,有效节约能源。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生产水产饲料用烘干机热能回收装置,包括控制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温湿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第一开关阀、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第二开关阀、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第一风机、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第二风机、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第三风机、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第四风机以及烘干机本体,所述烘干机本体内设有烘干内腔,该烘干机本体的顶端的一侧端设有用于与膨化机连接的进料管,该烘干机本体的烘干内腔内设有用于输送物料的第一输送机构和第二输送机构,其中所述第一输送机构处于所述第二输送机构的上方,所述第一输送机构的输送带的输送方向与所述第二输送机构的输送带的输送方向相反,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循环管体,其中所述烘干机本体的顶端朝远离所述进料管的方向间隔设置有第一排出口、第二排出口、第三排出口和第四排出口,所述第一风机的进风口与所述第一排出口连通,所述第二风机的进风口与所述第二排出口连通,所述第三风机的进风口与所述第三排出口连通,所述第四风机的进风口与所述第四排出口连通,所述第一风机的出风口通过第一管体与所述循环管体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风机的出风口通过第二管体与所述循环管体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三风机的出风口通过第三管体与所述循环管体的一端连通,所述第四风机的出风口通过第四管体与所述循环管体的一端连通,所述循环管体的另一端与所述烘干机本体的烘干内腔的底部连通,所述温湿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一排出口中,所述第一开关阀设置在所述第一管体中。
[000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风机的出风口还通过第五管体与所述进料管连通,其中所述第二开关阀设置在所述第五管体中。
[0007]进一步的,该烘干机本体的底端间隔设置有与所述烘干内腔连通的第一回收口、第二回收口、第三回收口和第四回收口,所述循环管体的另一端通过第一回收管与所述第
一回收口连通、通过第二回收管与所述第二回收口连通、通过第三回收管与所述第三回收口连通以及通过第四回收管与所述第四回收口连通。
[000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技术所公开的生产水产饲料用烘干机热能回收装置能够通过循环管体将烘干机本体的排出口的热风循环回收至烘干机本体内,以对烘干机所排出的热风进行回收再利用,有效节约能源,另外,通过在第一排出口设置温湿度传感器,以利用温湿度传感器测量第一排出口所排出的热风的湿度,能够将湿度高的热风重新输送至进料管内,能够将湿度不高的热风输送至循环管体中,灵活性高。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技术生产水产饲料用烘干机热能回收装置的产品结构示意图;
[0010]图2为本技术生产水产饲料用烘干机热能回收装置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请参阅图1

2,本技术公开一种生产水产饲料用烘干机热能回收装置,包括烘干机本体10、控制器11、与控制器11电连接的温湿度传感器12、与控制器11电连接的第一开关阀13、与控制器11电连接的第二开关阀14、与控制器11电连接的第一风机15、与控制器11电连接的第二风机16、与控制器11电连接的第三风机17、与控制器11电连接的第四风机18以及循环管体19。
[0012]在本实施例中,烘干机本体10内设有烘干内腔101,进一步的,该烘干机本体10的顶端的一侧端设有用于与膨化机连接的进料管102,使得经过膨化机处理的饲料能够通过进料管102进入烘干腔体101内。
[0013]进一步的,该烘干机本体10的烘干内腔101内设有用于输送物料的第一输送机构103和第二输送机构104,其中第一输送机构103处于第二输送机构104的上方。
[0014]优选地,第一输送机构103的输送带的输送方向与第二输送机构104的输送带的输送方向相反。应理解,从进料管102进入的饲料掉落在第一输送机构103的输送带上(即饲料掉落在第一输送机构103的一端),而此时的第一输送机构103的输送带会沿第一方向A输送饲料,当饲料输送至第一输送机构103的另一端时,第一输送机构103的输送带上的饲料会掉落在第二输送机构104的一端上,此时第二输送机构104的输送带会沿第二方向B(第二方向B与第二方向A相反)输送饲料,直到第二输送机构104上的饲料掉落在烘干机本体10的排出管105中。
[0015]在本实施例中,烘干机本体10的顶端朝远离进料管102的方向间隔设置有第一排出口、第二排出口、第三排出口和第四排出口,其中第一风机15的进风口与第一排出口连通,使得从第一排出口所排出的热风进入第一风机15中,第二风机16的进风口与第二排出口连通,使得从第二排出口所排出的热风进入第二风机16中,第三风机17的进风口与第三排出口连通,使得从第三排出口所排出的热风进入第三风机17中,第四风机18的进风口与第四排出口连通,使得从第四排出口所排出的热风进入第四风机18中。
[0016]进一步的,第一风机15的出风口通过第一管体151与循环管体19的一端连通,第二风机16的出风口通过第二管体161与循环管体19的一端连通,第三风机17的出风口通过第
三管体171与循环管体19的一端连通,第四风机18的出风口通过第四管体181与循环管体19的一端连通,使得烘干机本体从第一排出口、第二排出口、第三排出口和第四排出口所排出的热风进入循环管体19内。
[0017]应理解,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管体151、第二管体161、第三管体171和第四管体181内均设置有干燥过滤层,以通过干燥过滤层对所排出的热风进行干燥及过滤。优选地,干燥过滤层包括过滤网和设置在过滤网中的活性炭层,其中活性炭层包括有多个通风口。
[0018]优选地,循环管体19的另一端与烘干机本体10的烘干内腔101的底部连通,使得循环管体19内的热风再次从烘干机本体10的底部进入烘干机本体10内,使得热量重新回收利用。
[0019]进一步的,该烘干机本体10的底端间隔设置有与烘干内腔101连通的第一回收口、第二回收口、第三回收口和第四回收口,其中循环管体19的另一端通过第一回收管19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产水产饲料用烘干机热能回收装置,包括控制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温湿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第一开关阀、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第二开关阀、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第一风机、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第二风机、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第三风机、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第四风机以及烘干机本体,所述烘干机本体内设有烘干内腔,该烘干机本体的顶端的一侧端设有用于与膨化机连接的进料管,该烘干机本体的烘干内腔内设有用于输送物料的第一输送机构和第二输送机构,其中所述第一输送机构处于所述第二输送机构的上方,所述第一输送机构的输送带的输送方向与所述第二输送机构的输送带的输送方向相反,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循环管体,其中所述烘干机本体的顶端朝远离所述进料管的方向间隔设置有第一排出口、第二排出口、第三排出口和第四排出口,所述第一风机的进风口与所述第一排出口连通,所述第二风机的进风口与所述第二排出口连通,所述第三风机的进风口与所述第三排出口连通,所述第四风机的进风口与所述第四排出口连通,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立新涂庭行曾斐
申请(专利权)人:江门市昊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