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移动的公路施工用整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65374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4 15: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道路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移动的公路施工用整平装置,包括增幅机构;所述的增幅机构包括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的第一连接板平行设置的第二连接板、连接所述的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的第二连接板的多个滑杆、设置在所述的滑杆顶部的限位块、设置在所述的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的限位块之间的滑杆上且两端分别与所述的第一连接板以及限位块连接的第二弹簧体、设置在所述的第一连接板以及第二连接板之间的滑杆上且分别与所述的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连接的第三弹簧体以及与所述的第二连接板连接的压板。本申请通过设置增幅组件便于增大压板的晃动量,使压板便于对地面上的凹陷或隆起进行整平。的凹陷或隆起进行整平。的凹陷或隆起进行整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于移动的公路施工用整平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道路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移动的公路施工用整平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公路工程,指公路构造物的勘察、测量、设计、施工、养护、管理等工作。公路工程构造物包括:路基、路面、桥梁、涵洞、隧道、排水系统、安全防护设施、绿化和交通监控设施,以及施工、养护和监控使用的房屋、车间和其他服务性设施,公路的新建或改建任务是根据公路网规划确定的。一个国家的公路建设,应该结合铁路、水路、航空等运输综合考虑它在联运中的作用和地位,按其政治、军事、经济、人民生活等需要,结合地理环境条件,制定全国按等级划分的公路网规划。从行政方面划分,一般分为国道、省道、县道、乡道等四个等级。此外,重大厂矿企业和林业部门内部,必要时也有各自的道路规划。在公路施工过程中,需要对砂石或土壤路面进行整平。
[0003]上述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现有的技术手段中,通常是利用压辊的重复滚压来实现的,然而当待整平路面的有较多的隆起或凹陷时,单纯的使用压辊进行滚压,无法起到良好的整平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便于移动的公路施工用整平装置。
[0005]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便于移动的公路施工用整平装置,包括增幅机构;所述的增幅机构包括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的第一连接板平行设置的第二连接板、连接所述的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的第二连接板的多个滑杆、设置在所述的滑杆顶部的限位块、设置在所述的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的限位块之间的滑杆上且两端分别与所述的第一连接板以及限位块连接的第二弹簧体、设置在所述的第一连接板以及第二连接板之间的滑杆上且分别与所述的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连接的第三弹簧体以及与所述的第二连接板连接的压板。
[0007]还包括底座、以及动力机构;所述的动力机构包括电机、与所述的电机连接的半齿轮、以及与所述的半齿轮啮合的齿条;所述的齿条与所述的第一连接板连接。
[0008]所述的齿条上方设置有弹性组件;所述的弹性组件包括与所述的齿条固定连接的导杆、套设在所述的导杆外部的套筒、设置在所述的导杆与所述的套筒之间的第一弹簧、以及设置在所述的套筒内沿所述的套筒滑动设置的限位环;所述的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的导杆以及所述的限位环连接。
[0009]所述的动力机构外部设置有箱体;所述的套筒的一侧的固定在所述的套筒上。
[0010]所述的齿条上设置有限位槽;所述的限位槽内滑动设置有限位块;所述的限位块的固定在所述的箱体的内侧。
[0011]所述的齿条贯穿所述的底座。
[0012]所述的底座底部设置有滚轮,上部的一侧设置有推杆。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本申请通过设置增幅组件便于增大压板的晃动量,使压板便于对地面上的凹陷或隆起进行整平;设置的第一连接板便于将动力组件与第一连接板之间进行固定;设置的第二连接板便于配合滑杆、第二弹簧、第三弹簧增加增幅组件底部的压板的晃动量,使压板能够将地面上的凹陷或隆起进行整平;设置的限位板便于对第二弹簧的位置进行限制,避免第二弹簧滑脱滑杆。设置的第二连接板可以实现压板的更换。
[0015]作为优选,设置的动力组件为半齿轮结构,便于利用半齿轮与齿条实现间歇运动,方便对地面进行整平;设置的弹性组件便于在齿条不与半齿轮啮合后,使齿条在弹性组件的作用下挤压地面;
[0016]设置的导杆、套筒便于对第一弹簧的伸缩方向进行限制,使得第一弹簧的工作效率最大;设置的限位环,一方面便于保护导杆不会滑脱套筒,另一方面便于对第一弹簧的位置进行限定;设置的第一弹簧便于在齿条将第一弹簧压缩至最大限度后,当齿条不与半齿轮啮合后,齿条能够在第一弹簧的恢复力下实现整平;
[0017]设置的箱体便于对半齿轮、齿条进行保护,避免半齿轮与齿条啮合处进入杂物,同时能够保护使用者人身安全;设置的限位槽、限位块便于对齿条的滑动方向及滑动距离进行限制,避免齿条滑脱箱体。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便于移动的公路施工用整平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使本
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最佳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0]图1示出一种便于移动的公路施工用整平装置,包括增幅机构8、底座1、以及动力机构;所述的增幅机构包括第一连接板81、与所述的第一连接板平行设置的第二连接板82、连接所述的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的第二连接板的多个滑杆、设置在所述的滑杆顶部的限位块83、设置在所述的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的限位块之间的滑杆上且两端分别与所述的第一连接板以及限位块连接的第二弹簧体 84、设置在所述的第一连接板以及第二连接板之间的滑杆上且分别与所述的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连接的第三弹簧体85以及与所述的第二连接板连接的压板9。滑杆顶端贯穿第一连接板81且两者滑动连接;设置的限位板83便于对第二弹簧84的位置进行限制,避免第二弹簧84滑脱滑杆。滑杆未受外力时,第二弹簧84处于未伸缩状态,第二连接板82未受外力时,第三弹簧85处于未伸缩状态,设置的第二连接板82便于配合滑杆、第二弹簧84、第三弹簧85增加增幅组件8底部的压板9的晃动量,使压板9能够将地面上的凹陷或隆起进行整平。
[0021]第二连接板82边角处设有若干贯穿孔,若干贯穿孔内均插设有螺栓86,第二连接板82与压板9通过螺栓86连接,设置的贯穿孔便于插设螺栓86,将第二连接板82与压板9进行连接,同时使得压板9在第二连接板82上进行拆卸,使压板9便于更换。
[0022]所述的动力机构包括电机5、与所述的电机连接的半齿轮4、以及与所述的半齿轮
啮合的齿条6;所述的齿条与所述的第一连接板81连接。所述的齿条上方设置有弹性组件7,设置的半齿轮4与齿条6便于利用半齿轮4与齿条6实现间歇运动,方便对地面进行整平;半齿轮4一侧端面固定连接有电机5,设置的电机5便于驱动半齿轮4转动;电机5输出轴贯穿箱体3且两者转动连接,电机5置于箱体3外侧。
[0023]所述的弹性组件7包括与所述的齿条固定连接的导杆72、套设在所述的导杆外部的套筒71、设置在所述的导杆与所述的套筒71之间的第一弹簧、以及设置在所述的套筒内沿所述的套筒滑动设置的限位环73;所述的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的导杆72以及所述的限位环73连接。套筒71顶端与箱体3内侧壁固定连接,设置的导杆72、套筒71便于对第一弹簧74的伸缩方向进行限制,使得第一弹簧74的工作效率最大;导杆72顶端设置的限位环73,一方面便于保护导杆72不会滑脱套筒71,另一方面便于对第一弹簧74的位置进行限定;导杆72未受外力时,第一弹簧74处于未伸缩状态,设置的第一弹簧74便于在齿条6将第一弹簧74压缩至最大限度后,当齿条6不与半齿轮4啮合后,齿条 6能够在第一弹簧74的恢复力下实现整平。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移动的公路施工用整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增幅机构;所述的增幅机构包括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的第一连接板平行设置的第二连接板、连接所述的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的第二连接板的多个滑杆、设置在所述的滑杆顶部的限位块、设置在所述的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的限位块之间的滑杆上且两端分别与所述的第一连接板以及限位块连接的第二弹簧体、设置在所述的第一连接板以及第二连接板之间的滑杆上且分别与所述的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连接的第三弹簧体以及与所述的第二连接板连接的压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移动的公路施工用整平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座、以及动力机构;所述的动力机构包括电机、与所述的电机连接的半齿轮、以及与所述的半齿轮啮合的齿条;所述的齿条与所述的第一连接板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移动的公路施工用整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齿条上方设置有弹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强贾建伟李建军乌日汗吕岩邹士龙于涛张辉郑久硕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