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盖组件及电池单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652814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4 15: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端盖组件及电池单体,包括端盖,所述端盖具有容纳腔以及安装于端盖的容纳腔内的密封结构;密封结构具有阀体,容纳腔的底部具有通孔;阀体内部中空地形成为注液腔,且阀体靠近通孔的外表面开设有至少一个与注液腔连通的注液孔;阀体受外力作用下能够沿容纳腔的轴向移动以改变注液孔相对于通孔的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端盖组件通过与端盖活动连接的密封结构通过按压的方式调节注液孔与通孔的相对位置,以实现密封结构的开闭,方便二次注液;阀体在弹性部的作用下能够复位和保持初始状态,该结构新颖、操作容易、两种状态切换方便。种状态切换方便。种状态切换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端盖组件及电池单体


[0001]本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端盖组件及电池单体。

技术介绍

[0002]现阶段,对于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封口主要采用两种方式:第一种是打胶塞,上铝片进行激光焊接,该方式需要配备激光焊接,氮气、氦气检测设备,成本较高;第二种是打钢珠,点树脂胶的方式,点胶要求较高,需要配备UV固化灯进行及时固化,树脂胶在凝固过程中容易产生气泡,气泡破损会影响密封效果,导致电池水分进入或者电解液流出。
[0003]现有技术中的两种封口方式都无法采用现有注液孔实现二次注液。
[0004]因此,基于上述技术问题,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亟需研发一种新型端盖组件及具有该端盖组件的电池单体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能够改变压缩量以改变注液孔和密封部位置、最终实现注液孔开闭两种状态切换以满足锂离子电池的二次注液的新型端盖组件及具有该端盖组件的电池单体结构。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本技术的一种端盖组件,该端盖组件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端盖组件,其特征在于,该端盖组件包括:端盖(1),所述端盖(1)具有容纳腔;以及安装于所述端盖(1)的容纳腔内的密封结构(3);所述密封结构(3)具有沿所述容纳腔的轴向延伸的阀体(301),所述容纳腔的底部具有通孔(105);所述阀体(301)内部中空地形成为注液腔(303),且所述阀体(301)靠近所述通孔(105)的外表面上开设有至少一个与所述注液腔(303)连通的注液孔(304);所述阀体(301)受外力作用下能够沿所述容纳腔的轴向移动以改变所述注液孔(304)相对于所述通孔(105)的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结构(3)包括:所述阀体(301);形成于所述阀体(301)远离所述通孔(105)一端的端部的法兰部(302),且所述法兰部(302)的截面尺寸大于所述阀体(301)的截面尺寸;以及弹性部(305)和密封部(307);所述阀体(301)的一端外表面具有环形密封槽(306),所述环形密封槽(306)位于所述端盖(1)相对于所述弹性部(305)一侧,所述密封部(307)嵌入所述密封槽(306)内;所述弹性部(305)套设于所述阀体(301)的外部,且所述弹性部(305)两端分别与所述法兰部(302)和所述容纳腔的底部抵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端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301)与所述通孔(105)间隙配合;所述阀体(301)受外力作用下沿所述容纳腔的轴向移动时,所述法兰部(302)压缩所述弹性部(305)、并驱使所述注液孔(304)由所述通孔(105)的一侧移动至所述通孔(105)的另一侧;所述阀体(301)通过所述弹性部(305)的恢复力保持所述阀体(301)处于初始状态,所述阀体(301)处于初始状态时,所述密封部(307)抵接于所述通孔(105)的边缘;所述密封部(307)外径大于所述通孔(105)的内径。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端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305)为弹簧。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从梅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科易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