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扇形腹部皮下注射辅助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652128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4 15: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携式扇形腹部皮下注射辅助工具,包括扇形折叠定位部,所述扇形折叠定位部包括多个条形卡,所述条形卡的一端通过固定轴穿设固定,条形卡可沿固定轴散开形成定位区;所述定位区内设有透明的扇形注射区;所述扇形注射区内设有若干个注射点位孔;所述条形卡最外侧设有防护条,防护条的一端通过固定轴穿设固定;所述防护条上粘贴有记录贴。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可以解决护士轮班之后不同的护士在对同一患者进行注射时,容易出现对之前注射位置不明确,导致注射位置相同或者距离太近的问题。题。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扇形腹部皮下注射辅助工具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助设备
,具体为一种便携式扇形腹部皮下注射辅助工具。

技术介绍

[0002]皮下注射是指将药液注入皮下组织中的过程,临床常用于药物治疗、预防接种、麻药注射等,注射时通常要求针头刺入角度在45
°
至90
°
之间,以免刺入肌层,常用皮下注射的人体部位有上臂、腹部、腰背部、臀部以及大腿股外侧,是一种临床常用的注射方式,而在临床最常用的注射部分为腹部,其主要是针对于需要经常注射并且每次需要更换注射部位的患者。
[0003]腹部皮下注射由于每天需要注射多次,如果在同一部位重复注射或者两次注射的位置距离太近,容易导致皮下脂肪硬结、皮下出血等不良反应,会影响药液的吸收进而影响疗效,加重患者的痛苦。而在临床由于患者众多且患者注射次数过多,仅靠记忆很容易出现忘记已注射过部位的情况,并且由于护士轮班制的特殊性,护士轮班后更难记清之前注射的部位,很容易导致轮班后的护士注射到同一个部位。所以,在每次腹部皮下注射时,需要区分之前注射的部位,避免在同一位置重复注射。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提供了一种腹部皮下注射定位卡,专利申请号为202022323648.6的技术,其基本原理是通过设置七个扇环形的定位卡单体,七个定位卡单体同心且间隔设置形成更大的扇环形结构,相邻定位卡单体之间通过柔性间隔条连接,各定位卡单体和柔性间隔条共同构成定位卡主体,定位卡主体中心具有肚脐定位孔,在每个定位卡单体上设置注射点标识孔,并在每一个定位卡单体上设置时间标识以区分一天的哪个时间用哪个注射点标识孔,该皮下注射定位卡虽然能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但是仍存在如下技术问题:定位卡上没有注射点标识孔使用后的记录,护士轮班之后不同的护士在对同一患者进行注射时,轮班之后的护士并不清楚轮班之前的护士已经对患者注射了几针,容易出现对之前注射位置不明确,导致注射位置相同或者距离太近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携式扇形腹部皮下注射辅助工具,可以解决护士轮班之后不同的护士在对同一患者进行注射时,容易出现对之前注射位置不明确,导致注射位置相同或者距离太近的问题。
[0006]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扇形腹部皮下注射辅助工具,包括扇形折叠定位部,所述扇形折叠定位部包括多个条形卡,所述条形卡的一端通过固定轴穿设固定,条形卡可沿固定轴散开形成定位区;所述定位区内设有透明的扇形注射区;所述扇形注射区内设有若干个注射点位孔;所述条形卡最外侧设有防护条,防护条的一端通过固定轴穿设固定;所述防护条上粘贴有记录贴。
[0007]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有益效果在于:
[0008]1、方便记录备忘,尤其是轮班后的护士能快速明确轮班前的护士给患者注射时的部位,避免两次注射到相同的位置或者注射位置距离太近:本技术方案通过条形卡散开形成定位区,并在定位内设置透明的扇形注射区,在扇形注射区内设置若干个注射点位孔,在条形卡的外侧设置防护条,并在防护条上粘接有记录贴,当护士对患者进行注射时,将扇形折叠定位部打开,形成扇形,然后放置于患者腹部,使固定轴位于患者肚脐处,然后根据注射点位孔进行注射定位,注射完成之后可以直接在记录贴上记录具体是利用哪一个注射点位孔进行定位,下一次注射时,只需查看记录贴上的记录,便能快速的了解之前注射的部位,尤其是护士轮班之后,轮班后的护士在对同一个患者进行注射时,通过查看记录便能快速了解患者之前注射的部位,进而在注射时避开之前注射的部位,避免两次注射到相同的位置或者注射位置距离太近的情况发生。
[0009]2、便于医护人员收纳,收纳占用空间小:本技术方案中扇形折叠部由多个条形卡组成,可以将条形卡收折,使各条形卡重叠形成条形,非常小巧,医护人员可以将其直接放入口袋,收纳非常的方便,且收纳占用空间很小。
[0010]3、可重复使用,降低资源消耗:本技术方案中的皮下注射辅助工具在对一个患者使用完之后,只需将防护条上的记录贴撕下,然后粘贴上新的记录贴,便可用于下一个病人,实现再次使用。
[0011]4、使用寿命长:本技术通过在条形卡最外侧设置防护条,当条形卡收折、重叠时,可以对条形卡进行保护,防止条形卡受到损伤,进而使其使用寿命更加长久。
[0012]进一步,所述记录贴上设有方向标记以及注射位置标记。
[00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专门的方向标记处以及注射位置标记处,当医护人员给患者注射完成之后,记录更加的方便,更加的有条理。
[0014]进一步,所述条形卡和防护条远离固定轴一端的端部同侧设有连接孔,连接孔内穿设有限位线。
[00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条形卡以及防护条端部同侧设置连接孔,并在连接孔内穿设限位线,将条形卡和防护条展开时,当展开到每相邻两条形卡或者相邻的条形卡与防护条之间的线条完全拉直,即表示条形卡和防护条完全展开,防止条形卡展开角度太大或者太小,进而使得每次的注射位置与注射点位孔重合度更高。
[0016]进一步,所述条形卡与防护条长度大于15cm,所述注射点位孔设置在固定轴周向5cm以外的扇形注射区内。
[001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注射点位孔设置在远离固定轴5cm以外的扇形注射区内,在为患者进行注射,将扇形折叠定位部放置在患者腹部,固定轴置于患者肚脐处时,可以防止扎到患者肚脐处;条形卡与防护条长度大于10cm,可以保证足够的扇形注射区。
[0018]进一步,所述注射点位孔设置在距离固定轴上侧以及下侧5

11cm处、左侧或右侧5

20cm处所围成的扇形注射区内。
[001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使得注射点位孔有足够的面积设置,并且在为患者注射时,这个面积范围既能避免扎到患者肚脐,又能保证能顺利的注射到患者腹部。
[0020]进一步,所述注射点位孔具体设有7个,在固定轴的左侧或右侧等距设有3个,在固定轴的上侧以及下侧分别设有2个。
[002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7个注射点位孔对应一周7天,更加便于区分。
[0022]进一步,所述方向标记处包括左侧方向标记和右侧方向标记;所述注射位置标记个数与注射点位孔个数相同。
[002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在患者肚脐左侧注射时,便在左侧标记处记录,若是在患者肚脐右侧注射时,便在右侧标记处记录;每使用一个注射点位孔,便在一个注射位置标记上做好记录;利用左侧方向标记处和右侧方向标记区分是在患者肚脐左侧注射的还是患者肚脐右侧注射的,并使注射位置标记处标记位置个数与注射点位孔个数相同,可以使得医护人员在做记录时更加的有条理,避免混乱。
[0024]进一步,所述注射点位孔处设有数字或者字母编码;所述注射位置标记处设有与注射点位孔对应的数字或字母编码。
[002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某个编码的注射点位孔为患者注射后,就在对应编码的注射位置标记处做记录,更加的方便,记录更加的有条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扇形腹部皮下注射辅助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扇形折叠定位部,所述扇形折叠定位部包括多个条形卡,所述条形卡的一端通过固定轴穿设固定,条形卡可沿固定轴散开形成定位区;所述定位区内设有透明的扇形注射区;所述扇形注射区内设有若干个注射点位孔;所述条形卡最外侧设有防护条,防护条的一端通过固定轴穿设固定;所述防护条上粘贴有记录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扇形腹部皮下注射辅助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记录贴上设有方向标记以及注射位置标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扇形腹部皮下注射辅助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卡和防护条远离固定轴一端的端部同侧设有连接孔,连接孔内穿设有限位线。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扇形腹部皮下注射辅助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卡与防护条长度大于15cm,所述注射点位孔设置在固定轴周向5cm以外的扇形注射区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扇形腹部皮下注射辅助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点位孔设置在距离固定轴上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瑶万萍刘明琴廖秋玲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