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化气溶胶灭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651706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4 15: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小型化气溶胶灭火装置,包括壳体和气溶胶灭火药柱及热敏传导线,壳体设置有一显露于壳体外表面的内凹的埋线槽,且于所述埋线槽的槽底开设有多个与容置腔连通的通孔;所述热敏传导线敷设于埋线槽内并将多个所述通孔遮蔽,且所述热敏传导线于气溶胶灭火药柱连接。通过将热敏传导线敷设于埋线槽内,且热敏传导线显露在壳体的外表面上。一方面是保障了在明火下,引燃被点燃而进行灭火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通过敷设热敏传导线的方式,用户无需自行敷设热敏传导线或缠绕热敏传导线,减少热敏传导线受拉力拉扯等而致使引燃失效的问题,用户只需要安装灭火装置即可,更为简单方便;再一方面,敷设在埋线槽内,减少被其他生物咬坏的风险。减少被其他生物咬坏的风险。减少被其他生物咬坏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型化气溶胶灭火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气溶胶灭火器
,具体设计一种小型化气溶胶灭火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气溶胶型灭火剂是灭火领域内新近开发出的一类灭火剂,它通过灭火剂燃烧反应后而形成大量的气溶胶气体全淹没保护区从而达到灭火目的。热气溶胶灭火装置是一种新型灭火设备,其启动后产生的灭火气溶胶具有无毒、对大气臭氧层无耗损、灭火效能高等特点。随着气溶胶灭火技术的不断发展,业内也出现了诸多小型化气溶胶灭火器,以应用在一些狭小空间内使用,如小型电气柜、电器设备内、汽车发动机舱等狭小空间,一旦发生火灾,需要快速有效的进行扑灭。
[0003]公告号为CN214232512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热气溶胶纳米微粒子灭火装置,发生火灾后,借助引线引发热气溶胶发生部启动灭火,迅速爆开扑灭火灾并降温,而热气溶胶发生部产生的热气溶胶经过隔热层,借助隔热层的作用以降低热气溶胶的温度,避免对火灾现场的人或物造成二次伤害,安全可靠且结构简单。
[0004]公告号为CN207980206 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微型空间的智能灭火贴片,该装置包括壳体、硅橡胶冷却层、气溶胶、滤网、冷却剂、泡沫陶瓷和热敏线;所述气溶胶为S型热气溶胶,引燃后会变为纳米灭火颗粒;冷却剂为直径3mm的固体颗粒;泡沫陶瓷浸有降温效果的碳酸氢钾;热敏线一端连接热气溶胶,另一端从出气孔引出,安置在易着火点处。
[0005]公告号为CN212187535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微型灭火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装有热气溶胶块;还包括热敏传导线,所述热敏传导线的一部分位于壳体外,另一部分伸入至壳体内并缠绕在所述热气溶胶块上;壳体的壁体上设有若干个喷射孔;热气溶胶块的一侧与壳体内壁之间设有隔热层。本技术提供的微型灭火装置,其结构紧凑,灭火速度快,且热气溶胶产生灭火气体时伴随产生的较高温度基本不会传导到设备上。
[0006]现有技术普遍采用外露式的长段热敏线,在布设气溶胶灭火器时,需要将引线缠绕在某些载体上,当发生火灾时热敏线被点燃进而引燃气溶胶灭火剂。虽然外露式的长度热敏线设计,有热敏线被点燃,但是没有在狭小空间内存在敷设难的问题。外露的热敏线也有着在敷设的过程中受到拉扯而使内部接点断开,造成灭火失效的问题;外露式热敏线也存在被老鼠等生物破坏、难保护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小型化气溶胶灭火装置。
[0008]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按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0009]本技术所述一种小型化气溶胶灭火装置,包括:
[0010]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中空形成一容置腔;所述壳体设置有一显露于壳体外表面
的内凹的埋线槽,且于所述埋线槽的槽底开设有多个与容置腔连通的通孔;
[0011]气溶胶灭火药柱,所述气溶胶灭火药柱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
[0012]热敏传导线,所述热敏传导线敷设于埋线槽内并将多个所述通孔遮蔽,且所述热敏传导线于气溶胶灭火药柱连接。
[0013]优选地,所述埋线槽呈环状结构,所述热敏传导线与埋线槽相适配的环绕设置,所述热敏传导线的端部穿过所述通孔伸入壳体的容置腔内。
[0014]优选地,所述壳体包括:
[0015]外壳,所述外壳为底部敞开状的罩体结构;
[0016]底板,所述底板与外壳连接,底板用于封闭所述外壳的底部敞口;
[0017]其中,所述外壳的顶部内壁设置有一药槽,药槽的槽口朝向底板,气溶胶灭火药柱固定设置于所述药槽中;
[0018]所述埋线槽设置于外壳的顶部外壁并与所述药槽正反相对,所述埋线槽的多个通孔不贯穿药槽的槽底。
[0019]优选地,所述壳体包括:
[0020]所述壳体采用玻璃纤维增强尼龙的耐高温塑料制成。
[0021]优选地,所述容置腔设置有冷却材料,所述冷却材料填充于所述气溶胶灭火药柱和多个通孔之间。
[0022]优选地,所述底板上表面的外沿设置有环状的阶梯结构,所述外壳设置有适配阶梯结构的阶梯部。
[0023]优选地,所述外壳的下表面设置有多个插接孔,所述底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对应所述插接孔的多个插接柱,外壳与底板通过插接柱和插接孔的插接实现两者安装。
[0024]优选地,所述底板的下表面设置有粘接层,粘接层用于粘附在外部载体上。
[0025]优选地,所述外壳的外表面还贴附有可点燃的防潮贴纸,防潮贴纸覆盖埋线槽。
[002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7]本技术的一种小型化气溶胶灭火装置,包括壳体和气溶胶灭火药柱及热敏传导线,壳体设置有一显露于壳体外表面的内凹的埋线槽,且于所述埋线槽的槽底开设有多个与容置腔连通的通孔;所述热敏传导线敷设于埋线槽内并将多个所述通孔遮蔽,且所述热敏传导线于气溶胶灭火药柱连接。通过将热敏传导线敷设于埋线槽内,且热敏传导线显露在壳体的外表面上。一方面是保障了在高温下或明火下,引燃气溶胶灭火药柱而进行灭火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通过敷设热敏传导线的方式,用户无需自行敷设热敏传导线或缠绕热敏传导线,减少热敏传导线受拉力拉扯等而致使引燃失效的问题,用户只需要安装灭火装置即可,更为简单方便;再一方面,敷设在埋线槽内,减少被其他生物咬坏的风险。
附图说明
[002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0029]图1是本技术的小型化气溶胶灭火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0030]图2是本技术的小型化气溶胶灭火装置的装配示意图;
[0031]图3是本技术的小型化气溶胶灭火装置的切面示意图;
[0032]图4是本技术的外壳结构示意图;
[0033]图中:
[0034]10

外壳、11

埋线槽、12

通孔、13

药槽、14

插接孔、15

阶梯部;
[0035]20

底板、21

阶梯结构、22

插接柱、23

粘接层;
[0036]30

气溶胶灭火药柱;
[0037]40

冷却材料;
[0038]50

热敏传导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3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40]如图1~图4所示,本技术所述的小型化气溶胶灭火装置的优选结构。
[0041]实施例1
[0042]如图3所示,所述一种小型化气溶胶灭火装置包括壳体、设置于壳体内的气溶胶灭火药柱30、以及用于引燃气溶胶灭火药柱的热敏传导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型化气溶胶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中空形成一容置腔;所述壳体设置有一显露于壳体外表面的内凹的埋线槽,且于所述埋线槽的槽底开设有多个与容置腔连通的通孔;气溶胶灭火药柱,所述气溶胶灭火药柱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热敏传导线,所述热敏传导线敷设于埋线槽内并将多个所述通孔遮蔽,且所述热敏传导线于气溶胶灭火药柱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化气溶胶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埋线槽呈环状结构,所述热敏传导线与埋线槽相适配的环绕设置,所述热敏传导线的端部穿过所述通孔伸入壳体的容置腔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小型化气溶胶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为底部敞开状的罩体结构;底板,所述底板与外壳连接,底板用于封闭所述外壳的底部敞口;其中,所述外壳的顶部内壁设置有一药槽,药槽的槽口朝向底板,气溶胶灭火药柱固定设置于所述药槽中;所述埋线槽设置于外壳的顶部外壁并与所述药槽正反相对,所述埋线槽的多个通孔不贯穿药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储志利刘婷周健楠董磊杨靖吴鹏贾卫华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壹壹玖安全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