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双喷管结构的喷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65087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4 15: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喷鼻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双喷管结构的喷鼻器,包括瓶体,瓶体顶部的瓶口处螺纹连接有瓶盖,瓶盖内壁的顶部设有第一按压泵体和第二按压泵体,瓶盖的顶部设有定位块,定位块的顶部开设有对称分布的第一活动槽和第二活动槽,第一活动槽和第二活动槽内分别滑动连接有第一按压键和第二按压键,第一按压键内设有与第一按压泵体输出端连接的第一进液管,第二按压键内设有与第二按压泵体输出端连接的第二进液管。该喷鼻器通过第一按压键和第二按压键,可以将瓶体内的药液分别从左鼻喷管和右鼻喷管喷出,从而将药液分别喷向患者鼻腔的左翼位置和右翼位置,既可以避免药液的浪费,又可以避免药液喷到患者的鼻中隔。又可以避免药液喷到患者的鼻中隔。又可以避免药液喷到患者的鼻中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双喷管结构的喷鼻器


[0001]本技术涉及喷鼻器
,具体为一种具有双喷管结构的喷鼻器。

技术介绍

[0002]慢性鼻炎和慢性鼻窦炎患者会使用到喷鼻器,喷鼻器给药可以实现鼻腔冲洗以及加药的作用,有效缓解鼻塞症状和清理鼻腔分泌物。在患者使用喷鼻器时,为了避免直喷到鼻腔的深处导致患者呛咳,通常采用八字喷鼻方法,也就是左手喷右鼻腔,右手喷左鼻腔,但在现有的喷鼻器在喷鼻给药过程中患者容易掌握不好喷鼻器的角度,导致药物浪费,还容易将药物喷到鼻中隔,损伤鼻中隔粘膜,引起呛咳或者达不到鼻喷效果。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具有双喷管结构的喷鼻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双喷管结构的喷鼻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的喷鼻器在喷鼻给药过程中患者容易掌握不好喷鼻器的角度,导致药物浪费,还容易将药物喷到鼻中隔,损伤鼻中隔粘膜,引起呛咳或者达不到鼻喷效果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具有双喷管结构的喷鼻器,包括瓶体,所述瓶体顶部的瓶口处螺纹连接有瓶盖,所述瓶盖内壁的顶部设有第一按压泵体和第二按压泵体,所述第一按压泵体和第二按压泵体顶部的输出端均贯穿瓶盖内壁的顶部延伸至外侧,所述瓶盖的顶部设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的顶部开设有对称分布的第一活动槽和第二活动槽,所述第一活动槽和第二活动槽的内部分别滑动连接有第一按压键和第二按压键,所述第一按压键和第二按压键的顶部均延伸至定位块顶部的外侧,所述第一按压键内设有与第一按压泵体输出端连接的第一进液管,所述第一按压键的前侧且靠近顶部的位置设有第一出液管,所述第二按压键内设有与第二按压泵体输出端连接的第二进液管,所述第二按压键的前侧且靠近顶部的位置设有第二出液管。
[0006]优选的,所述第一按压泵体和第二按压泵体底部的输入端均连接有抽液管,所述抽液管底端的开口为斜切口结构,所述抽液管的底端延伸至瓶体内部的底部。
[0007]优选的,所述定位块的外壁设有支架,所述支架包括固定竖板,所述固定竖板后侧的中下部设有固定横杆,所述固定竖板后侧的中上部向下倾斜设有加固斜杆,所述固定横杆和加固斜杆远离固定竖板的一端均与定位块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竖板的左侧且靠近顶端的位置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管,所述第一转动管的输出端连接有左鼻喷管,所述固定竖板的右侧且靠近顶端的位置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管,所述第二转动管的输出端连接有右鼻喷管。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出液管的输出端通过第一软管与第一转动管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出液管的输出端通过第二软管与第二转动管的输入端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左鼻喷管的输出端呈向左倾斜设置,所述右鼻喷管的输出端呈向右
倾斜设置。
[0010]优选的,所述左鼻喷管和右鼻喷管的输出端均套设有橡胶套。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一按压键和第二按压键的顶部之间可拆卸的插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顶部设有防按压板,所述第一按压键和第二按压键的顶部均与防按压板的底部相贴合。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该具有双喷管结构的喷鼻器,通过设置的第一按压泵体和第二按压泵体,可以将瓶体内的药液分别从左鼻喷管和右鼻喷管喷出,并且左鼻喷管的输出端向左倾斜,右鼻喷管的输出端向右倾斜,从而将药液分别喷向患者鼻腔的左翼位置和右翼位置,既可以避免药液的浪费,又可以避免药液喷到患者的鼻中隔,对患者的鼻中隔粘膜起到保护作用;通过设置的支架、第一转动管和第二转动管,可以便于患者根据需要调整左鼻喷管和右鼻喷管的位置,并且通过第一软管和第二软管将药液分别输送至左鼻喷管和右鼻喷管,可以使患者在按压第一按压键和第二按压键时,不会影响左鼻喷管和右鼻喷管的位置,避免左鼻喷管和右鼻喷管对患者的鼻腔造成戳伤。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图1中A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之一;
[0017]图4为本技术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之二;
[0018]图5为本技术中第一按压键和第二按压键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6为本技术中的防按压板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瓶体1、瓶盖2、定位块3、第一活动槽30、第二活动槽31、第一按压泵体4、第二按压泵体5、抽液管6、第一按压键7、第一进液管70、第一出液管71、第二按压键8、第二进液管80、第二出液管81、支架9、固定竖板90、固定横杆91、加固斜杆92、第一转动管10、第二转动管11、左鼻喷管12、右鼻喷管13、第一软管14、第二软管15、支撑块16、防按压板160、橡胶套17。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3]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0024]请参阅图1

图6,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0025]一种具有双喷管结构的喷鼻器,包括瓶体1,瓶体1顶部的瓶口处螺纹连接有瓶盖2,采用螺纹连接,可以便于患者拆装瓶盖2,瓶盖2内壁的顶部设有第一按压泵体4和第二按压泵体5,第一按压泵体4和第二按压泵体5顶部的输出端均贯穿瓶盖2内壁的顶部延伸至外侧,瓶盖2的顶部设有定位块3,定位块3的顶部开设有对称分布的第一活动槽30和第二活动槽31,第一活动槽30和第二活动槽31的内部分别滑动连接有第一按压键7和第二按压键8,第一按压键7和第二按压键8的顶部均延伸至定位块3顶部的外侧,第一活动槽30和第二活动槽31的设置能够对第一按压键7和第二按压键8的位置进行定位,使第一按压键7和第二按压键8只能上下移动;第一按压键7内设有与第一按压泵体4输出端连接的第一进液管70,通过第一按压泵体4将瓶体1内的药液输送至第一进液管70内,第一按压键7的前侧且靠近顶部的位置设有第一出液管71,第一出液管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双喷管结构的喷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瓶体(1),所述瓶体(1)顶部的瓶口处螺纹连接有瓶盖(2),所述瓶盖(2)内壁的顶部设有第一按压泵体(4)和第二按压泵体(5),所述第一按压泵体(4)和第二按压泵体(5)顶部的输出端均贯穿瓶盖(2)内壁的顶部延伸至外侧,所述瓶盖(2)的顶部设有定位块(3),所述定位块(3)的顶部开设有对称分布的第一活动槽(30)和第二活动槽(31),所述第一活动槽(30)和第二活动槽(31)的内部分别滑动连接有第一按压键(7)和第二按压键(8),所述第一按压键(7)和第二按压键(8)的顶部均延伸至定位块(3)顶部的外侧,所述第一按压键(7)内设有与第一按压泵体(4)输出端连接的第一进液管(70),所述第一按压键(7)的前侧且靠近顶部的位置设有第一出液管(71),所述第二按压键(8)内设有与第二按压泵体(5)输出端连接的第二进液管(80),所述第二按压键(8)的前侧且靠近顶部的位置设有第二出液管(8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双喷管结构的喷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按压泵体(4)和第二按压泵体(5)底部的输入端均连接有抽液管(6),所述抽液管(6)底端的开口为斜切口结构,所述抽液管(6)的底端延伸至瓶体(1)内部的底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双喷管结构的喷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块(3)的外壁设有支架(9),所述支架(9)包括固定竖板(90),所述固定竖板(90)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凤张海燕余辉蓉张维邱俊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特色医学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