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脉压迫止血手环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助器械
,特别是涉及一种动脉压迫止血手环。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桡动脉的穿刺技术应用愈加广泛,术后对桡动脉穿刺点的止血处理也日益被重视。前期很多采用人工指压并用绷带包扎的方法,此方法是一种经验止血方法,压力过小,易出血;压力过大,易造成血流不畅;且实施过程需长时间按压以到达止血的目的。目前,对于穿刺点的止血通常是通过患者或者家属辅助按压,通常按压时间为10
‑
15分钟方能起到较好的止血效果,但由于按压时间较长,容易手指麻木,造成按压效果不佳,但如果通过医护人员按压又将医疗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脉压迫止血手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于桡动脉穿刺点按压效果不佳等问题。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动脉压迫止血手环,包括手环本体以及固设在所述手环本体上的可调节的腕带组件,所述手环本体内设有相互连通且呈上下分布的控制腔和压迫腔,所述控制腔内固置有一微型气泵,所述压迫腔内设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脉压迫止血手环,包括手环本体以及固设在所述手环本体上的可调节的腕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手环本体内设有相互连通且呈上下分布的控制腔和压迫腔,所述控制腔内固置有一微型气泵,所述压迫腔内设有一与所述微型气泵的输出端连通的压迫气囊,所述压迫气囊经微型气泵充气后挤压所述压迫腔的底部以对针眼进行压迫止血;所述手环本体包括与所述腕带组件固定连接的压迫底座以及铰接扣合在所述压迫底座上的压迫上盖,所述控制腔形成于所述压迫上盖内,所述压迫上盖对应所述控制腔的下方还形成有一下口向下的第一内腔,所述压迫底座内形成有一开口向上的第二内腔,所述第一内腔与所述第二内腔相对形成所述压迫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脉压迫止血手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迫上盖包括一呈环状结构的上支撑框体以及一固置在所述上支撑框体顶部的控制面板,所述上支撑框体与控制面板合围形成所述开口向下的第一内腔,所述控制腔形成于所述控制面板内,所述控制面板的底部设有一连通所述控制面板与第一内腔的气流通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脉压迫止血手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迫底座包括一呈环状结构的下支撑框体以及一固置在所述下支撑框体底部的压迫止血垫,所述下支撑框体与所述压迫止血垫合围形成所述开口向上的第二内腔;所述压迫止血垫上设有上下贯穿的压迫窗。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动脉压迫止血手环,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撑框体的一侧设有一棉棒退出口,所述棉棒退出口向所述支撑框体的内部延伸并与所述压迫窗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动脉压迫止血手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迫止血垫由软硅胶材质制成。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