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自调节功能的轴系平衡结构、压缩机和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64179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4 15: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自调节功能的轴系平衡结构、压缩机和空调器,轴系平衡结构能套设在转轴上且能随着转轴的转动而转动,轴系平衡结构包括:调节平衡套、调节平衡主体和调节平衡振子,调节平衡主体和调节平衡套均为筒状结构,调节平衡主体套设于调节平衡套的外侧,在轴系平衡结构的轴向端面处,位于调节平衡套和调节平衡主体之间形成有沿轴向方向凹陷的环形凹槽,形成圆周调节轨道,调节平衡振子设置于圆周调节轨道中,调节平衡振子能够随转轴的转动而在圆周调节轨道中滚动,最终到达动态平衡的位置。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有效地实现动态平衡调节,从而有效解决压缩机在工作过程中,由于轴系组件运转不平衡,导致存在振动并产生噪声的问题。问题。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自调节功能的轴系平衡结构、压缩机和空调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压缩机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自调节功能的轴系平衡结构、压缩机和空调器。

技术介绍

[0002]车载涡旋压缩机在工作过程中,其轴系组件受到各种激励力作用,包括不平衡旋转惯性力、电磁力、撞击力、气体力及摩擦力等,这些作用力将破坏轴系组件运转动平衡,引起振动并产生噪声,并通过支架、涡旋盘等传递至压缩机壳体,严重时会引起整个空调系统发生共振,对汽车安全行驶造成影响。同时通过空调系统管路及汽车前盖结构传递至驾驶室,严重影响汽车驾驶及乘坐舒适性。
[0003]同时当轴系组件不平衡旋转严重时将造成压缩机电机故障、动静涡旋盘无法啮合及压缩,影响压缩机正常工作。
[0004]由于现有技术中的压缩机在工作过程中,由于轴系组件运转不平衡,导致存在振动并产生噪声等技术问题,因此本专利技术研究设计出一种具有自调节功能的轴系平衡结构、压缩机和空调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压缩机在工作过程中,由于轴系组件运转不平衡,导致存在振动并产生噪声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具有自调节功能的轴系平衡结构、压缩机和空调器。
[0006]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自调节功能的轴系平衡结构,其中:所述轴系平衡结构呈筒状结构以能够套设在转轴上且能随着所述转轴的转动而转动,且所述轴系平衡结构包括:调节平衡套、调节平衡主体和调节平衡振子,所述调节平衡主体和所述调节平衡套均为筒状结构,且所述调节平衡主体套设于所述调节平衡套的外侧,在所述轴系平衡结构的轴向端面处,且位于所述调节平衡套和所述调节平衡主体之间形成有沿轴向方向凹陷的环形凹槽,形成圆周调节轨道,所述调节平衡振子设置于所述圆周调节轨道中,且所述调节平衡振子能够随所述转轴的转动而在所述圆周调节轨道中滚动,最终到达动态平衡的位置。
[000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圆周调节轨道的底面被设置成自润滑耐磨损面,所述自润滑耐磨损面包括平面和设置在所述平面上的凹坑织构。
[000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凹坑织构为球形凹坑织构。
[000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凹坑织构为多个,且多个所述凹坑织构从所述自润滑耐磨损面的径向内周朝径向外周间隔排布,形成一个织构单元,所述织构单元为多个,且多个所述织构单元沿着所述自润滑耐磨损面的周向方向间隔排布。
[00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横截面内,在一个织构单元中,多个所述凹坑织构的中心连成一条直线,所述轴系平衡结构具有中心圆点,且一个织构单元中的位于其直线的中心点
与所述中心圆点相连的连线与所述直线之间存在夹角γ,γ取30
°
~35
°

[00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调节平衡套包括位于其轴向两端的轴向固定凸台,所述调节平衡套上还沿其轴向方向设置有轴向导油孔,所述轴向导油孔从轴向一端的轴向固定凸台贯穿至轴向另一端的轴向固定凸台。
[00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调节平衡套的内部还沿所述轴系平衡结构的径向方向开设有径向回油槽,所述径向回油槽的一端与所述轴向导油孔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圆周调节轨道连通。
[00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轴向导油孔为多个,且多个所述轴向导油孔沿所述调节平衡套的圆周方向间隔排布,所述径向回油槽也为多个,且多个所述径向回油槽也沿所述调节平衡套的圆周方向间隔排布,且所述径向回油槽与所述轴向导油孔一一对应设置。
[00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连接于所述调节平衡套与所述调节平衡主体之间,且所述连接部的径向内侧与所述调节平衡套相接,所述连接部的径向外侧与所述调节平衡主体相接,且所述圆周调节轨道为两个,一个所述圆周调节轨道设置于所述连接部的轴向一端,另一个所述圆周调节轨道设置于所述连接部的轴向另一端。
[001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调节平衡环,所述调节平衡环为环状结构,所述调节平衡主体的外周面上开设有卡环槽,所述平衡环的内周部分卡设于所述卡环槽中,所述调节平衡环的外周部分凸出于所述调节平衡主体的外周面。
[001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调节平衡环的外周面上还设置有金属网状结构;在经过所述轴系平衡结构的轴线的截平面内,所述卡环槽的形状为矩形、三角形或U形,所述调节平衡环被截后的形状也为与所述卡环槽相适配的矩形、三角形或U形。
[001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球形凹坑织构的深度h
p

[0018][0019]其中:D为球形凹坑织构的直径,l为球形凹坑织构的最大深度;x、y表示球形凹坑织构的中心的坐标位置。
[002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球形凹坑织构的面积密度S及其深径比h
k
分别满足:
[0021][0022][0023]其中:a、b分别为球形凹坑织构流域单元的长边和短边,D为球形凹坑织构的直径,l为球形凹坑织构的最大深度,其中所述球形凹坑织构流域单元为所述调节平衡振子与球形凹坑织构摩擦接触的流体区域。
[002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调节平衡振子与所述轴系平衡结构的质量比μ为:
[0025][0026]其中:M为所述轴系平衡结构的质量,m为所述调节平衡振子的质量。
[002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调节平衡振子为球体结构,且所述调节平衡振的滚动频率f的计算公式为:
[0028][0029][0030]其中:M,R分别为所述轴系平衡结构的质量和半径,m,r分别为所述调节平衡振子的质量和半径,ρ为所述圆周调节轨道的圆心至所述调节平衡振子的圆心的距离,g为重力加速度,κ为无量纲参数。
[003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调节平衡振子为1个、2个或3个。
[003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调节平衡振子为2个时,双调节平衡振子的碰撞刚度比B
r
为:
[0033][0034]其中,β为碰撞刚度,k
z
为最优刚度。
[0035]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压缩机,其包括前任一项所述的具有自调节功能的轴系平衡结构,还包括转轴、泵体结构和电机部分,所述电机部分能够驱动所述转轴转动进而带动所述泵体结构进行压缩,所述轴系平衡结构套设于所述转轴上。
[0036]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空调器,其包括前述的压缩机。
[0037]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具有自调节功能的轴系平衡结构、压缩机和空调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38]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具有自调节功能的轴系平衡结构,其套设于转轴上且能随转轴转动而转动,而轴系平衡结构包括调节平衡套和调节平衡主体,在调节平衡套和调节平衡主体之间且位于轴向端面处形成有环形的圆周调节轨道,而调节平衡振子能够设置于该圆周调节轨道中,当压缩机轴系组件受到不平衡旋转惯性力等作用力产生不平衡旋转时,自调节轴系平衡结构中的调节平衡振子能够在圆周调节轨道中滚动,通过改变其在圆周调节轨道中的位置,能够有效地实现动态平衡调节,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自调节功能的轴系平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系平衡结构呈筒状结构以能够套设在转轴上且能随着所述转轴的转动而转动,且所述轴系平衡结构包括:调节平衡套(51)、调节平衡主体(50)和调节平衡振子(52),所述调节平衡主体(50)和所述调节平衡套(51)均为筒状结构,且所述调节平衡主体(50)套设于所述调节平衡套(51)的外侧,在所述轴系平衡结构的轴向端面处,且位于所述调节平衡套(51)和所述调节平衡主体(50)之间形成有沿轴向方向凹陷的环形凹槽,形成圆周调节轨道(513),所述调节平衡振子(52)设置于所述圆周调节轨道(513)中,且所述调节平衡振子(52)能够随所述转轴的转动而在所述圆周调节轨道(513)中滚动,最终到达动态平衡的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自调节功能的轴系平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周调节轨道(513)的底面被设置成自润滑耐磨损面(514),所述自润滑耐磨损面(514)包括平面和设置在所述平面上的凹坑织构(51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自调节功能的轴系平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坑织构(516)为球形凹坑织构;所述调节平衡振子(52)为球体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自调节功能的轴系平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坑织构(516)为多个,且多个所述凹坑织构(516)从所述自润滑耐磨损面(514)的径向内周朝径向外周间隔排布,形成一个织构单元,所述织构单元为多个,且多个所述织构单元沿着所述自润滑耐磨损面(514)的周向方向间隔排布。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自调节功能的轴系平衡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横截面内,在一个织构单元中,多个所述凹坑织构(516)的中心连成一条直线,所述轴系平衡结构具有中心圆点,且一个织构单元中的位于其直线的中心点与所述中心圆点相连的连线与所述直线之间存在夹角γ,γ取30
°
~35
°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自调节功能的轴系平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平衡套(51)包括位于其轴向两端的轴向固定凸台(511),所述调节平衡套(51)上还沿其轴向方向设置有轴向导油孔(512),所述轴向导油孔(512)从轴向一端的轴向固定凸台贯穿至轴向另一端的轴向固定凸台。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自调节功能的轴系平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平衡套(51)的内部还沿所述轴系平衡结构的径向方向开设有径向回油槽(515),所述径向回油槽(515)的一端与所述轴向导油孔(512)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圆周调节轨道(513)连通。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自调节功能的轴系平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导油孔(512)为多个,且多个所述轴向导油孔(512)沿所述调节平衡套(51)的圆周方向间隔排布,所述径向回油槽(515)也为多个,且多个所述径向回油槽(515)也沿所述调节平衡套(51)的圆周方向间隔排布,且所述径向回油槽(515)与所述轴向导油孔(512)一一对应设置。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自调节功能的轴系平衡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部(54),所述连接部(54)连接于所述调节平衡套(51)与所述调节平衡主体(50)之间,且所述连接部(54)的径向内侧与所述调节平衡套(51)相接,所述连接部(54)的径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瑞陈肖汕杨帆樊晓翠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