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手术解剖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手术解剖器。
技术介绍
[0002]在医学领域中,高频电刀是外科手术的常用手术器械,因其本身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简化了医生的操作过程,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工作原理是将高电流密度的高频电流聚集起来,直接摧毁处于与有效电极尖端相接触一点下的组织的,这种高频电刀切割效率高,但是使用过程中,电灼组织会产生烟雾,烟雾阻碍医生视野并且手术医生吸入过多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同时由于电灼组织的温度高,使得高频电刀的刀头容易使烧灼成焦状的组织附着在刀头上,影响电刀的使用,往往使用一会儿后要把烧焦的组织从电刀上刮掉,才能继续使用,非常不利于手术的进行,现在还出现了超声波手术刀,超声手术刀的主要作用机理为主机输出电信号,经由换能器利用电致伸缩效应或磁致伸缩效应,将超声电能转换为机械能产生高频振动,通过变幅杆的放大和耦合作用,推动刀头工作并向人体局部组织传播能量,从而达到手术治疗目的,由于会产生高频振动,使得刀头具有自净作用,可以解决电刀头表面的组织粘附,但是超声切割止血刀切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手术解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内部中空的壳体(1)、电极刀头(2)、PCB板(3)、高频电刀导电片(4)、超声波输入导电片(5)、超声波输出导电片(6)、功能切换旋钮(7)、超声波换能器(8),所述超声波换能器(8)设在所述壳体(1)内,所述PCB板(3)设在所述壳体(1)内且位于超声波换能器(8)的上方,所述高频电刀导电片(4)安装在所述壳体(1)的上方,所述超声波输入导电片(5)和超声波输出导电片(6)安装在所述壳体(1)的下方,所述电极刀头(2)设在所述壳体(1)的末端,所述电极刀头(2)与所述超声波换能器(8)固定连接,所述功能切换旋钮(7)套设在所述电极刀头(2)的头部且与所述壳体(1)通过轴承(9)旋转连接,所述高频电刀导电片(4)一端与所述PCB板(3)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功能切换旋钮(7)接触,所述超声波输入导电片(5)一端与所述PCB板(3)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功能切换旋钮(7)接触,所述超声波输出导电片(6)一端与所述功能切换旋钮(7)接触,另一端与所述超声波换能器(8)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手术解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切换旋钮(7)包括有旋转盘(71)、操作盘(72)、高频电刀导电条组(73)、超声波导电条组(74),所述操作盘(71)固定在所述旋转盘(71)的右侧,所述操作盘(71)与所述壳体(1)通过所述轴承(9)转动连接,所述操作盘(71)与所述旋转盘(71)的中部均开设有贯穿孔(711),所述操作盘(72)与所述旋转盘(71)通过所述贯穿孔(711)套设在所述电极刀头(2)的头部,所述旋转盘(71)右侧面的边缘成型有与高频电刀导电片(4)相互配合的高频电刀导电片限位卡槽组(75)且成型有与超声波输入导电片(5)和超声波输出导电片(6)相互配合的超声波导电片限位卡槽组(76),所述高频电刀导电条组(73)和所述超声波导电条组(74)设在所述旋转盘(71)的右侧表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手术解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频电刀导电片限位卡槽组(75)包括有均布在所述旋转盘(71)边缘的第一限位卡槽(751)、第二限位卡槽(752)、第三限位卡槽(753),所述第二限位卡槽(752)位于所述旋转盘(71)的正上方,所述第一限位卡槽(751)与所述第三限位卡槽(753)位于所述第二限位卡槽(752)的两侧,所述高频电刀导电片(4)的末端成型有与所述第二限位卡槽(752)相互配合的第一弹性卡块(4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手术解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波导电片限位卡槽组(76)包括有均布在所述旋转盘(71)边缘的第四卡槽(761)、第五卡槽(762)、第六卡槽(763)、第七卡槽(764),所述第五卡槽(762)位于所述第二限位卡槽(752)的正下方,所述第四卡槽(761)位于所述第五卡槽(762)的右侧,所述第六卡槽(763)与所述第七卡槽(764)依次位于所述第五卡槽(762)的左侧,所述超声波输入导电片(5)的末端和所述超声波输出导电片(6)的末端均成型有与所述超声波导电片限位卡槽组(76)相配合的第二弹性卡块(5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手术解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频电刀导电条组(73)包括有第一导电条(7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英,彭淑牖,尹作凯,吴加龙,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舒友仪器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