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过渡区的客流统计方法和系统以及计算机程序产品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63966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4 15:14
涉及一种基于过渡区的客流统计方法和系统以及计算机程序产品,为了解决人流统计难去重问题,该方法包括:获取覆盖过渡区的视频数据;在拍摄视野标注场外响应域和场内响应域;利用多目标追踪取得进入拍摄视野至离开拍摄视野的行人轨迹;相对各响应域进行行人轨迹的绊域计算,求得行人轨迹首尾发生绊域的响应域;设行人轨迹首尾发生绊域的响应域为A和B,行人的客流统计结果为C,如下进行该行人的客流统计计算:若A是场外响应域且B是场内响应域,则C=+1;若A是场外响应域且B是场外响应域,则C=0;若A是场内响应域且B是场内响应域,则C=0;若A是场内响应域且B是场外响应域,则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过渡区的客流统计方法和系统以及计算机程序产品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客流统计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过渡区的客流统计方法和系统以及计算机程序产品。

技术介绍

[0002]基于计算机视觉进行客流统计已成为趋势。以往普遍存在一种统计方式,即在场景的入口通过过线统计或过区域统计或双域统计等方式来统计人流,例如专利文献1记载了设置虚拟线,判断越过虚拟线来统计上下车人数的方案。这种方式的一个局限是仅能统计场景中一个人流点的进出情况,对于具有多个出入口的复杂建筑场所不易简单适用。
[0003]例如常见的,地铁的换乘区构成一个进出的过渡区,换乘区不仅连接多个通往地面的出入口,还连接通往多条换乘线的通道。又如商场的入口大厅,连接商场的主出入口并通往其他楼层的阶梯通道,还连接多个店铺或活动场所的店内区。又如大宗服装品牌的店铺,不仅具有多个出入口,还按男女装童装等划分多个区域,入店后存在相对开放的过渡区域,过渡连接出入口与不同的选购区。像这样的过渡区域由于处于多个方向的人员流动的汇聚点,实际中构成整个物业内人流最为密集的区域,因此针对该区域的人流统计尤为重要。
[0004]基于过渡区进行人流统计存在难去重的问题,原因是进入该区域的人流存在多种流向,并且过渡区连接双层的出入,要进入或离开实际的内场需要经双层的出入才能实现。因此,进入该过渡区域的人员未必最终流向实际的内场,而仅是例如从过渡区通过或折返,而未抵达实际的统计意义上的终端。比如,地铁售票机所在的开放区,往往又与地上道路重叠,同时起到地下过街通道的作用,进入该区域的行人未必流向站内,而仅是从此经过。
[0005]这时,客流统计的意义出现分级,单纯统计全部的流入流出人数,仅能识别例如整体的安防效益,无法剥离全部客流中例如上例中流向站内部分的分流。专利文献2提出一种双流向的统计方法,通过人脸的朝向辨别不同流向的人流,但该方案仅适用交通规则简单的双向通道,对于复杂的多出入口的开放区域,目前还没有提出任何可行的解决方案。
[0006]另一方面,面对这种相对大场景的视频采集,还存在近大远小和视频扭曲等问题,应用以往的过线技术时,对图像细节要求较高并且算力过大。
[0007]专利文献1:中国专利公开CN107239762专利文献2:中国专利公开CN112149457。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鉴于以上问题进行了研发,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过渡区的客流统计方法,所述过渡区连接至少一个场外区和至少一个场内区,其特征在于,该客流统计方法包括:获取拍摄视野覆盖过渡区的视频数据;在拍摄视野中标注响应场外区的场外响应域和响应场内区的场内响应域;利用多目标追踪技术,由视频数据取得进入拍摄视野至离开拍摄视野的行人轨
迹;相对各响应域进行行人轨迹的绊域计算,求得行人轨迹首尾发生绊域的响应域;设行人轨迹首尾发生绊域的响应域为A和B,行人的客流统计结果为C,如下进行该行人的客流统计计算:若A是场外响应域且B是场内响应域,则C=+1;若A是场外响应域且B是场外响应域,则C=0;若A是场内响应域且B是场内响应域,则C=0;若A是场内响应域且B是场外响应域,则C=

1,其中,+1表示入场客流加一,0表示客流没有变化,

1表示离场客流加一。
[0009]优选地,所述场外响应域是标注在过渡区与场外区之间的客流路径上的坐标集,所述场内响应域是标注在过渡区与场内区之间的客流路径上的坐标集。
[0010]优选地,所述绊域计算包括:相对某一响应域计算行人轨迹是否存在交集,在算出行人轨迹相对该响应域存在交集时,确认行人轨迹与该响应域发生绊域。
[0011]优选地,所述绊域计算包括:相对某一响应域计算行人轨迹是否过线,在算出行人轨迹相对该响应域过线时,确认行人轨迹与该响应域发生绊域。
[0012]优选地,所述绊域计算包括:相对某一响应域计算行人轨迹是否接近,在算出行人轨迹相对该响应域接近时,确认行人轨迹与该响应域发生绊域。
[0013]优选地,所述相对某一响应域计算行人轨迹是否接近包括:计算行人轨迹上任意位置坐标与该响应域上的任一位置坐标之间的距离,当该距离小于对应的预设阈值时确定行人轨迹相对该响应域接近。
[0014]优选地,所述相对某一响应域计算行人轨迹是否接近包括:计算行人轨迹上任意位置坐标与该响应域上的任一预设位置坐标之间的第一距离,并计算该任意位置坐标与相邻该响应域的另一响应域上的任一预设位置坐标之间的第二距离,当第一距离小于第一预设阈值且第二距离大于第二预设阈值时确定行人轨迹与该响应域发生绊域。
[0015]优选地,所述相对某一响应域计算行人轨迹是否接近包括:计算行人轨迹上任意位置坐标与该响应域上的多个预设位置坐标之间的距离,当任一距离小于对应的预设阈值时确定行人轨迹与该响应域发生绊域。
[0016]优选地,至少一个响应域为一个点坐标。
[0017]优选地,所述相对各响应域进行行人轨迹的绊域计算,求得行人轨迹首尾发生绊域的响应域包括:从行人轨迹的任一端开始逐个位置坐标计算该位置坐标与各响应域上的预设位置坐标之间的距离,当出现任一响应域的所述距离小于对应的预设阈值,将该响应域记作首次发生绊域的响应域,并转至该行人轨迹的另一端开始逐个位置坐标计算该位置坐标与各响应域上的预设位置坐标之间的距离,当再次出现任一响应域的所述距离小于对应的预设阈值,将该响应域记作尾次发生绊域的响应域。
[0018]提供一种基于过渡区的客流统计系统,所述过渡区连接至少一个场外区和至少一个场内区,该客流统计系统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指令,在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所述处理器运行时执行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客流统计方法。
[0019]提供一种基于过渡区的客流统计系统,所述过渡区连接至少一个场外区和至少一个场内区,该客流统计系统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指令,在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所述处理器运行时执行:获取拍摄视野覆盖过渡区的视频数据;在拍摄视野中标注响应场外区的场外响应域和响应场内区的场内响应域;利用多目标追踪技术,由视频数据取得进入拍摄视野至离开拍摄视野的行人轨迹;相对各响应域进行行人轨迹的绊域计算,求得行人轨迹首尾发生绊域的响应域;设行人轨迹首尾发生绊域的响应域为A和B,行人的客流统计结果为C,如下进行该行人的客流统计计算:若A是场外响应域且B是场内响应域,则C=+1;若A是场外响应域且B是场外响应域,则C=0;若A是场内响应域且B是场内响应域,则C=0;若A是场内响应域且B是场外响应域,则C=

1,其中,+1表示入场客流加一,0表示客流没有变化,

1表示离场客流加一。
[0020]优选地,所述场外响应域是标注在过渡区与场外区之间的客流路径上的坐标集,所述场内响应域是标注在过渡区与场内区之间的客流路径上的坐标集。
[0021]优选地,所述绊域计算包括:相对某一响应域计算行人轨迹是否存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过渡区的客流统计方法,所述过渡区连接至少一个场外区和至少一个场内区,其特征在于,该客流统计方法包括:获取拍摄视野覆盖过渡区的视频数据;在拍摄视野中标注响应场外区的场外响应域和响应场内区的场内响应域;利用多目标追踪技术,由视频数据取得进入拍摄视野至离开拍摄视野的行人轨迹;相对各响应域进行行人轨迹的绊域计算,求得行人轨迹首尾发生绊域的响应域;设行人轨迹首尾发生绊域的响应域为A和B,行人的客流统计结果为C,如下进行该行人的客流统计计算:若A是场外响应域且B是场内响应域,则C=+1;若A是场外响应域且B是场外响应域,则C=0;若A是场内响应域且B是场内响应域,则C=0;若A是场内响应域且B是场外响应域,则C=

1,其中,+1表示入场客流加一,0表示客流没有变化,

1表示离场客流加一。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流统计方法,其中,所述场外响应域是标注在过渡区与场外区之间的客流路径上的坐标集,所述场内响应域是标注在过渡区与场内区之间的客流路径上的坐标集。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客流统计方法,其中,所述绊域计算包括:相对某一响应域计算行人轨迹是否存在交集,在算出行人轨迹相对该响应域存在交集时,确认行人轨迹与该响应域发生绊域。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客流统计方法,其中,所述绊域计算包括:相对某一响应域计算行人轨迹是否过线,在算出行人轨迹相对该响应域过线时,确认行人轨迹与该响应域发生绊域。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客流统计方法,其中,所述绊域计算包括:相对某一响应域计算行人轨迹是否接近,在算出行人轨迹相对该响应域接近时,确认行人轨迹与该响应域发生绊域。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客流统计方法,其中,所述相对某一响应域计算行人轨迹是否接近包括:计算行人轨迹上任意位置坐标与该响应域上的任一位置坐标之间的距离,当该距离小于对应的预设阈值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刚张继鹏贾艳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凯利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