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高莎莎专利>正文

一种粮食储存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639025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4 15: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粮食储存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粮食储存容器。一种粮食储存容器,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腔被布置为用于存储粮食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以箱体部分作为隔板,第一腔室的内腔高度不低于第二腔室的内腔高度,第一腔室底部与第二腔室通过隔板下方相通;所述第二腔室上方的箱体设置有勺取口;所述勺取口的下侧边缘以上的第一腔室侧壁和/或顶面上设置有投放口。该粮食储存容器可通过投放口向箱体内部添加粮食,因第一腔室的内腔高度不低于第二腔室的内腔高度,第一腔室内堆积的粮食会向第二腔室流动,取粮时直接从勺取口勺取即可,非常方便。非常方便。非常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粮食储存容器


[0001]本技术涉及粮食储存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粮食储存容器。

技术介绍

[0002]粮食(如大米、面粉、粗粮等)在每家每户都是必不可少的,粮食的储存需要阴凉密闭的环境,一旦保存不当就可能导致大米受潮、生虫,影响食用,造成浪费,故粮食需要通过储存容器进行储存。现有储米箱可参考公告号为CN215077399U的中国技术专利文本中记载的一种粮食储存容器,包括箱体和箱门;所述箱体内部构成用于存储粮食的腔室;所述箱体的前端面板上部区域构成从上至下逐渐向前倾斜的斜面部,斜面部上设置有箱口,箱门能够盖合密封所述箱体的箱口;所述箱体的腔室至少延伸至箱口的正下方。该粮食储存容器具有从前端箱口勺取粮食,使用较为方便的优势。但是该方案中的米箱仅设一个箱口,该粮食储存容器添粮时需将其翻转使其后端面着地而箱口朝上,此时可打开箱口向其内部倾倒添粮;使用起来较为麻烦。
[0003]另如公告号为CN205872892U的在先专利中,米箱下端侧面设置出米口,打开通孔后大米直接排出,该方案取米较为方便。但该米箱需要放置较高位置,且难以控制出米量。但目前家庭使用时,一般将米箱放置于橱柜内部,高度较低,且习惯性通过量杯勺米;故此结构并不适合家庭厨房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粮食储存容器,该粮食储存容器可通过投放口向箱体内部添加粮食,因第一腔室的内腔高度不低于第二腔室的内腔高度,第一腔室内堆积的粮食会向第二腔室流动,取粮时直接从勺取口勺取即可,非常方便。
[0005]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粮食储存容器,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腔被布置为用于存储粮食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以箱体部分作为隔板,第一腔室的内腔高度不低于第二腔室的内腔高度,第一腔室底部与第二腔室通过隔板下方相通;所述第二腔室上方的箱体设置有勺取口;所述勺取口的下侧边缘以上的第一腔室侧壁和/或顶面上设置有投放口。
[0007]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技术方案涉及一种粮食储存容器,该粮食储存容器的内腔以隔板为界分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一腔室底部与第二腔室通过隔板下方相通。在此基础上,第二腔室上方设置有勺取口,第一腔室侧壁和/或顶面上设置有投放口。使用时,可通过投放口向箱体内部添加粮食,因第一腔室的内腔高度不低于第二腔室的内腔高度,第一腔室内堆积的粮食会向第二腔室流动,取粮时直接从勺取口勺取即可。相比于公告号为“CN215077399U”的在先专利方案,该方案可以从勺取口勺取粮食,在向箱体内部添加粮食时也无需将箱体翻转,直接从投放口向箱体内部加入即可,非常方便。
[0008]作为优选,所述隔板为纵向布置于箱体内部,第二腔室上方的箱体上设置有从上至下逐渐向前倾斜的斜面部,斜面部上设置有勺取口;所述勺取口的下侧边缘不低于隔板
的下侧边缘。该方案中,用户能够很方便地将手臂从斜面部的勺取口伸入箱体内部,且能够从箱口正下方的腔室区域内直接勺取粮食。因此,采用上述方案的粮食储存容器具有从前端箱口勺取粮食,使用较为方便的优势。所述勺取口的下侧边缘不低于隔板的下侧边缘,避免从隔板下方流向第二腔室内的粮食高于勺取口的下侧边缘而溢出。
[0009]作为优选,所述箱体包括主体部,以及连接于所述主体部底部侧面的出料部;所述第一腔室构建在主体部内部,第二腔室构建为出料部内;主体部上朝向所述出料部一侧的侧壁作为隔板,出料部的上方设置有勺取口。该方案中,箱体包括主体部和出料部两部分,出料部连接在主体部上并围合构建成第二腔室,并将主体部的前面板作为隔板使用;相比于前面的方案,该箱体结构更为简单,占用空间更小。
[0010]作为优选,所述主体部在隔板的下方设置有通道口,出料部包括承托于通道口底部的出料底板,以及沿出料底板边缘设置的侧围板;侧围板的两端部连接于隔板下方的通道口两侧壁上。此方案中的出料底板用于承接主体部流向出料部的粮食,侧围板用于将粮食框定在出料底板上,避免溢出。
[0011]作为优选,所述侧围板和/或隔板可拆卸连接于主体部的侧面板上。此方案基于侧围板和/或隔板可拆,从而便于对于箱体内部腔室进行清理。
[0012]作为优选,所述出料部的出料底板不高于主体部内的第一腔室底面,可使主体部内的粮食能够顺利流向出料部的第二腔室。所述侧围板的上端边缘不低于隔板的下端边缘,可确保粮食不会从侧围板上端溢出。
[0013]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腔室的底面被构建为朝向第二腔室逐渐倾斜向下的倾斜面。此结构中,第一腔室的底面为倾斜面,如此第一腔室内的粮食会基于重力会沿倾斜面流向第二腔室。
[0014]在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箱体在第一腔室下方的主底板从上至下逐渐向第二腔室倾斜,主底板的上端面即构成所述倾斜面;所述主底板两侧分别连接于箱体的两侧板上,两侧板延伸至底板下方的部位构成第一支脚;主底板下方还连接设置有第二支脚,第一支脚与第二支脚的下端面齐平。如上所述,第一腔室的底面朝向第二腔室逐渐倾斜向下的倾斜面;此方案将主底板直接构建为倾斜设置,如此实现上端面的倾斜设置。并同时需要保证箱体具有稳定的支撑,故需要将两侧板延伸至底板下方并以此作为第一支脚进行支撑,并通过主底板下方的第二支脚辅助支撑。
[0015]作为优选,所述箱体在勺取口上活动设置有取料口盖,在投放口上活动设置有投放口盖。此方案中的活动设置可是简单搁置、铰接或滑动的方式。
[0016]作为优选,所述箱体在主体部的相对两外壁上设置有提手;所述主体部前端的隔板外壁上和主体部的后侧板外壁上设置有提手环或提手槽,提手环或提手槽上连接有提手;所述主体部的顶板前端伸出于隔板上端面构成托台。该方案中设置提手,可便于搬运、移动粮食储存容器。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创造涉及的粮食储存容器立体图。
[0018]图2为粮食储存容器在打开取料口盖和投放口盖的状态图。
[0019]图3为粮食储存容器在取下取料口盖和投放口盖的状态图。
[0020]图4为粮食储存容器后侧视角立体图。
[0021]图5为粮食储存容器的剖视图。
[0022]图6为另一种结构的粮食储存容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粮食储存容器,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的内腔被布置为用于存储粮食的第一腔室(11)和第二腔室(12),第一腔室(11)和第二腔室(12)以箱体(1)部分作为隔板(13),第一腔室(11)的内腔高度不低于第二腔室(12)的内腔高度,第一腔室(11)底部与第二腔室(12)通过隔板(13)下方相通;所述第二腔室(12)上方的箱体(1)设置有勺取口(14);其特征在于:所述勺取口(14)的下侧边缘以上的第一腔室(11)侧壁和/或顶面上设置有投放口(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粮食储存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13)为纵向布置于箱体(1)内部,第二腔室(12)上方的箱体(1)上设置有从上至下逐渐向前倾斜的斜面部(10),斜面部(10)上设置有勺取口(14);所述勺取口(14)的下侧边缘不低于隔板(13)的下侧边缘。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粮食储存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包括主体部(17),以及连接于所述主体部(17)底部侧面的出料部(18);所述第一腔室(11)构建在主体部(17)内部,第二腔室(12)构建在出料部(18)内;主体部(17)上朝向所述出料部(18)一侧的侧壁作为隔板(13),出料部(18)的上方设置有勺取口(14)。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粮食储存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17)在隔板(13)的下方设置有通道口(131),出料部(18)包括承托于通道口(131)底部的出料底板(181),以及沿出料底板(181)边缘设置的侧围板(182);侧围板(182)的两端部连接于隔板(13)下方的通道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五一IntClA四七J四七零四
申请(专利权)人:高莎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