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病毒的智能安全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638228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4 15: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病毒的智能安全帽,属于智能穿戴技术领域。包括帽体,帽体的下部设有帽檐,帽体的内部设有穿戴区,帽体的顶部固定有防雨盖,帽体的内部上方固定有风机,风机的上部设有进风口,进风口位于防雨盖的下方,帽体的内部设有增压风道,帽檐的表面设有若干环状风道,环状风道的表面设有若干出风口,增压风道上下端分别与风机和环状风道连通,帽体的内部还固定有充电电池,充电电池与风机电连接,帽体的外部还设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的表面设有防水充电口。本发明专利技术离子风幕起到隔离灭杀细菌病毒的作用,切断人与人之间或与动物之间的呼吸气体中的病毒、细菌和气溶胶传播途径,提供了一种防护强、穿戴舒适的智能安全帽。穿戴舒适的智能安全帽。穿戴舒适的智能安全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病毒的智能安全帽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穿戴
,具体为一种防病毒的智能安全帽。

技术介绍

[0002]由于新型冠状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飞沫,为了保护自身和家人的安全,人们在出行时都开始佩戴防护口罩。口罩虽然能起到阻隔飞沫的作用,但若想尽量起到有效的防护,需要严密的佩戴,不仅使佩戴者呼吸变得困难,而且还会在佩戴者脸上勒出深深的勒痕,而在炎热的夏天,佩戴口罩也成为一件十分痛苦的事情,另外防护口罩的外表面粘附新冠病毒后,在脱掉口罩的时候存在感染的风险。现有技术中的防护工具仅仅能起到防护的作用,将病毒阻挡在外防止其进入呼吸道,并不能对病毒进行完全消杀,从根源上切断传播途径,目前市面没有此类产品可以作为个人防护穿戴用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病毒的智能安全帽。
[0004]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一种防病毒的智能安全帽,包括帽体,所述帽体的下部设有帽檐,所述帽体的内部设有穿戴区,所述帽体的顶部固定有防雨盖,所述帽体的内部上方固定有风机,所述风机的上部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位于防雨盖的下方,所述帽体的内部设有增压风道,所述帽檐的表面设有若干环状风道,所述环状风道的表面设有若干出风口,所述增压风道上下端分别与风机和环状风道连通,所述帽体的内部还固定有充电电池,所述充电电池与风机电连接,所述帽体的外部还设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的表面设有防水充电口,所述充电电池与防水充电口连接,所述风机与控制面板电连接。/>[0006]所述环状风道包括负离子风道、正离子风道和等离子风道,所述负离子风道的内部设有负离子发生极,所述正离子风道的内部设有正离子发生极,所述等离子风道的内部设有等离子发生极。
[0007]所述帽体的内部还固定有制冷片,所述制冷片设置在穿戴区的上方,所述制冷片与控制面板电连接。
[0008]所述帽体的内部还固定有恒温发热片,所述恒温发热片设置在穿戴区的上方,所述恒温发热片与控制面板电连接。
[0009]所述帽体一体成型,采用高分子复合材料制成,内部风道采用EPP材质制成。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1]本专利技术智能安全帽采用大帽檐式一体成型设计,内部设计多层风道,利用风机从帽子顶部将空气吸入,经过风道压缩增加风速,从帽檐一圈的多层出风口吹出,形成多层风幕,起到隔绝空气作用,在风道内设计植入负离子、等离子、正离子发生极起到灭菌作用,可以使呼出的气体中的细菌和病毒被正负高压击破,使病毒失去繁殖能力,离子风幕起到隔离灭杀细菌病毒的作用,切断人与人之间或与动物之间的呼吸气体中的病毒、细菌和气溶
胶传播途径,提供了一种防护强、穿戴舒适的智能安全帽;本专利技术帽体采用高分子复合材料一体成型,起到安全头盔的作用,内部风道采用EPP材质制成,起到轻量化作用,同时,设计降温片可以起到太阳帽和以防中暑的作用,设计升温片起到冬季保温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专利技术图2中B

B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1、帽体;2、帽檐;3、防雨盖;4、进风口;5、风机;6、充电电池;7、增压风道;8、负离子风道;9、正离子风道;10、等离子风道;11、负离子发生极;12、正离子发生极;13、等离子发生极;14、恒温发热片;15、制冷片;16、控制面板;17、防水充电口;18、穿戴区。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7]如说明书附图图1至图3所示,一种防病毒的智能安全帽,包括帽体1,所述帽体1的下部设有帽檐2,所述帽体1的内部设有穿戴区18,所述帽体1 的顶部固定有防雨盖3,所述帽体1的内部上方固定有风机5,所述风机5的上部设有进风口4,所述进风口4位于防雨盖3的下方,所述帽体1的内部设有增压风道7,所述帽檐2的表面设有若干环状风道,所述环状风道的表面设有若干出风口,所述增压风道7上下端分别与风机5和环状风道连通,所述帽体 1的内部还固定有充电电池6,所述充电电池6与风机5电连接,所述帽体1的外部还设有控制面板16,所述控制面板16的表面设有防水充电口17,所述充电电池6与防水充电口17连接,所述风机5与控制面板16电连接。
[0018]所述环状风道包括负离子风道8、正离子风道9和等离子风道10,所述负离子风道8的内部设有负离子发生极11,所述正离子风道9的内部设有正离子发生极12,所述等离子风道10的内部设有等离子发生极13。
[0019]所述帽体1的内部还固定有制冷片15,所述制冷片15设置在穿戴区18的上方,所述制冷片15与控制面板16电连接。
[0020]所述帽体1的内部还固定有恒温发热片14,所述恒温发热片14设置在穿戴区18的上方,所述恒温发热片14与控制面板16电连接。
[0021]所述帽体1一体成型,采用高分子复合材料制成,内部风道采用EPP材质制成。
[0022]人群密集时的呼吸气溶胶、病毒、细菌的传播、降低感染病毒,包括(新冠变异毒株、VOC“德尔塔”(Delta)奥密克戎Omicron)以及一切变异病毒经人体所呼出的气溶胶。
[0023]实施例1
[0024]一种防病毒的智能安全帽,包括帽体1,帽体1的下部设有帽檐2,帽体1 的内部设有穿戴区18,帽体1的顶部固定有防雨盖3,帽体1的内部上方固定有风机5,风机5的上部设有进风口4,进风口4位于防雨盖3的下方,帽体1 的内部设有增压风道7,帽檐2的表面设有若干环状风道,环状风道的表面设有若干出风口,环状风道包括负离子风道8、正离子风道9和等离子风道10,负离子风道8的内部设有负离子发生极11,正离子风道9的内部设有正离子发生极12,等离子风道10的内部设有等离子发生极13,增压风道7上下端分别与风机5和
各个环状风道连通,帽体1的内部还固定有充电电池6,充电电池6 与风机5电连接,帽体1的外部还设有控制面板16,控制面板16的表面设有防水充电口17,充电电池6与防水充电口17连接,风机5与控制面板16电连接。
[0025]本实施例中,通过防水充电口17对帽体1内的充电电池6进行充电,充电电池6对风机5进行供电,控制面板16上设有开启风机5运转的按钮,启动风机5,风机5将帽体1顶部的空气吸入并经过增压风道7进行增压,最终从帽檐2一圈的多层出风口吹出,形成多层风幕,包括负离子风幕、正离子风幕和等离子风幕,离子风幕在人脸周围形成致密的保护层,离子风幕起到隔离灭杀细菌病毒的作用,切断人与人之间或与动物之间的呼吸气体中的病毒、细菌和气溶胶传播途径。
[0026]本实施例中的帽体1一体成型,采用高分子复合材料制成,强度高,可作为安全头盔使用;帽体1内部风道采用EPP材质制成,减轻安全帽的整体重量,穿戴方便。
[0027]实施例2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病毒的智能安全帽,其特征在于:包括帽体(1),所述帽体(1)的下部设有帽檐(2),所述帽体(1)的内部设有穿戴区(18),所述帽体(1)的顶部固定有防雨盖(3),所述帽体(1)的内部上方固定有风机(5),所述风机(5)的上部设有进风口(4),所述进风口(4)位于防雨盖(3)的下方,所述帽体(1)的内部设有增压风道(7),所述帽檐(2)的表面设有若干环状风道,所述环状风道的表面设有若干出风口,所述增压风道(7)上下端分别与风机(5)和环状风道连通,所述帽体(1)的内部还固定有充电电池(6),所述充电电池(6)与风机(5)电连接,所述帽体(1)的外部还设有控制面板(16),所述控制面板(16)的表面设有防水充电口(17),所述充电电池(6)与防水充电口(17)连接,所述风机(5)与控制面板(16)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病毒的智能安全帽,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左成李平
申请(专利权)人:畅跃上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