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ZIF
‑
8抗菌机制的研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ZIF
‑
8纳米粒子抗菌研究
,具体为一种ZIF
‑
8抗菌 机制的研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众所周知,近年来,细菌感染已成为人类健康的主要威胁。细菌感染最 常见和有效的方法是抗生素治疗。但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导致耐药菌的爆发, 对临床细菌感染的治疗构成巨大威胁。由于新抗生素的开发远远滞后于细菌 耐药性的演变,迫切需要针对细菌感染制定替代治疗策略,以缓解细菌耐药 性问题。随着全球细菌耐药性、动物源性食品安全问题日益严重以及抗生素 使用监管的不断加强,研发新型药物替代抗生素迫在眉睫。作为抗耐药细菌 感染的竞争性替代药物,多功能纳米抗菌剂因其耐药可忽略、侵袭性小、全 身毒性风险低、选择性高而备受关注,而MOF材料已成为抗菌应用的研究热 点。ZIF
‑
8纳米粒子是MOFs的一个亚类,是由锌离子和2
‑
甲基咪唑组成的一 种多孔材料,具有分散性好、比表面积大、多孔性好、合成方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ZIF
‑
8抗菌机制的研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扫描电镜观察ZIF
‑
8处理细菌后细菌细胞膜的变化,ZIF
‑
8与细菌共孵育后,8000rpm离心10min,PBS洗3次后,加入2.5%戊二醛4
°
固定过夜,菌体经梯度酒精脱水后,干燥喷金后扫描观察;步骤2:细菌β
‑
半乳糖苷酶含量的变化检测,MRSA过夜培养后离心,PBS重悬后,不同浓度ZIF
‑
8与细菌共孵育后,取上清液100μL,加入终浓度为3mmol/L的邻硝基苯β
‑
D
‑
半乳吡喃糖苷(ONPG),37℃孵育30min后测定溶液在420nm的吸光值;步骤3:细菌膜电位的变化检测,MRSA培养后离心,HEPES洗涤3次后重悬,加入DiSC3(5)至0.5μM进行荧光探针的装载,37℃孵育15min后,加入90μL至96孔板中,再加入10μLZIF
‑
8(终浓度分别为0、25、50、100和200μg/mL)与细菌共孵育后,用多功能酶标仪M5测定激发波长622nm,发射波长670nm的荧光值;步骤4:细菌胞内ATP的变化检测,MRSA培养后,PBS重悬后,加入不同的ZIF
‑
8(0、25、50、100和200μg/mL)处理后,离心收集细菌细胞,每管加入200uL裂解液,充分涡动以裂解细胞,裂解后4C,12,000g离心5分钟,取上清,分别加入100uLATP检测工作液到96孔酶标板中,室温放置3
‑
5分钟,加入20uL不同浓度的标准品及样品,迅速用枪混匀,用化学发光仪液闪仪测定RLU值;步骤5:细菌呼吸链复合酶变化的检测,MRSA过夜培养后离心,PBS重悬后,ZIF
‑
8终浓度分别为0、25、50、100和200μg/...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