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汽冷壁的锅炉炉膛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63596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4 15: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锅炉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带有汽冷壁的锅炉炉膛及系统,该锅炉炉膛,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连接的下部水冷壁、上部水冷壁、汽冷壁。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水冷壁偏差大、影响锅炉安全运行等问题。影响锅炉安全运行等问题。影响锅炉安全运行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汽冷壁的锅炉炉膛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锅炉
,具体是一种带有汽冷壁的锅炉炉膛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我国煤电技术经过近20年的快速发展,已从亚临界技术发展至高效超超临界技术。煤电机组改造升级中,对新建煤电机组的供电煤耗提出了更高要求,未来新建的煤电机组的蒸汽参数将进一步提升,以降低机组供电煤耗,并对灵活性运行提出更高要求,以及时消纳新能源。
[0003]对于更高参数煤电机组,其锅炉给水温度及压力进一步提高,锅炉水冷壁壁温进一步提高,水动力安全将是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现有高效超超临界锅炉水冷壁通常采用12Cr1MoVG,其壁温余量已较小,当参数进一步提升时,由于壁温偏差的影响,12Cr1MoVG材质的水冷壁强度或不足,需要采取措施保证水冷壁安全,尤其是将来煤电机组在深度调峰时,水冷壁壁温偏差仍将增加。解决壁温偏差增加导致的12Cr1MoVG材质强度不足问题的措施之一就是将水冷壁材质从12Cr1MoVG升级为SA

213T91材质。但SA

213T91材质没有用于膜式壁水冷壁的应用经验,工程应用经验稍显不足。
[0004]对于锅炉灵活性运行,由于锅炉中低负荷下处于亚临界运行,工质在炉膛中间混合段还处于汽液两相流,易造成炉膛上部的水冷壁各回路的流量分配不均,导致水冷壁偏差大,影响锅炉安全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带有汽冷壁的锅炉炉膛及系统,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水冷壁偏差大、影响锅炉安全运行等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带有汽冷壁的锅炉炉膛,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连接的下部水冷壁、上部水冷壁、汽冷壁。
[0008]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汽冷壁包括汽冷壁前墙入口集箱、汽冷壁侧墙入口集箱、汽冷壁后墙入口集箱、汽冷壁前墙、汽冷壁侧墙、汽冷壁后墙、汽冷壁前墙出口集箱、汽冷壁侧墙出口集箱、汽冷壁后墙出口集箱,汽冷壁前墙分别与汽冷壁前墙入口集箱、汽冷壁前墙出口集箱相连,汽冷壁侧墙分别与汽冷壁侧墙入口集箱、汽冷壁侧墙出口集箱相连;汽冷壁后墙分别与汽冷壁后墙入口集箱、汽冷壁后墙出口集箱相连。
[0009]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下部水冷壁包括下部水冷壁前墙入口集箱、下部水冷壁侧墙入口集箱、下部水冷壁后墙入口集箱、下部水冷壁前墙、下部水冷壁侧墙、下部水冷壁后墙、下部水冷壁前墙出口集箱、下部水冷壁侧墙出口集箱、下部水冷壁后墙出口集箱,下部水冷壁前墙分别与下部水冷壁前墙入口集箱、下部水冷壁前墙出口集箱相连,下部水冷壁侧墙分别与下部水冷壁侧墙入口集箱、下部水冷壁侧墙出口集箱相连,下部水冷壁后墙分别与下部水冷壁后墙入口集箱、下部水冷壁后墙出口集箱相连。
[0010]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上部水冷壁包括上部水冷壁前墙入口集箱、上部水冷壁侧墙入口集箱、上部水冷壁后墙入口集箱、上部水冷壁前墙、上部水冷壁侧墙、上部水冷壁后墙、上部水冷壁前墙出口集箱、上部水冷壁侧墙出口集箱、上部水冷壁后墙出口集箱、上部水冷壁出口连接管、水冷壁出口混合集箱,上部水冷壁前墙分别与上部水冷壁前墙入口集箱、上部水冷壁前墙出口集箱相连,上部水冷壁侧墙分别与上部水冷壁侧墙入口集箱、上部水冷壁侧墙出口集箱相连,上部水冷壁后墙分别与上部水冷壁后墙入口集箱、上部水冷壁后墙出口集箱相连。
[0011]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下部水冷壁、上部水冷壁、汽冷壁均为膜式壁。
[0012]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下部水冷壁采用螺旋管圈或垂直管圈,上部水冷壁采用螺旋管圈或垂直管圈。
[0013]一种带有汽冷壁的锅炉系统,包括所述的一种带有汽冷壁的锅炉炉膛,还包括与上部水冷壁、汽冷壁分别连接的汽水分离器、与汽冷壁连接的顶棚过热器。
[0014]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包括与下部水冷壁连接的省煤器,与下部水冷壁、上部水冷壁分别水冷壁中间混合集箱,与顶棚过热器连接的包墙过热器。
[0015]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汽水分离器连接有水冷壁混合集箱至汽水分离器连接管、汽水分离器出口蒸汽连接管。
[0016]本专利技术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7](1)本专利技术改变炉膛只采用水冷壁的固有思维和做法,创新性地提出将上部部分炉膛区域改为汽冷壁;
[0018](2)本专利技术通过将锅炉上部部分炉膛膜式壁工质换为蒸汽,以降低水冷壁上部炉膛的吸热及出口工质温度,提高水冷壁安全性,解决锅炉参数更高时的水冷壁安全问题及材质升档问题;
[0019](3)本专利技术大幅降低上部水冷壁出口工质偏差,消除水冷壁中低负荷水冷壁偏差大的问题,适应锅炉灵活性运行。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常规水冷壁炉膛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专利技术带有汽冷壁的炉膛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专利技术系统流程图;
[0023]图4为带有汽冷壁的W火焰锅炉炉膛(方式一);
[0024]图5为带有汽冷壁的W火焰锅炉炉膛(方式二);
[0025]图6为带有汽冷壁的常规煤粉锅炉炉膛(方式一);
[0026]图7为带有汽冷壁的常规煤粉锅炉炉膛(方式二);
[0027]图8为实施例2中锅炉炉膛基本尺寸图。
[0028]附图中标记及相应的零部件名称:1、省煤器;2、下部水冷壁;3、水冷壁中间混合集箱;4、上部水冷壁;5、汽水分离器;6、汽冷壁;7、顶棚过热器;8、包墙过热器;211、下部水冷壁前墙入口集箱;212、下部水冷壁侧墙入口集箱;213、下部水冷壁后墙入口集箱;214、下部水冷壁前墙;215、下部水冷壁侧墙;216、下部水冷壁后墙;217、下部水冷壁前墙出口集箱;218、下部水冷壁侧墙出口集箱;219、下部水冷壁后墙出口集箱;411、上部水冷壁前墙入口
集箱;412、上部水冷壁侧墙入口集箱;413、上部水冷壁后墙入口集箱;414、上部水冷壁前墙;415、上部水冷壁侧墙;416、上部水冷壁后墙;417、上部水冷壁前墙出口集箱;418、上部水冷壁侧墙出口集箱;419、上部水冷壁后墙出口集箱;4110、上部水冷壁出口连接管;4111、水冷壁出口混合集箱;611、汽冷壁前墙入口集箱;612、汽冷壁侧墙入口集箱;613、汽冷壁后墙入口集箱;614、汽冷壁前墙;615、汽冷壁侧墙;616、汽冷壁后墙;617、汽冷壁前墙出口集箱;618、汽冷壁侧墙出口集箱;619、汽冷壁后墙出口集箱;511、水冷壁混合集箱至汽水分离器连接管;512、汽水分离器出口蒸汽连接管;811、水平烟道侧包墙;812、后竖井前包墙;813、后竖井中隔墙;814、后竖井后包墙;815、后竖井侧包墙;816、水平烟道底包墙。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0030]实施例1
[0031]如图1至图8所示,一种带有汽冷壁的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汽冷壁的锅炉炉膛,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连接的下部水冷壁(2)、上部水冷壁(4)、汽冷壁(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汽冷壁的锅炉炉膛,其特征在于,所述汽冷壁(6)包括汽冷壁前墙入口集箱(611)、汽冷壁侧墙入口集箱(612)、汽冷壁后墙入口集箱(613)、汽冷壁前墙(614)、汽冷壁侧墙(615)、汽冷壁后墙(616)、汽冷壁前墙出口集箱(617)、汽冷壁侧墙出口集箱(618)、汽冷壁后墙出口集箱(619),汽冷壁前墙(614)分别与汽冷壁前墙入口集箱(611)、汽冷壁前墙出口集箱(617)相连,汽冷壁侧墙(615)分别与汽冷壁侧墙入口集箱(612)、汽冷壁侧墙出口集箱(618)相连;汽冷壁后墙(616)分别与汽冷壁后墙入口集箱(613)、汽冷壁后墙出口集箱(619)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汽冷壁的锅炉炉膛,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水冷壁(2)包括下部水冷壁前墙入口集箱(211)、下部水冷壁侧墙入口集箱(212)、下部水冷壁后墙入口集箱(213)、下部水冷壁前墙(214)、下部水冷壁侧墙(215)、下部水冷壁后墙(216)、下部水冷壁前墙出口集箱(217)、下部水冷壁侧墙出口集箱(218)、下部水冷壁后墙出口集箱(219),下部水冷壁前墙(214)分别与下部水冷壁前墙入口集箱(211)、下部水冷壁前墙出口集箱(217)相连,下部水冷壁侧墙(215)分别与下部水冷壁侧墙入口集箱(212)、下部水冷壁侧墙出口集箱(218)相连,下部水冷壁后墙(216)分别与下部水冷壁后墙入口集箱(213)、下部水冷壁后墙出口集箱(219)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汽冷壁的锅炉炉膛,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水冷壁(4)包括上部水冷壁前墙入口集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宇钢龚超莫春鸿冉燊铭尹朝强黎懋亮王婷
申请(专利权)人:东方电气集团东方锅炉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