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支柱薄顶板雨棚和实现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634988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4 15: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支柱薄顶板雨棚和实现方法,包括:顶板,所述顶板的下方通过多个支柱进行支撑;所述顶板包括多个第一板块、多个第二板块和多个第三板块,多个第一板块拼接形成俯视为正方形的中心区域,且中心区域的中心处向上拱起,所述中心区域的四个边处分别拼接有第二板块,所述第二板块和与其拼接的第一板块共面,所述第三板块拼接在两个相邻的第二板块之间。通过多个第一板块拼接形成的中心区域的中心处向上拱起,一方面起到良好的排水作用,防止顶板上积水,另一方面增加顶板的结构支撑强度,同时还具备美观的效果;第二板块对第一板块进行延展,并通过第三板块进行拼接形成稳定的结构,第三板块与第二板块拼接处进一步增强结构强度。步增强结构强度。步增强结构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支柱薄顶板雨棚和实现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雨棚搭建
,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支柱薄顶板雨棚和实现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雨棚是用来遮风挡雨的一种建筑,现有雨棚的搭建多采用传统结构体系,具备应用广泛、分析计算简单等特点;但是采用传统结构体系搭建的建筑的外形上较为呆板,而随着社会的进步,除了实现应有的建筑功能外,人们对于建筑的追求更加个性化,对于雨棚来讲,追求更加简洁美观的个性化外形。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多支柱薄顶板雨棚和实现方法,以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在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0004]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支柱薄顶板雨棚和实现方法,包括:顶板,所述顶板的下方通过多个支柱进行支撑;所述顶板包括多个第一板块、多个第二板块和多个第三板块,多个所述第一板块拼接形成俯视为正方形的中心区域,且中心区域的中心处向上拱起,所述中心区域的四个边处分别拼接有第二板块,所述第二板块和与其拼接的第一板块共面,所述第三板块拼接在两个相邻的第二板块之间。
[0005]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板块、第二板块以及第三板块的数量均为四个,所述第一板块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所述第二板块和第三板块均为等腰三角形,所述第一板块的斜边长度与第二板块的底边长度相等,所述第二板块两个相等的边的长度与第三板块两个相等的边的长度相等,所述第三板块的底边形成顶板的边线。
[0006]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板块、第二板块以及第三板块均采用厚度为30mm的钢板,所述支柱采用截面尺寸为100mm
×
100mm的实心钢。
[0007]优选的是,所述第三板块的底面靠近其底边处设有300:5的坡度。
[0008]优选的是,所述支柱的一个侧面沿其长度方向上设有通槽,所述通槽内埋设有电线。
[0009]优选的是,形成的俯视为正方形的中心区域的四个顶点处分别连接有支柱,所述第三板块靠近其顶角处连接有支柱。
[0010]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板块、第二板块以及第三板块之间的拼接采用焊接,且相邻板块拼接的平面上均设有拼接凹槽,预连接组件的两端分别插接在两个相邻板块的拼接凹槽内,在对所述第一板块、第二板块以及第三板块进行焊接前,先通过预连接组件将顶板拼装进行初步固定,然后通过支撑组件将拼装后的顶板进行临时支撑。
[0011]优选的是,所述预连接组件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两端设有与其垂直连接的
限位板,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对称设有弹性插接件,所述弹性插接件与拼接凹槽抵接固定;
[0012]所述弹性插接件包括第一铰接杆,所述连接板的上下两侧对称设有第一铰接杆,所述第一铰接杆远离连接板的一端铰接有第二铰接杆,所述第二铰接杆远离第一铰接杆的一端设有抵接板,所述抵接板和连接板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分别位于第一铰接杆的两侧,所述抵接板靠近限位板的一端向连接板的一侧倾斜。
[0013]优选的是,中间块,所述中间块的顶面和底面分别设有第一固定柱和第二固定柱,所述第一固定柱的顶端插接在第一活动柱内,所述第一固定柱的外侧套设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连接于中间块和第一活动柱之间,所述第二固定柱的底端插接在第二活动柱内,所述第二固定柱的外侧套设有第四弹簧,所述第四弹簧连接于中间块和第二活动柱之间;
[0014]所述中间块的一侧面中心处设有螺柱,所述螺柱上滑动设有铰接块,所述铰接块上贯穿设有多个滑杆,多个所述滑杆的轴线与螺柱的轴线平行,且所述滑杆的一端固定在中间块上;
[0015]所述铰接块的顶端和底端分别铰接有第三铰接杆和第四铰接杆,所述第三铰接杆远离铰接块的一端与第一活动柱的侧面铰接,所述第四铰接杆远离铰接块的一端与第二活动柱的侧面铰接;
[0016]所述螺柱上螺纹连接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设置在铰接块远离中间块的一侧;
[0017]所述第一活动柱的顶面设有凸出固定部,所述第一板块、第二板块以及第三板块的底面设有与凸出固定部对应的固定槽。
[0018]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多支柱薄顶板雨棚的实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9]步骤1、在地面进行预埋件施工,并在预埋件上安装支柱;
[0020]步骤2、将加工好的多个第一板块进行拼装,形成顶板的正方形的中心区域,并且拼装后的中心区域的中心向上拱起;
[0021]步骤3、吊装多个第二板块,并将第二板块与中心区域进行拼装,通过支撑组件对拼装后的第二板块进行临时支撑;
[0022]步骤4、吊装多个第三板块,并将第三板块拼装至两个相邻的第二板块之间,通过支撑组件对拼装后的第三板块进行临时支撑,形成拼装后的顶板;
[0023]步骤5、整体校正拼装后的顶板,并按照预定的焊接顺序焊接拼装缝隙;
[0024]步骤6、校正焊接后的顶板外形尺寸,检测顶板外边线的水平度,并将水平度误差调整至小于5mm;
[0025]步骤7:将支柱与顶板进行焊接,喷涂油漆,安装吊顶和照明。
[0026]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0027]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多支柱薄顶板雨棚和实现方法通过多个第一板块拼接形成的中心区域的中心处向上拱起,一方面起到良好的排水作用,防止顶板上积水,另一方面增加顶板的结构支撑强度,同时还具备美观的效果;第二板块对第一板块进行延展,并通过第三板块进行拼接形成稳定的结构,第三板块与第二板块拼接处进一步增强结构强度。
[0028]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多支柱薄顶板雨棚和实现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专利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
理解。
附图说明
[0029]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30]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多支柱薄顶板雨棚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多支柱薄顶板雨棚中顶板俯视结构示意图;
[0032]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多支柱薄顶板雨棚中预连接组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33]图4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多支柱薄顶板雨棚中预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5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多支柱薄顶板雨棚中板块在调整角度时预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6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多支柱薄顶板雨棚中图5处的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6]图7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多支柱薄顶板雨棚中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8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多支柱薄顶板雨棚中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9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多支柱薄顶板雨棚的实现方法中焊接顺序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支柱薄顶板雨棚,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板(1),所述顶板(1)的下方通过多个支柱(2)进行支撑;所述顶板(1)包括多个第一板块(110)、多个第二板块(120)和多个第三板块(130),多个所述第一板块(110)拼接形成俯视为正方形的中心区域(A),且中心区域(A)的中心处向上拱起,所述中心区域(A)的四个边处分别拼接有第二板块(120),所述第二板块(120)和与其拼接的第一板块(110)共面,所述第三板块(130)拼接在两个相邻的第二板块(120)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支柱薄顶板雨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块(110)、第二板块(120)以及第三板块(130)的数量均为四个,所述第一板块(110)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所述第二板块(120)和第三板块(130)均为等腰三角形,所述第一板块(110)的斜边长度与第二板块(120)的底边长度相等,所述第二板块(120)两个相等的边的长度与第三板块(130)两个相等的边的长度相等,所述第三板块(130)的底边形成顶板(1)的边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支柱薄顶板雨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块(110)、第二板块(120)以及第三板块(130)均采用厚度为30mm的钢板,所述支柱(2)采用截面尺寸为100mm
×
100mm的实心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支柱薄顶板雨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板块(130)的底面靠近其底边处设有300:5的坡度。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支柱薄顶板雨棚,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柱(2)的一个侧面沿其长度方向上设有通槽,所述通槽内埋设有电线。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支柱薄顶板雨棚,其特征在于,形成的俯视为正方形的中心区域(A)的四个顶点处分别连接有支柱(2),所述第三板块(130)靠近其顶角处连接有支柱(2)。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支柱薄顶板雨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块(110)、第二板块(120)以及第三板块(130)之间的拼接采用焊接,且相邻板块拼接的平面上均设有拼接凹槽(3),预连接组件(4)的两端分别插接在两个相邻板块的拼接凹槽(3)内,在对所述第一板块(110)、第二板块(120)以及第三板块(130)进行焊接前,先通过预连接组件(4)将顶板(1)拼装进行初步固定,然后通过支撑组件(5)将拼装后的顶板(1)进行临时支撑。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支柱薄顶板雨棚,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连接组件(4)包括连接板(410),所述连接板(410)的两端设有与其垂直连接的限位板(420),所述连接板(410)的两端对称设有弹性插接件(430),所述弹性插接件(430)与拼接凹槽(3)抵接固定;所述弹性插接件(430)包括第一铰接杆(431),所述连接板(410)的上下两侧对称设有第一铰接杆(431),所述第一铰接杆(431)远离连接板(410)的一端铰接有第二铰接杆(432),所述第二铰接杆(432)远离第一铰接杆(4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甯桃红曹丙山马智刚王虎林常宏赵国强范锐钊赵梦广崔光海贾海超闫立国穆文玲蔡志伟石秋山王胜辉康玉坤吴冠超冉越旺王今兵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机械施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