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康欢欢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变径孔的电解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634265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4 15: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变径孔的电解加工方法,该方法通过圆台形导电体、导电块和工具电极进给单元等之间的相互配合,通过控制拉杆收缩长度;并且在柔性膨胀块的作用下,下段体的导电块向内收缩,从而增大了导电块与加工工件之间的间隙,由于加工间隙的增大,使电解液和电解产物能更好的从加工间隙处排出,促进加工间隙内的电解液快速更换和促进电解产物的排出,进而提高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加工质量。加工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变径孔的电解加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解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变径孔的电解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现有技术中,采用电解加工变径孔时,一般通过调整加工电压实现对微细孔尺寸变径控制,但由于加工过程中加工电压增大,容易击穿工具电极和工件之间的加工间隙,造成工具电极和工件之间短路,致使工具电极和工件烧伤,因此需要对现有电解加工变径孔的方式进行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变径孔的电解加工方法,解决了技术背景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将待加工工件安装在工装夹具上,将待加工工件与脉冲电源的正极电连接,工具电极与脉冲电源的负极电连接;B)打开电解液循环系统,使电解液供给部向工具电极和待加工工件间的加工间隙内以及冷却腔内提供电解液,电解液循环系统保持电解液压力恒定;C)开启脉冲电源,该脉冲电源输出脉冲电流,工具电极进给单元和工具电极旋转单元控制工具电极向下进给和旋转,将工具电极与待加工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变径孔的电解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将待加工工件安装在工装夹具上,将待加工工件与脉冲电源的正极电连接,工具电极与脉冲电源的负极电连接;B)打开电解液循环系统,使电解液供给部向工具电极和待加工工件间的加工间隙内以及冷却腔内提供电解液,电解液循环系统保持电解液压力恒定;C)开启脉冲电源,该脉冲电源输出脉冲电流,工具电极进给单元和工具电极旋转单元控制工具电极向下进给和旋转,将工具电极与待加工工件的接触点作为加工深度h的初始位置,即h=0;在工具电极向下进给过程中,通过控制与工具电极拉杆的收缩长度,进而实时控制所述工具电极在加工深度h处时目标孔的孔径d的大小,控制关系为:其中,l为拉杆的收缩长度;h为工具电极在加工工件内的进给深度;d为工具电极在加工深度h处时目标孔的孔径;d0为电极直径的初始值;α为圆台形导电体的锥角;D)通过工具电极进给单元控制所述工具电极对目标孔的进给速度和加工时长进而完成对目标孔的电解加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该方法所采用的加工装置包括脉冲电源(2)、电解液循环系统(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工具电极(1),所述工具电极(1)与电极变径控制单元(6)连接,所述电极变径控制单元(6)与所述工具电极进给单元(4)连接,所述工具电极进给单元(4)与工具电极旋转单元(5)连接;所述工具电极(1)包括圆筒形上段体(101)和下段体(102),所述圆筒形上段体(101)和下段体(102)通过柔性材质连接,所述下段体(102)由若干导电块(103)和若干柔性膨胀块(104)组成,若干所述导电块(103)和若干柔性膨胀块(104)呈圆周阵列间隔分布;所述工具电极(1)的下段体(102)的底端设有运动部(113);所述运动部(113)包括上部的密封块(114)和下部的圆台形导电体(105);所述密封块(114)与圆台形导电体(105)固定连接,所述密封块(114)与所述导电块(103)的内腔密封滑动连接,所述密封块(114)的顶端设有拉杆(107),所述拉杆(107)穿过所述下段体(102)内部的空腔与电极变径控制单元(6)连接;所述圆台形导电体(105)与导电块(103)内壁活动连接,且所述圆台形导电体(105)与所述下段体(102)端部的内腔相适配;所述导电块(103)、若干柔性膨胀块(104)和所述密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欢欢
申请(专利权)人:康欢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