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循环装置的室外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634106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4 15:07
制冷循环装置的室外机具备:与热源侧热交换器连接的第一集管以及第二集管、和制冷剂分配管,该制冷剂分配管具有:供从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流入的流入管、与流入管连接的分支管、与分支管和第一集管的第一主管的第一主体部连接的第一供给管、以及与分支管和第二集管的第二主管的第二主体部连接的第二供给管。第二主管的第二主体部连接的第二供给管。第二主管的第二主体部连接的第二供给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制冷循环装置的室外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设置有集管的热交换器的制冷循环装置的室外机。

技术介绍

[0002]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空调装置,其作为制冷循环装置,设置有将从压缩机排出的高温高压的气相制冷剂分配到热交换器的多个气体集管。
[0003]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6/208042号
[0004]专利文献1记载的气体集管的主管经由相互分离地配置的多个支管,而固定于热交换器。若从压缩机排出的高温高压的气相制冷剂流入气体集管的主管,则主管产生由热膨胀引起的形变,因此在主管与支管的连接部分产生热应力。特别是在制冷剂沿着主管的长度方向流入的情况下,制冷剂在主管的内部并非均匀地分配,而是在主管的长度方向的两端产生温度差。若在主管的长度方向的两端产生温度差,则由于温度差而在主管与支管的连接部分产生热应力,因而有可能引起支管的变形。因此,在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气体集管中,要求在主管的内部均匀地分配高温高压的气相制冷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所做出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主管的内部均匀地分配高温高压的气相制冷剂的制冷循环装置的室外机。
[0006]本专利技术的制冷循环装置的室外机具备:压缩机,其对制冷剂进行压缩并排出;热源侧热交换器,其具有第一热交换部、和设置于所述第一热交换部的下部的第二热交换部;第一集管,其具有第一主管和多个第一支管,所述第一主管具有第一上端部、第一下端部、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上端部与所述第一下端部之间的第一主体部,所述多个第一支管与所述第一主管和所述第一热交换部连接,并且相互分离地配置;第二集管,其具有第二主管和多个第二支管,所述第二主管具有第二上端部、第二下端部、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上端部与所述第二下端部之间的第二主体部,所述多个第二支管与所述第二主管和所述第二热交换部连接,并且相互分离地配置;以及制冷剂分配管,其具有供从所述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流入的流入管、与所述流入管连接的分支管、与所述分支管和第一主体部连接的第一供给管、以及与所述分支管和所述第二主体部连接的第二供给管。
[0007]从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从第一主管的第一主体部或者第二主管的第二主体部,与第一主体部或第二主体部的内壁碰撞而分散到第一主管或第二主管的整体。在第一主管或第二主管的内部,基于制冷剂流入时的流速的动能,因制冷剂向第一主体部或第二主体部的内壁碰撞而降低,制冷剂依赖于重力和压力而被分散,因而分散的均匀性提高。因此,能够抑制在第一主管或第二主管的内部,制冷剂的分散变得不均匀。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制冷循环装置的一个例子的制冷剂回路图。
[0009]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室外机的外观构造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
[0010]图3是示意地表示图2的室外机的内部构造的一部分的主视图。
[0011]图4是图3的第一集管、第二集管以及制冷剂分配管的局部放大图。
[0012]图5是图4的第一集管与制冷剂分配管的连接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0013]图6是从第一主管的第一上端部侧观察图4的第一集管、第二集管以及制冷剂分配管的俯视图。
[0014]图7是示意地表示与实施方式2的热源侧热交换器连接的制冷剂配管的配置例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实施方式1.
[0016]使用图1对实施方式1的制冷循环装置100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制冷循环装置100的一个例子的制冷剂回路图。在包含图1在内的以下的附图中,各构成部件的尺寸以及形状存在与实际的尺寸以及形状不同的情况。另外,在包含图1在内的以下的附图中,对相同的结构的部件或部分、或者具有相同的功能的部件或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或省略标注附图标记。
[0017]如图1所示,制冷循环装置100具备室外机1和室内机20。室内机20例如通过延长配管等制冷剂配管而与室外机1连接。另外,在图1中,室外机1以及室内机20仅为1台,但也可以为多台。另外,制冷循环装置100也可以在室外机1与内机20之间设置中继器。另外,连接室外机1和室内机20的制冷剂配管可以是安装于设置物件的原有的制冷剂配管,也可以是新安装于设置物件的制冷剂配管。
[0018]另外,在以后的说明中,“制冷运转”是指使低温低压的两相制冷剂从室外机1流入室内机20的制冷循环装置100的运转方式。另外,“制热运转”是指使高温高压的气相制冷剂从室外机1流入室内机20的制冷循环装置100的运转方式。
[0019]室外机1具有热源侧热交换器7、压缩机11、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6以及储能器18。室内机20具有负荷侧热交换器21和减压装置23。
[0020]热源侧热交换器7在所保有的热能不同的两个流体间进行热能的移动以及交换,并且在制冷运转时作为冷凝器发挥功能,在制热运转时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另外,在制冷循环装置100中,冷凝器有时被称为散热器。
[0021]作为热源侧热交换器7,例如使用翅片管式热交换器,该翅片管式热交换器具有相互分离地配置的多个翅片、和相互分离地配置的多个传热管,并且多个传热管分别贯通多个翅片。在翅片管式热交换器中,在多个传热管的内部流动的制冷剂、与在多个翅片之间流动的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另外,在图1中热源侧热交换器7的传热管未图示。
[0022]热源侧热交换器7具有第一热交换部7a和第二热交换部7b。在第一热交换部7a的传热管的一个端部安装有第一集管12。第一集管12具有第一主管12a和多个第一支管12b,多个第一支管12b与第一主管12a和第一热交换部7a的传热管连接,并且相互分离地配置。在第二热交换部7b的传热管的一个端部安装有第二集管13。第二集管13具有第二主管13a和多个第二支管13b,多个第二支管13b与第二主管13a和第二热交换部7b的传热管连接,并且相互分离地配置。
[0023]第一主管12a以及第二主管13a与制冷剂分配管30连接。设置于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6与热源侧热交换器7之间的第一制冷剂配管50a,与制冷剂分配管30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6连接。制冷剂分配管30具有流入管31、第一供给管33、第二供给管35以及分支管37。流入管31的一端与第一制冷剂配管50a连接,另一端与分支管37连接。第二供给管35的一端与第二主管13a连接,另一端与分支管37连接。
[0024]关于热源侧热交换器7、第一集管12、第二集管13以及制冷剂分配管30的详细的构造详见后述。
[0025]在第一热交换部7a的传热管的另一个端部安装有第一分配器14。第一分配器14具有第三主管14a和多个第三支管14b,多个第三支管14b与第三主管14a和第一热交换部7a的传热管连接,并且相互分离地配置。另外,在第二热交换部7b的传热管的另一个端部安装有第二分配器15。第二分配器15具有第四主管15a和多个第四支管15b,多个第四支管15b与第四主管15a和第二热交换部7b的传热管连接,并且相互分离地配置。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制冷循环装置的室外机,其特征在于,具备:压缩机,其对制冷剂进行压缩并排出;热源侧热交换器,其具有第一热交换部、和设置于所述第一热交换部的下部的第二热交换部;第一集管,其具有第一主管和多个第一支管,所述第一主管具有第一上端部、第一下端部、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上端部与所述第一下端部之间的第一主体部,所述多个第一支管与所述第一主管和所述第一热交换部连接,并且相互分离地配置;第二集管,其具有第二主管和多个第二支管,所述第二主管具有第二上端部、第二下端部、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上端部与所述第二下端部之间的第二主体部,所述多个第二支管与所述第二主管和所述第二热交换部连接,并且相互分离地配置;以及制冷剂分配管,其具有供从所述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流入的流入管、与所述流入管连接的分支管、与所述分支管和第一主体部连接的第一供给管、以及与所述分支管和所述第二主体部连接的第二供给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的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供给管在比所述第一上端部与所述第一下端部之间的第一中心位置靠所述第一上端部侧的位置,与所述第一主体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裾昌哉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