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临凌专利>正文

一种呈葫芦状的多球囊扩张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633251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4 15: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呈葫芦状的多球囊扩张导管,包括球囊导管,所述的球囊导管的头端呈葫芦状设置有多个球囊,多个球囊沿球囊导管的轴向由头端向尾端设置且球囊的直径由小到大依次设置,所述的球囊导管尾端设置有多个连通球囊的充盈接口,所述的球囊导管的头端设置有导丝端孔,在靠近球囊处的球囊导管的侧壁上设置有连通导丝端孔的导丝侧孔。该呈葫芦状的多球囊扩张导管,通过一根球囊导管即可完成多个不同直径球囊的血管预扩张,能有效节约手术时间和材料,避免因球囊多次进出而带出导丝引发的并发症,更加经济、便捷。便捷。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呈葫芦状的多球囊扩张导管


[0001]本技术涉及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呈葫芦状的多球囊扩张导管。

技术介绍

[0002]冠状动脉或外周血管狭窄介入治疗中,球囊是必不可少的工具。在冠状动脉或外周血管狭窄介入治疗时,对于严重狭窄的血管,通常需要对狭窄血管进行球囊充分预扩张,当血管狭窄减轻后,再行支架植入或药物球囊扩张,完成最后的治疗。对于冠状动脉或外周血管狭窄病变,球囊扩张的原则是,从小直径球囊开始扩张,理由是,对于非常严重狭窄的血管,大直径球囊可能无法通过病变,无法完成球囊扩张,而小直径球球囊的通过性更好。另外,直接使用大直径球囊扩张严重狭窄血管时,容易引起病变血管夹层,导致不良后果。所以在进行血管介入治疗时,通过对于狭窄血管的预扩张需要从小直径球囊开始,逐级增大至大直径球囊,依次进行血管扩张。在介入手术中,需要更换多次不同直径球囊进行血管扩张,等血管充分扩张后,再植入血管相应大小的支架或使用药物球囊扩张,保证血管通畅,完成介入手术。
[0003]但是,多次更换球囊的操作可能带来三大问题:一是材料的浪费,一次介入手术下来,使用2

3个球囊导管是常有的事。第二是耗费操作时间,多次更换球囊的操作无疑会花费更多的手术时间。第三,也是最重要的问题。当退出球囊,如果操作不小心可以会将导丝带出一部分,离开原狭窄的病变,当导丝再次进入已扩张的血管时,极容易进入血管夹层,无法进入血管真腔,而导致介入手术的失败。
[0004]临床上目前使用的扩张球囊均为一根导管上设置一个型号的球囊,当需要不同大小球囊扩张血管时,只能更换另一个型号的球囊导管。
[0005]因此,急需要设计一款使用一根导管,只进入血管一次,即完成不同大小球囊的血管扩张的扩张导管。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扩张导管,球囊浪费严重,操作费时,频繁更换球囊还可能导致球囊带出导丝,导致介入手术失败等问题,而提供一种呈葫芦状的多球囊扩张导管,该扩张导管通过一根球囊导管即可完成多个不同直径球囊的血管预扩张,能有效节约手术时间和材料,避免因球囊多次进出而带出导丝引发的并发症,更加经济、便捷。
[0007]本技术实现其专利技术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呈葫芦状的多球囊扩张导管,包括球囊导管,所述的球囊导管的头端呈葫芦状设置有多个球囊,多个球囊沿球囊导管的轴向由头端向尾端设置且球囊的直径由小到大依次设置,所述的球囊导管尾端设置有多个连通球囊的充盈接口,所述的球囊导管的头端设置有导丝端孔,在靠近球囊处的球囊导管的侧壁上设置有连通导丝端孔的导丝侧孔。该呈葫芦状的多球囊扩张导管,通过在球囊
导管的头端,设置直径从小到大的多球囊,在冠状动脉或外周血管狭窄介入治疗时,可以仅使用一根导管将狭窄病变的血管从小到大充分扩张,具体操作是通过充盈接口将球囊从小到大依次充盈抽瘪,从而实现对病变血管的逐步扩张,避免了以往需要更换多次不同直径球囊进行血管扩张,操作较复杂的缺点。 同时,为了方便将球囊导管送入病变血管,在球囊导管的头端和侧部分别设置有导丝端孔和导丝侧孔,使用时,球囊导管通过导丝端孔穿入导丝,通过导丝侧孔穿出导丝,如此 可以使球囊导管沿着导丝顺利进入血管病变位置。该呈葫芦状的多球囊扩张导管,能有效节约手术时间和材料,避免因球囊多次进出而带出导丝引发的并发症,更加经济、便捷。
[0008]作为优选,多个充盈接口与多个球囊一一对应设置。充盈接口是与球囊一一对应设置的,即每个球囊对应一个充盈接口,通过充盈接口实现对应球囊的充盈和抽瘪,从而实现对病变血管的逐步扩张。
[0009]作为优选,所述的球囊导管内部设置多条独立的充盈管,每条充盈管分别连通一个球囊和一个充盈接口。由于需要实现对每个球囊的单独充盈和抽瘪,因此,每个球囊都连通一条充盈管,充盈管连通充盈接口,而充盈接口连接外部的压力泵,通过压力泵向球囊注入气体或液体,从而实现球囊的充盈或抽瘪。
[0010]作为优选,所述的多个球囊呈一体式结构设置在球囊导管头端部的外壁上,一体式结构的多个球囊内部相互之间不连通。多个球囊可以是一体式结构,通过一体设置多个内部相互之间互不连通的球囊,一体式结构的多个球囊一体设置在球囊导管头端部的外壁上,这样的球囊结构加工制作方便,连接快捷,这种一体式结构的多个球囊组合方式是固定的,也就是说球囊直径大小的组合是固定的。
[0011]作为优选,所述的多个球囊为分体式设置,每个球囊单独设置在球囊导管端部的外壁上。作为另一种优选 ,多个球囊是单独设置,分体式设置在球囊导管的头端部外壁上,这样的结构设置可以实现多个球囊大小的不同组合使用,也就是说球囊的大小组合可以根据需要任意组合使用,只要能够满足血管预扩张的需要即可。
[0012]作为优选,所述的多个充盈接口其中一个与球囊导管的轴线同轴设置,其余充盈接口倾斜设置在球囊导管上,并且与球囊导管的尾端呈锐角夹角设置。充盈接口的上述设置既能够满足节省空间的要求,又能够满足操作方便的要求。
[0013]作为优选,所述球囊的材料可为天然乳胶、合成橡胶、硅胶或聚氨酯等热塑性弹性体。
[0014]作为优选,球囊导管为管壁较薄、可弯曲,不易折断的导管。
[0015]作为优选,球囊导管和葫芦状的球囊的材料均在X线下可视。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呈葫芦状的多球囊扩张导管,通过一根球囊导管即可完成多个不同直径球囊的血管预扩张,能有效节约手术时间和材料,避免因球囊多次进出而带出导丝引发的并发症,更加经济、便捷。
附图说明
[0017]图 1 是本技术呈葫芦状的多球囊扩张导管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18]图 2 是本技术图1中呈葫芦状的多球囊扩张导管球囊充盈状态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本技术呈葫芦状的多球囊扩张导管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0020]图 4是本技术图3中呈葫芦状的多球囊扩张导管球囊充盈状态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1]图5本技术呈葫芦状的多球囊扩张导管沿导丝推进的一种示意图;
[0022]图6、图7、图8、图9是本技术呈葫芦状的多球囊扩张导管的操作过程示意图;
[0023]图10是图1中A处放大图;
[0024]图中:1、球囊导管,2、球囊,2a、小球囊,2b、中球囊,2c、大球囊,3、充盈接口,3a小球囊充盈接口,3b、中球囊充盈接口,3c、大球囊充盈接口,4、导丝端孔,5、导丝侧孔,6、充盈管,6a、小球囊充盈管,6b、中球囊充盈管,6c、大球囊充盈管,7、导丝,8、指引导管,9、冠状动脉,10、冠状动脉病变处,11、血管,12、Y型止血阀,13、心脏。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实施例中所提到的血管、冠状动脉均为模型。
[0026]实施例1:
[0027]在图 1、图2、图3、图4、图10所示的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呈葫芦状的多球囊扩张导管,包括球囊导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球囊导管(1)的头端呈葫芦状设置有多个球囊(2),多个球囊(2)沿球囊导管(1)的轴向由头端向尾端设置且球囊(2)的直径由小到大依次设置,所述的球囊导管(1)尾端设置有多个连通球囊(2)的充盈接口(3),所述的球囊导管(1)的头端设置有导丝端孔(4),在靠近球囊处的球囊导管的侧壁上设置有连通导丝端孔(4)的导丝侧孔(5);所述的多个球囊(2)呈一体式结构设置在球囊导管(1)头端部的外壁上,一体式结构的多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临凌葛均波
申请(专利权)人:陈临凌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