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骆军专利>正文

一种市政防涝井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631980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4 15: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市政基础设施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市政防涝井盖,包括井盖本体、翻盖、支撑转轴、支撑框架和扭簧;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封闭形式井盖的井盖本体上设置过水通槽,并且在过水通槽内设置翻盖,当出现积水时,随着积水的增加,进而积水作用在翻盖上的力不断增大,因为翻盖的重心偏离支撑转轴的轴线且通过扭簧来保持翻盖的平衡,因此当积水作用在翻盖上的力大于扭簧的扭力时平衡被打破,进而使得翻盖绕支撑转轴转动,进而实现井盖上过水通道的自动打开,进而避免了需要人工进行打开井盖进行排水的麻烦,同时能够及时打开井盖进行排水,进而实现积水从过水通道排入下水井中,进而加快了积水的排放,进而防止出现内涝。进而防止出现内涝。进而防止出现内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市政防涝井盖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市政基础设施
,具体的说是一种市政防涝井盖。

技术介绍

[0002]下水管道建设时需要预留下水井口以方便在下水管道堵住时进行疏通以及污水和雨水的排放,而下水道的井口根据相关规定需要设置在道路旁边的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上,随着城市的发展,道路的扩宽,使得一些井口位于机动车车道上,不管是在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上,还是在动车车道上,井口都需要通过井盖进行覆盖,防止行人、车辆掉入下水道进口内,因此井盖的上方封闭的,为了保证排水往往在路边设置小一些的下水道口,通过雨水篦子将下水道口封起来防止行人、车辆经过时掉入。
[0003]由于下水管道的井口通过封闭的井盖进行覆盖,进而在遇到下雨的极端天气时,雨水快速聚集起来,这些封闭的井盖由于考虑到安全等原因无法打开时,仅通过路边预留的小一些的下水道口进行排水无法满足排水需求,进而使得雨水聚集,严重时形成内涝,给行人车辆造成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市政防涝井盖。本专利技术主要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市政防涝井盖,其特征在于:包括井盖本体(1)、翻盖(2)、支撑转轴(3)、支撑框架(4)和扭簧(5);所述井盖本体(1)的上表面上均匀间隔设置有过水通槽(11);所述过水通槽(11)内设置有所述翻盖(2);所述翻盖(2)上固定连接有所述支撑转轴(3);所述翻盖(2)的重心偏离所述支撑转轴(3)的轴线;所述支撑转轴(3)的两端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撑框架(4)的侧壁上;所述支撑转轴(3)的两端均套设有所述扭簧(5);所述扭簧(5)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框架(4)上,所述扭簧(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翻盖(2)上;所述翻盖(2)侧壁与所述井盖本体(1)接触且距离所述支撑转轴(3)较远的一侧设置有限位面(2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防涝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4)上均匀间隔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设置有导向滑杆(41);所述支撑框架(4)与所述导向滑杆(41)之间滑动连接;所述导向滑杆(41)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井盖本体(1)上;所述导向滑杆(41)的另一端为凸缘结构;所述导向滑杆(41)上套设有弹簧(42);所述弹簧(42)的一端与所述导向滑杆(41)的凸缘接触;所述弹簧(42)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框架(4)接触;所述井盖本体(1)上的所述过水通槽(11)之间的连接筋下方设置有水槽(6);所述水槽(6)通过连接块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框架(4)上;所述水槽(6)底部设置有出水口(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市政防涝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翻盖(2)位于下水道一侧设置有凹槽(21);所述凹槽(21)槽口处设置有封盖(22);所述封盖(22)固定连接在所述翻盖(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骆军
申请(专利权)人:骆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