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判断加入样品量是否充足的方法和用于检测样品中分析物浓度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631976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4 15: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化学分析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判断加入样品量是否充足的方法和用于检测样品中分析物浓度的方法。该判断加入样品量是否充足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电化学试纸连接电子检测系统,并加入样品;S2:将交流电施加于工作电极与对电极之间,得出阻抗Z1;S3:将交流电施加于第四电极与第三电极之间,得出阻抗Z2;S4:当阻抗偏差的绝对值或阻抗偏差率的绝对值大于预设值,判断为加入样品量不满足检测所需样品量;当阻抗偏差的绝对值或阻抗偏差率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预设值,判断为加入样品量满足检测所需样本量。本发明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了当出现加样不足的情况时,无法进行及时判断,导致测试结果不准确的问题。导致测试结果不准确的问题。导致测试结果不准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判断加入样品量是否充足的方法和用于检测样品中分析物浓度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化学分析
,具体涉及一种判断加入样品量是否充足的方法和用于检测样品中分析物浓度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的电化学试纸加血方式采用的是虹吸法,利用排气毛细管通道将样品引入到内部的反应区域。当样品通过毛细管流动进入毛细通道时,样品与酶膜和电极接触,然后对样品中的被分析物进行检测。
[0003]目前的电化学试纸如图1所示,电化学试纸包括绝缘底板、电极系统和绝缘层。电极系统的电极、电极导线被印刷在绝缘底板上。三个电极均为碳电极,分别为依次排布的第三电极3、工作电极2、对电极1。电极导线4为银电极,与各电极相连。绝缘层覆盖在电极系统上,在绝缘层的前端位于各电极的上方具有开口,反应试剂层位于绝缘层的开口内,并覆盖在所有电极上,形成反应室5,图1中椭圆部分为反应试剂层。反应室5的端部贯穿绝缘层的上沿并形成加样口5a,各个电极中,用于判断被检测的样品量是否足够的第三电极3比对电极1更接近加样口。
[0004]目前的电化学试纸判断加样不足的方法如下:
[0005]S1

、将预先设定的电压施加在工作电极与对电极之间,测定工作电极与对电极之间的电流值I1;
[0006]S2

、然后将预先设定的电压施加在第三电极与工作电极之间,测定第三电极与工作电极之间的电流值I2;
[0007]S3

、当I1为0时,判断为加入样品量不满足实际检测需要用量;当I1不为0时,计算I1和I2之间的偏差或偏差率,如果偏差或偏差率的绝对值大于预先设定的数值时,判断为加入样品量不满足实际检测需要用量,如果偏差或偏差率的绝对值小于预先设定的数值时,将I1换算成检测样品中被检测物质的含量。
[0008]由于加样量的不同,样品在试纸内的运动会发生几种情形:1、如果加入的样品量不能满足检测用量要求,在预先设定的检测时间内,样品不会到达对电极或仅覆盖了对电极的一部分,在这种情况下,会出现加入的样品未达到工作电极进行检测所需的覆盖要求,使得被分析物的检测结果不准确。2、如果加入的样品量足够,样品会完全覆盖最远离样品入口的对电极,此时样品必覆盖了工作电极进行检测所需的区域要求。
[0009]此种技术存在以下缺点:
[0010]1、目前的电化学试纸技术采用的是电流值的偏差或偏差率的绝对值与预先设定的数值进行比较,来判断加入的样品量是否充足。此种情况会受到反应试剂层酶膜状态的影响,当酶膜不均匀时,会影响测试电流值,从而对加样不足进行错误判断。
[0011]2、当待测物的浓度为0时,电流也为0,这时即使加样充足也会被判断为加样不足。
[0012]为此,我们提供了一种判断加入样品量是否充足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我们还提供
了一种用于检测样品中分析物浓度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13](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1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判断加入样品量是否充足的方法和用于检测样品中分析物浓度的方法,解决了采用目前的电化学试纸进行测试,当出现加样不足的情况时,无法进行及时判断,导致测试结果不准确的问题。
[0015](二)技术方案
[0016]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17]一种判断加入样品量是否充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8]S1:将电化学试纸连接电子检测系统,并加入样品;
[0019]该电化学试纸的电极系统包括依次排布的第四电极、第三电极、工作电极和对电极;
[0020]S2:将交流电施加于工作电极与对电极之间,得出阻抗Z1;
[0021]S3:将交流电施加于第四电极与第三电极之间,得出阻抗Z2;
[0022]S4:当阻抗偏差的绝对值或阻抗偏差率的绝对值大于预设值,判断为加入样品量不满足检测所需样品量;当阻抗偏差的绝对值或阻抗偏差率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预设值,判断为加入样品量满足检测所需样本量;
[0023]阻抗偏差=Z2‑
Z1,阻抗偏差率=(Z2‑
Z1)/Z2。
[0024]进一步的,该方法适用于电化学分析物检测,步骤S4中采用阻抗偏差率进行判断,预设值为5%。
[0025]进一步的,步骤S2和步骤S3中,均在设定的时间后,施加交流电测阻抗,设定的时间为1s。
[0026]一种用于检测样品中分析物浓度的方法,其采用电化学试纸进行检测,其特征在于,
[0027]该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8]S1:将电化学试纸连接电子检测系统,并加入样品;
[0029]该电化学试纸的电极系统包括依次排布的第四电极、第三电极、工作电极和对电极;
[0030]S2:将交流电施加于工作电极与对电极之间,得出阻抗Z1;
[0031]S3:将交流电施加于第四电极与第三电极之间,得出阻抗Z2;
[0032]S4:当阻抗偏差的绝对值或阻抗偏差率的绝对值大于预设值,判断为加入样品量不满足检测所需样品量;当阻抗偏差的绝对值或阻抗偏差率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预设值,判断为加入样品量满足检测所需样本量;
[0033]阻抗偏差=Z2‑
Z1,阻抗偏差率=(Z2‑
Z1)/Z2;
[0034]S5:判断为加入样品量满足检测所需样本量后,在工作电极与对电极之间施加直流电,根据测得的电流值经过换算得到分析物浓度值C。
[0035]进一步的,该方法适用于电化学分析物检测,步骤S4中采用阻抗偏差率进行判断,预设值为5%。
[0036]进一步的,步骤S2和步骤S3中,均在设定的时间后,施加交流电测阻抗,设定的时间为1s。
[0037](三)有益效果
[0038]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检测,经过预先设定的时间后,当加入的样本量不足时,被测样品不能到达对电极或者样品仅覆盖在对电极的极少一部分,由于血液量不足会引起阻抗的变化,阻抗Z1和阻抗Z2之间有很大的差异,导致阻抗偏差或偏差率大于预设值,判断为加样不足,电子检测系统可以反馈显示样本量不够的信息,进行报错;当加入的样品量足够时,在预先设定的时间内,样品覆盖对电极的足够区域,此时样品必定覆盖了工作电极的足够区域,因为所有电极被样品覆盖的区域足够,阻抗Z1和阻抗Z2之间差异很小,判断为加样充足。
[0039]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40](1)能够判断加入的样本量是否足够;
[0041](2)能够不受反应试剂酶膜状态的影响;
[0042](3)能够保证,即使待测物的浓度为0时,也可以进行加样不足的判断。
附图说明
[0043]图1为目前的电化学试纸的结构示意图;
[0044]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电化学试纸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5]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判断加入样品量是否充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电化学试纸连接电子检测系统,并加入样品;该电化学试纸的电极系统包括依次排布的第四电极、第三电极、工作电极和对电极;S2:将交流电施加于工作电极与对电极之间,得出阻抗Z1;S3:将交流电施加于第四电极与第三电极之间,得出阻抗Z2;S4:当阻抗偏差的绝对值或阻抗偏差率的绝对值大于预设值,判断为加入样品量不满足检测所需样品量;当阻抗偏差的绝对值或阻抗偏差率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预设值,判断为加入样品量满足检测所需样本量;阻抗偏差=Z2‑
Z1,阻抗偏差率=(Z2‑
Z1)/Z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判断加入样品量是否充足的方法,该方法适用于电化学分析物检测,步骤S4中采用阻抗偏差率进行判断,预设值为5%。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判断加入样品量是否充足的方法,步骤S2和步骤S3中,均在设定的时间后,施加交流电测阻抗,设定的时间为1s。4.一种用于检测样品中分析物浓度的方法,其采用电化学试纸进行检测,其特征在于,该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佳俊华一民邹丽洁彭伟林滔刘岩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凯奥善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