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燃料电池测试夹具温度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燃料电池测试夹具温度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电池领域,燃料电池测试夹具采用加热棒等热电偶方式进行加热,虽然燃料电池测试夹具升温速率快,但是温度容易超过燃料电池膜电极合理使用温度的临界值,影响燃料电池膜电极的性能、寿命及试验安全性。燃料电池测试夹具多采用风冷或自然冷却等方式进行降温,散热效率低,响应速度慢。现有的燃料电池测试夹具加热方式或者降温方式,使膜电极活性区域受热不均匀、温控效果差,影响膜电极性能评价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料电池测试夹具温度控制方法,通过对燃料电池测试夹具的加热或者降温,从而给实现对膜电极温度高效调节。
[0004]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燃料电池测试夹具温度控制方法,燃料电池测试夹具包括阳极极板、阴极极板、阳极支撑板以及阴极支撑板,所述阳极极板设置在所述阳极支撑板上,所述阴极极板设置在所述阴极支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料电池测试夹具温度控制方法,燃料电池测试夹具包括阳极极板(1)、阴极极板(2)、阳极支撑板(3)以及阴极支撑板(4),所述阳极极板(1)设置在所述阳极支撑板(3)上,所述阴极极板(2)设置在所述阴极支撑板(4)上,所述阳极支撑板(3)上开设有第一液体通道(5),所述阴极支撑板(4)上开设有第二液体通道(6),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电池测试夹具温度控制方法包括:检测所述燃料电池测试夹具的实时温度T0,判断所述实时温度T0是否大于目标温度T,若是,对所述燃料电池测试夹具进行降温处理,若否,对所述燃料电池测试夹具进行加热处理,所述T0为当前所述阳极极板(1)的温度T1和当前所述阴极极板(2)的温度T2的平均值;根据温差与预设阈值的大小关系确定温度控制模式,其中所述温度控制模式包括外循环、内循环,所述温差为当前所述阳极极板(1)的温度T1和所述目标温度T差值的绝对值,或者当前所述阴极极板(2)的温度T2和所述目标温度T差值的绝对值。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测试夹具温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差包括第一温差和第二温差,所述预设阈值包括第一预设阈值ΔT1,当所述燃料电池测试夹具需要进行所述加热处理时,判断所述第一温差是否小于等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ΔT1或者判断所述第二温差是否小于等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ΔT1,其中所述第一温差为当前所述阳极极板(1)的温度T1和所述目标温度T差值的绝对值,所述第二温差为当前所述阴极极板(2)的温度T2和所述目标温度T差值的绝对值;若是,执行加热外循环,加热过的液体分别流过所述第一液体通道(5)和所述第二液体通道(6),对所述阳极极板(1)和所述阴极极板(2)分别加热;若否,执行加热内循环,加热过的液体依次流过所述第二液体通道(6)和所述第一液体通道(5),然后返回判断所述第一温差是否小于等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ΔT1或者判断所述第二温差是否小于等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ΔT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测试夹具温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差包括第一温差和第二温差,所述预设阈值包括第二预设阈值ΔT2,当所述燃料电池测试夹具需要进行所述降温处理时,判断所述第一温差是否大于等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ΔT2或者判断所述第二温差是否大于等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ΔT2,其中所述第一温差为当前所述阳极极板(1)的温度T1和所述目标温度T差值的绝对值,所述第二温差为当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佳超,王彦波,李明阳,孙雪敬,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国创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