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儿科监护用恒温调控婴儿床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恒温婴儿床
,具体为一种儿科监护用恒温调控婴儿床。
技术介绍
[0002]新生儿出生后,一般较为娇小,并且身体十分脆弱,抵抗力较差,容易受到外界细菌感染造成不同疾病。因此,需要将婴儿置于婴儿床内,进行保护,防止进一步感染。但是现有婴儿床体积较小,而新生儿经常排泄,需要频繁更换尿布,现有的婴儿床大多不带有温度调控功能,或者温度调控能力较差,在打开更换过程中,容易使婴儿床内部热量散发快,而婴儿体质较弱,在温度骤降或者骤升时,容易引起不适,不便于儿科监护使用。
[0003]另一方面婴儿在儿科治疗时需要到不同的科室去进行检测,若将婴儿从婴儿床上取出,则无法对婴儿进行有效的保护,但现有的婴儿床结构单一,虽然部分婴儿床附带移动功能,可移动的过程中只能在平地移动,若需要穿过医院的院子到其他楼的科室,传统的婴儿床就无法有效工作了,院子内路面复杂,在某些地方还会存在凹坑,容易造成婴儿床颠簸,对婴儿的安全造成了影响。传统的婴儿床缺少对撞击的缓冲能力,若需要保持婴儿床的移动能力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儿科监护用恒温调控婴儿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婴儿床包括床身(1)、恒温调控组件(2)、床罩(3)、床腿(4)、动静切换组件(5)、稳定组件(6),所述床身(1)底端和床腿(4)紧固连接,所述床身(1)上端和床罩(3)紧固连接,所述稳定组件(6)一端设置在床腿(4)上,稳定组件(6)另一端设置在床身(1)内部,所述恒温调控组件(2)和床身(1)紧固连接,所述动静切换组件(5)和床腿(4)紧固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科监护用恒温调控婴儿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身(1)包括底层仓(11)、床垫(12)、防护框(13),所述床垫(12)、防护框(13)和底层仓(11)上表面紧固连接,所述床垫(12)设置在防护框(13)内部,所述床罩(3)和防护框(13)顶部紧固连接,所述恒温调控组件(2)和防护框(13)连接,所述稳定组件(6)和底层仓(11)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儿科监护用恒温调控婴儿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温调控组件(2)包括内部温控部件(21)、气流阻断部件(22)、备用电源,所述备用电源安装在防护框(13)外侧,备用电源和防护框(13)紧固连接,所述内部温控部件(21)设置在防护框(13)内部,所述气流阻断部件(22)也和防护框(13)外侧紧固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儿科监护用恒温调控婴儿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阻断部件(22)包括正离子风机(221)、负离子风机(222)、磁极对(223)、伸缩门(224),所述防护框(13)上设置有缺口,所述伸缩门(224)和缺口连接,所述磁极对(223)和防护框(13)紧固连接,所述磁极对(223)分别设置在伸缩门(224)上下两侧,所述伸缩门(224)两边分别设置有突出板,所述正离子风机(221)和一侧的突出板紧固连接,所述负离子风机(222)和另一侧的突出板紧固连接,所述伸缩门(224)上设置有控制锁。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儿科监护用恒温调控婴儿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温控部件(21)包括换气环(211)、排风扇(212)、导向环(213)、进气单元,所述进气单元和防护框(13)外壁面紧固连接,所述换气环(211)通过导管和进气单元相互连通,所述换气环(211)和底层仓(11)上表面紧固连接,所述导向环(213)和防护框(13)侧壁紧固连接,所述排风扇(212)和床罩(3)顶部中心位置紧固连接,所述换气环(211)外侧设置有若干个喷气孔,所述导向环(213)下表面设置有引导斜面,所述引导斜面下侧朝向防护框(13)中心位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儿科监护用恒温调控婴儿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动静切换组件(5)包括万向轮(51)、升降电缸(52)、固定块(53),所述万向轮(51)和床腿(4)滑动连接,所述升降电缸(52)和床腿(4)固定连接,所述升降电缸(52)的输出轴和万向轮(51)紧固连接,所述固定块(53)和床腿(4)紧固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儿科监护用恒温调控婴儿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53)包括内定位块(531)、外活动块(532)、支撑环(533)、环形桶(534)、夹层板(535)、固定吸盘(536)、顶升弹簧(537)、导气孔(538)、定位盘(539),所述外活动块(532)有若干块,若干块外...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