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充气枕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631606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4 15: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充气枕头,包括气泵、消音盒机构、压力传感器和气囊,消音盒机构,包括消音盒体,消音盒体上开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进气口和出气口之间形成有气流通道;消音盒体的一侧壁上开设有与气流通道连通的接口;气泵与进气口连通,压力传感器的测量端与接口连通,气囊与出气口连通。安装时,将气泵与进气口对接,气囊与出气口对接,压力传感器的测量端与接口,使三者分别与气流通道连通;气泵运行,对气流通道充气沿气流通道流动至气囊内;同时压力传感器通过接口测量气流通道的气压,无需设置三通接头,安装简便,减少气路占用的空间,同时三条气路管道分别设置于消音盒体三个方向,便于气路走线排布,节省空间。节省空间。节省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充气枕头


[0001]本技术涉及智能枕头
,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充气枕头。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工作压力的增大;很多人在睡眠时,由于肌肉韧带处于非保护性的松弛状态和不适合的高度,从而对颈肌和颈椎缺乏保护作用,造成颈椎损伤。因此为了改善睡眠的质量,很多人们会选用可自动调节高低的气囊枕头,来改善睡眠的质量。
[0003]现有技术中的自动调节高度的气囊枕头内部需要用气泵充气,同时需要在气管通道内连通气压传感器,进行气压测量,以便于调节控制气压;常规的的充气枕头采用三通接头分别连接气泵、气囊和气压传感器,三通接头占用枕头内部空间,不便于内部气路管道的走线。
[0004]鉴于此,需要对现有技术中的充气枕头加以改进,以解决三通接头占用枕头内部空间,不便于内部气路管道的走线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充气枕头,解决以上的技术问题。
[0006]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智能充气枕头,包括气泵、消音盒机构、压力传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充气枕头,包括气泵、消音盒机构、压力传感器和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盒机构,包括消音盒体,所述消音盒体上开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出气口之间形成有气流通道;所述消音盒体的一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气流通道连通的接口;所述气泵与所述进气口连通,所述压力传感器的测量端与所述接口连通,所述气囊与所述出气口连通;所述气泵用于对所述气流通道充气流,并驱动气流沿所述气流通道流动至所述气囊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充气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盒机构还包括第一降音海绵、消音块和第二降音海绵;所述第一降音海绵、所述消音块和所述第二降音海绵按照空气流动方向依次设置于所述气流通道内;其中,所述消音块堵设于所述气流通道内,所述消音块上设置有若干个用于供空气穿过的贯穿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充气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贯穿孔靠近所述第一降音海绵的一端开设有第一倒角。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充气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通道包括依次连通的进气腔体、过渡腔体和出气腔体,所述消音块堵设于所述过渡腔体内;所述第一降音海绵安装于所述进气腔体远离所述过渡腔体的一侧壁上,所述第一降音海绵自所述进气腔体的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炳坤
申请(专利权)人:慕思健康睡眠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