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涤纶工业丝纺丝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62974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0 09: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强涤纶工业丝纺丝组件,包括壳体、上盖、喷丝板、分配板和导流板;喷丝板设置于壳体下端,分配板设置于上盖和喷丝板之间;分配板下端设有多个上下贯通的孔道,外圈的孔道倾斜布置,且由内向外倾斜13~2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强涤纶工业丝纺丝组件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纺丝组件
,涉及一种高强涤纶工业丝纺丝组件。

技术介绍

[0002]在涤纶工业丝生产过程中,纺丝组件对熔体起到过滤和均匀分配的作用,其结构的合理性对成品丝的质量起到关键作用。
[0003]高强工业丝由于其用途的特殊性,一般要求强度高(>8.10cN/dtex),热收缩小,无毛羽,白度均一,因此使用的聚酯粘度大,在纺丝组件内熔体流动分配困难、易降解。
[0004]为了满足市场多样化的需求,需要开发多孔涤纶工业丝,生产多孔涤纶工业丝一般采用单喷组件,然而随着喷丝板孔数的增加,纺丝过程中出现细丝、弯头、柱头、熔体破裂、飘丝等情况严重,毛丝增多,断头增加,严重影响生产效率和成品丝的质量。
[0005]TMT厂家提供的组件结构主要包括壳体、紧固环、上盖、压盖、分配板、喷丝板等部件,在压盖与分配板之间有上下两层滤网,起到过滤作用。分配板与喷丝板之间放置单层网片。纺丝熔体进入组件,通过上盖、压盖进入分配板,从孔深65mm、直径2.5mm的分配板孔道流出后经过单层网片迅速分配到直径为190~200mm的喷丝板上,分配板孔道长径比大,熔体在孔道中存储的能量不能及时释放,熔体无法均匀的分配到喷丝板板面上,从而导致喷丝板出丝不匀,毛丝断头增加。另一方面,熔体粘度大,分子链长,经过长径比很大的分配板孔道后,很容易热降解,从而影响高强丝强度的提高。
[0006]专利CN202755108U提出在分配板和喷丝板之间设置密封垫,以此加大分配板与喷丝板之间的距离,从而提高熔体在喷丝板板面的分配均匀性,此专利的缺陷是一方面增加了熔体在组件腔体内的停留时间和摩擦生热,加剧了熔体的热降解,另一方面在分配板外侧熔体流速快,中心流速慢,内外圈熔体分配不匀。
[0007]专利CN104726942A提出一种无砂组件,在分配板与喷丝板之间设有一个类似导流板结构的部件,该部件具有中间开孔越往下方越宽且逐渐扩展的分配空间,但该部件上端是平面结构,这个专利的缺陷是,熔体流过分配板后会顺着阻力小的导流板中心孔处流动,导致该部件上方周边出现流动死角。
[0008]专利CN211394717U提出在导流板下端内部设置锥形稳压腔,导流板上端与分配板之间有一定间隙,此专利的缺陷有以下几点,一、导流板上端周边易形成流动死角,二、未具体考虑导流板下端稳压腔容积大小对熔体分配和滞留的影响。
[0009]因此,当务之急是设计一种用于高效生产高品质高强涤纶工业丝的纺丝组件。

技术实现思路

[0010]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高强涤纶工业丝纺丝组件存在的熔体分配不匀、熔体在分配板停留时间长、热降解严重以及组件内熔体流动死角导致熔体碳化,最终影响产品质量的问题,提供一种高强涤纶工业丝纺丝组件。
[0011]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强涤纶工业丝纺丝组件,包括壳体、上盖、喷丝板、分配板和导流板,喷丝板设置于壳体下端,分配板设置于上盖和喷丝板之间;分配板下端设有多个上下贯通的孔道,起到支撑和对熔体分配、过滤作用,外圈的孔道倾斜布置,且由内向外倾斜13~20
°
(即上端固定,下端由内向外移动而使孔道倾斜13~20
°
);工业丝聚酯熔体高粘度的特点,容易在分配板与导流板接触位置边缘产生流动死角,通过在分配板边缘设置斜孔,保证二者接触位置不断有新熔体填充,老熔体被新熔体带走,并从导流板边缘处通孔流出,防止在二者接触位置熔体停留时间长,熔体降解;导流板位于分配板和喷丝板之间,导流板上开设有两个对顶的锥形凹槽;导流板中心设有主导流孔,靠近边缘的位置设有一圈贯穿上下端面的通孔;工业丝组件喷丝板面积大,外圈喷丝孔距离中心远,聚酯熔体粘度高,很难均匀分配,通过在导流板边缘设一圈通孔,流过通孔的熔体可以就近分配,优先流向路径短的外圈喷丝孔,从而确保进入喷丝板外圈导孔处的熔体流量、压力与内圈导孔保持统一,从喷丝板微孔挤出的熔体均匀一致,纺出的纤维单丝粗细均匀。
[0012]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如上所述的一种高强涤纶工业丝纺丝组件,在导流板上下端面的边缘设有宽度为7~15mm的第一环形密封区域,第一环形密封区域内边沿与导流板上锥形凹槽之间由半径为1~2mm的圆弧倒角相连接,上下两个第一环形密封区域对称,且上端面设置的第一环形密封区域在竖直方向高出锥形凹槽外边沿1~2mm,下端面设置的第一环形密封区域在竖直方向低于锥形凹槽外边沿1~2mm;分配板底面设有高度为1~2mm的凹形腔体,凹形腔体边缘设有宽度为7~15mm的第二环形密封区域,第二环形密封区域与凹形腔体接触位置设有半径为1~2mm的圆弧倒角,并与导流板上端面倒角相吻合,接触位置平滑过渡,避免熔体在导流板周边滞留产生死角;工业丝聚酯粘度高,分子量大,分子链长,其运动时是通过分子链段的运动来实现,即先是若干链段的运动,然后是另一些链段的变形,逐渐导致整个大分子重心的移动而产生移动,导流板边缘设置成弧状倒角并与导流板锥形凹槽连接且光滑过度,有效地增大导流板与分配板接触位置的空间,有利于大分子链的运动,从而避免在此处产生滞留。
[0013]如上所述的一种高强涤纶工业丝纺丝组件,分配板上端开口,类似砂杯结构,且开口处设有压盖;压盖由中央部分向上下两端突出呈圆锥形状,压盖中心设有上下贯通的孔道,形成熔体第一通道。
[0014]如上所述的一种高强涤纶工业丝纺丝组件,压盖上表面与上盖之间存在间隙,从而与上盖中心的熔体通道相连通。
[0015]如上所述的一种高强涤纶工业丝纺丝组件,压盖外周侧壁设有多个等间距的凸起,凸起对压盖起到支撑作用,凸起下表面设有45
°
倒角。
[0016]如上所述的一种高强涤纶工业丝纺丝组件,导流板厚度(指导流板高度方向的最大尺寸)为20~30mm。
[0017]如上所述的一种高强涤纶工业丝纺丝组件,导流板上开设的上下两个锥形凹槽的端面角度α相同,均为170~178
°
;上下端面角度α有特殊要求。角度α过大,则熔体填充空间过小,流动阻力变大,角度α过小,熔体填充空间大,容易产生滞留,整体结构不紧凑,导流板承
压差、易变形。因此导流板在厚度(20~30mm)不变的情况下,角度α设置在170~178
°
的范围内,而且在174~176
°
的范围内更好。
[0018]如上所述的一种高强涤纶工业丝纺丝组件,导流板上设置的主导流孔孔径为20~25mm,通孔孔径为4~6mm,通孔中心与导流板上第一环形密封区域内侧的距离为4~5mm;通孔的数量为3~8个,且呈中心对称分布。
[0019]如上所述的一种高强涤纶工业丝纺丝组件,导流板的上端面设有两圈球状凸起,外圈球状凸起距离导流板中心42~45mm,且外圈球状凸起的直径为12~15mm,数量为18~20个,内圈球状凸起距离导流板中心32~35mm,且内圈球状凸起的直径为8~10mm,数量为18~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强涤纶工业丝纺丝组件,包括壳体(3)、上盖(2)、喷丝板(9)、分配板(6)和导流板(7),其特征在于:喷丝板(9)设置于壳体(3)下端,分配板(6)设置于上盖(2)和喷丝板(9)之间;分配板(6)下端设有多个上下贯通的孔道,外圈的孔道倾斜布置,且由内向外倾斜13~20
°
;导流板(7)位于分配板(6)和喷丝板(9)之间,导流板(7)上开设有两个对顶的锥形凹槽;导流板(7)中心设有主导流孔,靠近边缘的位置设有一圈贯穿上下端面的通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涤纶工业丝纺丝组件,其特征在于,在导流板(7)上下端面的边缘设有宽度为7~15mm的第一环形密封区域,第一环形密封区域内边沿与导流板(7)上锥形凹槽之间由半径为1~2mm的圆弧倒角相连接,上下两个第一环形密封区域对称,且上端面设置的第一环形密封区域在竖直方向高出锥形凹槽外边沿1~2mm,下端面设置的第一环形密封区域在竖直方向低于锥形凹槽外边沿1~2mm;分配板(6)底面设有高度为1~2mm的凹形腔体,凹形腔体边缘设有宽度为7~15mm的第二环形密封区域,第二环形密封区域与凹形腔体接触位置设有半径为1~2mm的圆弧倒角,并与导流板(7)上端面倒角相吻合,接触位置平滑过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强涤纶工业丝纺丝组件,其特征在于,分配板(6)上端开口,且开口处设有压盖(4);压盖(4)由中央部分向上下两端突出呈圆锥形状,压盖(4)中心设有上下贯通的孔道,形成熔体第一通道(17)。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强涤纶工业丝纺丝组件,其特征在于,压盖(4)上表面与上盖(2)之间存在间隙,从而与上盖(2)中心的熔体通道相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强涤纶工业丝纺丝组件,其特征在于,压盖(4)外周侧壁设有多个等间距的凸起(14),凸起(14)对压盖(4)起到支撑作用,凸起(14)下表面设有45
°
倒角。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强涤纶工业丝纺丝组件,其特征在于,导流板(7)厚度为20~30mm。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高强涤纶工业丝纺丝组件,其特征在于,导流板(7)上开设的上下两个锥形凹槽的端面角度α相同,均为170~178
°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高强涤纶工业丝纺丝组件,其特征在于,导流板(7)上设置的主导流孔孔径为20~25mm,通孔孔径为4~6mm,通孔中心与导流板(7)上第一环形密封区域内侧的距离为4~5mm;通孔的数量为3~8个,且呈中心对称分布。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高强涤纶工业丝纺丝组件,其特征在于,导流板(7)的上端面设有两圈球状凸起,外圈球状凸起距离导流板(7)中心42~45mm,且外圈球状凸起的直径为12~15m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烨王鹏唐兵兵朱瑞清白如金魏存宏孙乾茹桂舒尧李新育汤亚飞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恒力化纤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