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边端融合的智能监控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62898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0 09: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边端融合的智能监控系统及方法,所述边端融合的智能监控系统包括边端融合终端和中心服务终端,所述边端融合终端包括通用数据单元和边缘计算单元;所述通用数据单元的一端连接所述中心服务终端,所述通用数据单元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边缘计算单元;本申请将设备采集终端与边缘节点设置于同一边端融合终端内,二者的电源、网络等资源实现共享,提高了各个模块资源的利用率;且二者对外为一个统一整体,系统需要进行使用时只需要将边端融合终端放置到合适的场景,便可实现采集数据和处理数据双业务并行的智能监控方式,结构轻量化,部署简易。部署简易。部署简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边端融合的智能监控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视频监控
,尤其涉及一种边端融合的智能监控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生产和生活的环境中,随时可能会有意外事故的发生,因此需要实现对生产、生活的事件发展进行有效管控。随着视频监控设备的普及,在不断扩大管控区域的同时,如何高效处理终端设备产生的大量数据也成为了人们研究的热点。传统的方法是把数据上传到中心服务器去处理,但是庞大的数据会产生高延时、高开销、低效率等问题;而把数据处理的任务交给提供数据源的设备终端来完成,终端设备又往往达不到实际的性能需求,因此需要将具有计算能力的边缘节点部署到设备终端,来负责数据的处理过程,即边缘计算。中心服务器、边缘节点和终端设备共同组成了云边端架构。
[0003]常规的云边端架构方案中,边缘节点和终端设备独立部署,二者拥有各自的网络、电源等模块,占用物理空间大、部署繁琐,且需要分别部署边缘节点和终端设备,对于需要经常携带移动使用的场景,不够轻量化,并且还要处理二者的通信连接问题,同时没有考虑到数据的安全性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边端融合的智能监控系统及方法,简化边端架构,增加应用场景,保证数据安全性。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边端融合的智能监控系统,包括边端融合终端和中心服务终端,所述边端融合终端包括通用数据单元和边缘计算单元;
[0007]所述通用数据单元的一端连接所述中心服务终端,所述通用数据单元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边缘计算单元。
[0008]一种边端融合的智能监控方法,包括:
[0009]实时采集边端融合终端对应区域范围内的监控数据;
[0010]将所述监控数据上传至上级采用单元;
[0011]对所述监控数据进行信息分析与提取,得到目标信息,将所述目标信息上传至物联管理单元。
[001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申请将设备采集终端与边缘节点设置于同一边端融合终端内,二者的电源、网络等资源实现共享,提高了各个模块资源的利用率;且二者对外为一个统一整体,系统需要进行使用时只需要将边端融合终端放置到合适的场景,便可实现采集数据和处理数据双业务并行的智能监控方式,结构轻量化,部署简易。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边端融合的智能监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边端融合的智能监控系统的模块连接图;
[0015]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边端融合的智能监控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16]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边端融合的智能监控方法的一种数据传输方式;
[0017]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边端融合的智能监控方法的另一种数据传输方式;
[0018]标号说明:
[0019]1、边端融合终端;2、中心服务终端;11、通用数据单元;12、边缘计算单元;13、电源模块;21、上级采用单元;22、物联管理单元;111、主控模块;112、第一5G模块;113、第一加密模块;114、机芯模块;115、第二5G模块;121、智能分析模块;122、第二加密模块;3、视频监控装置;31、旋转平台;32、固定平台。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0021]请参照图1,一种边端融合的智能监控系统,包括边端融合终端和中心服务终端,所述边端融合终端包括通用数据单元和边缘计算单元;
[0022]所述通用数据单元的一端连接所述中心服务终端,所述通用数据单元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边缘计算单元。
[0023]从上述描述可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申请将设备采集终端与边缘节点设置于同一边端融合终端内,二者的电源、网络等资源实现共享,提高了各个模块资源的利用率;且二者对外为一个统一整体,系统需要进行使用时只需要将边端融合终端放置到合适的场景,便可实现采集数据和处理数据双业务并行的智能监控方式,结构轻量化,部署简易。
[0024]进一步的,所述中心服务终端包括上级采用单元和物联管理单元;
[0025]所述通用数据单元的一端分别连接所述上级采用单元和所述物联管理单元。
[0026]由上述描述可知,通用数据单元负责通用数据业务,将数据上传至上级采用单元进行存储;边缘计算单元负责分析数据业务,将数据分析处理后,将分析结果通过通用数据单元上传至物联管理单元进行提示或危险预警,在同一个终端内实现采集数据与边缘计算两种不同的数据处理方式。
[0027]进一步的,所述通用数据单元包括主控模块、第一5G模块和第一加密模块;
[0028]所述主控模块连接所述第一5G模块和第一加密模块;所述第一5G模块连接所述上级采用单元。
[0029]由上述描述可知,主控模块与上级采用单元通过第一5G模块进行远程数据传输,同时主控模块调用第一加密模块加密其专用传输通道,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0030]进一步的,所述通用数据单元还包括机芯模块和第二5G模块;所述边缘计算单元包括智能分析模块和第二加密模块;
[0031]所述机芯模块分别连接所述主控模块和所述智能分析模块的一端;所述第二5G模块分别连接所述机芯模块和所述物联管理单元;所述智能分析模块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加密模块。
[0032]由上述描述可知,机芯模块采集数据,并将数据传输至主控模块和智能分析模块分别进行数据处理,机芯模块保证边端融合终端内部数据管理有序,避免数据源混乱。
[0033]进一步的,所述智能分析模块通过所述机芯模块映射的第二5G模块连接所述物联管理单元。
[0034]由上述描述可知,智能分析模块与机芯模块共用5G网络,实现模块资源共享,提高资源利用率,智能分析模块通过机芯模块共享的第二5G模块可进行远程数据传输,同时智能分析模块调用第二加密模块加密其专用传输通道,在边端融合终端内针对双业务的传输通道分别进行加密,分别建立对应的专用数据传输网络,在提高边端融合度的同时,保证二者通信的稳定性和数据的安全性。
[0035]进一步的,所述主控模块通过所述机芯模块映射的第二5G模块连接所述物联管理单元;
[0036]所述智能分析模块通过所述主控模块映射的第一5G模块连接所述上级采用单元。
[0037]由上述描述可知,边端融合终端可同时使用两个5G网络,其中上级采用单元通过第一5G模块与边端融合终端进行专网通信,物联管理单元通过第二5G模块与边端融合终端进行专网通信;两个5G网络保证在同时建立多个专用通信隧道的环境下,边端融合双业务也可正常运转,减轻设备网络压力,实现双网多通。
[0038]进一步的,所述边端融合终端还包括电源模块;
[0039]所述电源模块连接所述通用数据单元。
[0040]由上述描述可知,相比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边端融合的智能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边端融合终端和中心服务终端,所述边端融合终端包括通用数据单元和边缘计算单元;所述通用数据单元的一端连接所述中心服务终端,所述通用数据单元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边缘计算单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边端融合的智能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服务终端包括上级采用单元和物联管理单元;所述通用数据单元的一端分别连接所述上级采用单元和所述物联管理单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边端融合的智能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用数据单元包括主控模块、第一5G模块和第一加密模块;所述主控模块分别连接所述第一5G模块和第一加密模块;所述第一5G模块连接所述上级采用单元。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边端融合的智能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用数据单元还包括机芯模块和第二5G模块;所述边缘计算单元包括智能分析模块和第二加密模块;所述机芯模块分别连接所述主控模块和所述智能分析模块的一端;所述第二5G模块分别连接所述机芯模块和所述物联管理单元;所述智能分析模块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加密模块。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边端融合的智能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分析模块通过所述机芯模块映射的第二5G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宇杨伟强孙博刘东剑梁浩林钦鹏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金三立视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