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南昌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高亲和力抗狂犬病病毒的全人源单克隆抗体及其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626972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0 09: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亲和力抗狂犬病病毒的全人源单克隆抗体,属于生物免疫学领域。所述的单克隆抗体或其结合片段的重链可变区具有具有如SEQ IDNO:17所示的重链可变区的核苷酸序列;和如SEQ ID NO:18所示的轻链可变区的核苷酸序列。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该抗体的编码基因、表达载体、用途和组合物。狂犬病毒糖蛋白(Glycoprotein,GP)是该病毒表面唯一的保护性抗原蛋白。本发明专利技术成功构建了狂犬病毒特异性抗原蛋白的原核表达载体,并利用大肠杆菌原核系统对其进行了表达和纯化,该抗原蛋白已成功用于抗体的筛选。并且已利用我们的筛选平台成功地筛选到了1株针对狂犬病毒GP片段的特异性全人源单克隆抗体序列,为临床上开发治疗狂犬病的抗体药物奠定了基础。的抗体药物奠定了基础。的抗体药物奠定了基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亲和力抗狂犬病病毒的全人源单克隆抗体及其用途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免疫学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高亲和力抗狂犬病病毒的全人源单克隆抗体及其用途。

技术介绍

[0002]狂犬病(rabies)主要是由狂犬病毒(Rabies virus,RABV)引起的严重侵害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性传染病,在我国传染病分类中为乙类传染病。世界上最早关于狂犬病的资料记载始于4300年前的美索不达米亚,我国关于狂犬病的文字记载最早出现在距今约2500年的《左传》中。许多研究认为狂犬病起源于亚洲或欧洲,18世纪或由欧洲传入西半球,19世首次在南美洲发现。目前,狂犬病存在于除南极洲外的其他各个大洲,覆盖100多个国家。该病毒主要通过破损的皮肤、黏膜或呼吸道感染机体,唾液是其主要传染途径之一。几乎所有的哺乳类温热动物,如浣熊、臭鼬、蝙蝠、狐狸都是RABV宿主,主要传染源是患病或携带病毒的犬类
[7]。大多数人类狂犬病主要是被患病动物咬伤所导致,部分患者是被抓挠或伤口、黏膜等污染所引起,鲜有因移植该病患者捐赠的器官或组织而发病的案例。RABV主要作用于中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亲和力抗狂犬病病毒的全人源单克隆抗体,其特征在于,其具有如下重链可变区和轻链可变区:重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7所示;轻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8所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克隆抗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抗体特异性结合狂犬病病毒G蛋白。3.编码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单克隆抗体的核酸分子,其特征在于,其具有如下重链可变区和轻链可变区:重链可变区的核苷酸序列如S...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萍辛洪波王纯艳刘苏俊张文华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