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强化除臭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62663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0 09: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生物强化除臭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方法,除臭菌剂包括如下菌种:芽孢杆菌、乳酸菌、酵母菌、光合菌、硝化菌、放线菌以及丝状菌;芽孢杆菌的菌数占比为20%;所述乳酸菌的菌数占比为15%;所述酵母菌的菌数占比为15%;所述光合菌的菌数占比为15%;所述硝化菌的菌数占比为15%;所述放线菌的菌数占比为10%;所述丝状菌的菌数占比为10%。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除臭菌剂能够有效的对污泥堆肥臭气中氨气有效去除,进气氨气浓度平均值15mg/m3,综合效果去除效果平均值90%。随着臭气浓度升高,去除率也随之升高,氨气浓度在30mg/m3以上,去除率平均值95%;同时,硫化氢的去除率达到40%。到40%。到4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强化除臭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强化除臭
,尤其是涉及一种生物强化除臭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污水处理厂与污泥处理厂中产生的臭气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原有除臭工艺效率降低,无法满足厂区内环境质量要求。因此,亟需在原有生物除臭工艺中通过微生物强化作用,使除臭效率提高,解决厂区内臭气问题。
[0003]城市污水处理厂在污水收集、运输、处理过程中,以及浓缩污泥的处理过程中都有恶臭气体产生。恶臭物质种类按其组成可分成5类:含硫化合物,如硫化氢、二氧化硫、硫醇等;含氮化合物,如氨气、胺类、酰胺、吲哚等;卤素及衍生物,如氯气、卤代烃等;烃类及芳香烃;含氧有机物,如醇、酚、醛、酮等。其中,臭气的主要成分是氨和硫化氢。
[0004]目前常用的除臭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
[0005]物理方法是指不改变恶臭物质的化学性质,而是采用掩蔽、稀释、吸附等方式改变大气中恶臭物质的浓度,以此来达到除臭目的。物理方法除臭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活性炭吸附方面。目前物理除臭方法工艺比较成熟,但对所处理气体和处理环境的要求较高、且处理成本也很昂贵。
[0006]化学方法是通过一些化学反应,如氧化、燃烧等化学反应使恶臭物质转化为无味的物质。常见的化学处理方法有氧化、热分解、焚烧等。化学除臭法虽然可以快速高效的去除浓度高的恶臭物质,但化学物质也容易对环境造成严重危害,引起二次污染。
[0007]生物除臭技术与物理和化学技术相比,过程中不需添加化学物质,可在常温(10℃

40℃)和常压下进行,比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的成本更低,操作更简单。它是利用微生物的生物化学作用将恶臭物质吸收转化成供自身生长的营养物质并代谢出体外,以达到去除臭味的目的。臭气的最终产物主要是水、二氧化碳、盐类等,不会造成二次污染。
[0008]现有生物法处理废气一般经过三个步骤:

废气中的污染物由气膜扩散进入液膜;

溶解于液膜中的污染物在浓度差的推动下进一步扩散到生物膜,并被其中的微生物吸附、吸收;

进入微生物细胞的污染物在微生物体内的代谢过程中作为营养物质和能源分解、利用,将污染物去除。
[0009]现有除臭菌剂研究现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0010](1)目前,除臭菌剂中菌种种类较少,一般只有1

3种,因此,除臭效率不是很高。
[0011](2)微生物除臭菌剂的复配,对于菌种间合适比例和菌种间的拮抗作用考虑不全,导致产品质量和使用效果上不稳定,相关问题层出不穷。
[0012](3)目前国内的生物除臭处理大多采用的是活性污泥直接挂膜驯化,驯化周期长。
[0013]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
技术介绍
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1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强化除臭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001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1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生物强化除臭菌剂,所述除臭菌剂包括如下菌种:芽孢杆菌、乳酸菌、酵母菌、光合菌、硝化菌、放线菌以及丝状菌;其中,所述芽孢杆菌的菌数占比为20%;所述乳酸菌的菌数占比为15%;所述酵母菌的菌数占比为15%;所述光合菌的菌数占比为15%;所述硝化菌的菌数占比为15%;所述放线菌的菌数占比为10%;所述丝状菌的菌数占比为10%。
[0017]优选地,所述除臭菌剂使用红糖培养基活化;所述红糖培养基包括红糖100g、面粉20g、氯化钠5g以及纯净水875ml。
[0018]一种生物强化除臭菌剂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1升除臭菌剂的菌液和19升纯净水搅拌均匀,在41

42℃水浴中密封厌氧培养时间72小时,当成品菌液活菌总数大于108cfu/ml、pH在4.0

4.5时,获得除臭菌剂。
[0019]一种生物强化除臭菌剂的应用方法,所述应用方法具体为:将除臭菌剂喷洒于污泥厂的生物除臭装置中,并在生物除臭装置的内部填充陶粒和木屑填料;起动初始投加量为2kg/m3滤料,分15天连续投加,喷洒至填料表面,每月补充0.1

0.2kg/m3滤料,连续至少六个月。
[002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1]本专利技术的除臭菌剂能够有效的对污泥堆肥臭气中氨气有效去除,进气氨气浓度平均值15mg/m3,综合效果去除效果平均值90%。随着臭气浓度升高,去除率也随之升高,氨气浓度在30mg/m3以上,去除率平均值95%;同时,硫化氢的去除率达到40%。
附图说明
[00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除臭菌剂对氨气的去除率变化曲线;
[0024]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除臭菌剂对硫化氢的去除率变化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和附图用于示例性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但不能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即本专利技术不限于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
[0026]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生物强化除臭菌剂,所述除臭菌剂包括如下菌种:芽孢杆菌、乳酸菌、酵母菌、光合菌、硝化菌、放线菌以及丝状菌;其中,所述芽孢杆菌的菌数占比为20%;所述乳酸菌的菌数占比为15%;所述酵母菌的菌数占比为15%;所述光合菌的菌数占比为15%;所述硝化菌的菌数占比为15%;所述放线菌的菌数占比为10%;所述丝状菌的菌数占
比为10%。
[0027]优选地,所述除臭菌剂使用红糖培养基活化;所述红糖培养基包括红糖100g、面粉20g、氯化钠5g以及纯净水875ml。
[0028]本专利技术的生物强化除臭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1升除臭菌剂的菌液和19升纯净水搅拌均匀,在41

42℃水浴中密封厌氧培养时间72小时,当成品菌液活菌总数大于108cfu/ml、pH在4.0

4.5时,获得除臭菌剂。
[0029]本专利技术的生物强化除臭菌剂的应用方法具体为:将除臭菌剂喷洒于污泥厂的生物除臭装置中,并在生物除臭装置的内部填充陶粒和木屑填料;起动初始投加量为2kg/m3滤料,分15天连续投加,喷洒至填料表面,每月补充0.1

0.2kg/m3滤料,连续至少六个月。生物除臭装置的运行维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强化除臭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除臭菌剂包括如下菌种:芽孢杆菌、乳酸菌、酵母菌、光合菌、硝化菌、放线菌以及丝状菌;其中,所述芽孢杆菌的菌数占比为20%;所述乳酸菌的菌数占比为15%;所述酵母菌的菌数占比为15%;所述光合菌的菌数占比为15%;所述硝化菌的菌数占比为15%;所述放线菌的菌数占比为10%;所述丝状菌的菌数占比为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强化除臭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除臭菌剂使用红糖培养基活化;所述红糖培养基包括红糖100g、面粉20g、氯化钠5g以及纯净水875ml。3.一种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生物强化除臭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丹孙相华王洋杨彬孟冬芳于得瑞宋弼尧
申请(专利权)人:龙江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