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弹子不外漏的弹子锁具
[0001]本技术涉及防盗锁
,尤其涉及一种弹子不外漏的弹子锁具。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世界上各种锁具中普遍使用的是1848年美国人耶鲁
‑
林那斯技术的采用圆柱形销栓的弹子锁。现代弹子锁发展出双向、三向、四向弹子、母弹子,以及平面、双面、多面、双排双面、多排多面弹子结构和组合弹子结构等。无论何种结构的弹子锁,开锁原理都是钥匙齿推动锁芯里的弹子发生位移而将锁开启。现有弹子锁由于钥匙齿都是固定的,锁芯里的弹子必须设计成端部凸出在钥匙槽孔里。只有这样设计,钥匙齿才能接触并推动弹子。因此现有的锁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弹子端部外露。外露的弹子端部能直接被异物(钢丝钩等)触及,而被技术开启。也就是说这外露的弹子泄露了开锁的“秘密”,使技术开锁成为了可能。
[0003]为了保证安全性,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弹子不外漏,不能通过钢丝钩等物体打开的锁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弹子不外漏的弹子锁具,以解决现有上述技术问题。
[0005]本技术采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弹子不外漏的弹子锁具,包括钥匙、锁体、第一层锁芯、弹子以及第二弹簧,所述锁体上设置有若干第一弹子孔,所述第一层锁芯上设置有若干第二弹子孔,所述第二弹簧位于第一弹子孔内,若干所述弹子位于所述第一弹子孔和第二弹子孔内,所述第一层锁芯中部设置有钥匙孔,解锁后所述第一层锁芯能相对于锁体转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子端面平行于所述钥匙孔或位于所述钥匙孔之下;所述钥匙包括套筒、推杆、弹簧片以及顶针,所述弹簧片一端固定在所述套筒的内壁上,所述弹簧片另一端翘起且下方固定有顶针,位于所述顶针正下方的套筒上设置有通孔,所述弹簧片未受压时顶针位于所述套筒内;所述推杆上设置有凸台,所述推杆水平滑动连接于所述套筒内,所述推杆滑动的过程中凸台接触弹簧片将所述顶针压出所述通孔,实现对所述弹子的下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子不外漏的弹子锁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层第二层锁芯,所述第二层锁芯位于所述锁体和第一层锁芯之间,所述第二层锁芯上设置有若干与所述第一弹子孔和第二弹子孔位置相对应的第三弹子孔,所述第三弹子孔中设置有弹子。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弹子不外漏的弹子锁具...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