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质边坡微型抗滑桩组合加固结构及实施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626171 阅读:1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0 09: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土质边坡微型抗滑桩组合加固结构及实施方法,包括地面和抗滑桩。所述地面的顶部开设有凹槽,且凹槽设置有若干个,所述凹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安装筒,所述安装筒的内侧放置有安装框,所述安装筒内腔两侧的上部均开设有缓冲槽,所述缓冲槽内腔的上部和下部均开设有第一滑动槽,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边坡防滑技术领域。该土质边坡微型抗滑桩组合加固结构,通过将抗滑桩进行单独设置,能够通过安装框和转动柱等机构与安装筒进行对接,此项设置能够在发生滑坡时,工作人员可单独将抗滑桩取走使地面平整没有障碍物,从而方便了后续对滑坡土壤的挖掘和治理,不会造成机械与抗滑桩之间磕碰,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土质边坡微型抗滑桩组合加固结构及实施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边坡防滑
,具体为一种土质边坡微型抗滑桩组合加固结构及实施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用于场地狭窄地段边坡支护中,常用小孔径抗滑桩,又称微型抗滑桩,桩体主要由灌注水泥浆与加劲材料组成,根据受力需求加劲材料可为钢筋、钢管、型钢等,但是这种抗滑桩在使用时还具有一定的缺陷,当发生滑坡时,大量的泥土会将抗滑桩覆盖,如果工作人员动用机械来对泥土进行清理,那么这些抗滑桩就会妨碍施工,可能会使的机械发生碰撞导致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土质边坡微型抗滑桩组合加固结构及实施方法,解决了现有抗滑桩结构单一,在发生滑坡后会影响土壤挖掘修复的问题。
[000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土质边坡微型抗滑桩组合加固结构,包括地面和抗滑桩,所述地面的顶部开设有凹槽,且凹槽设置有若干个,所述凹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安装筒,所述安装筒的内侧放置有安装框,所述安装筒内腔两侧的上部均开设有缓冲槽,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土质边坡微型抗滑桩组合加固结构,包括地面(1)和抗滑桩(2),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1)的顶部开设有凹槽(3),且凹槽(3)设置有若干个,所述凹槽(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安装筒(4),所述安装筒(4)的内侧放置有安装框(5),所述安装筒(4)内腔两侧的上部均开设有缓冲槽(6),所述缓冲槽(6)内腔的上部和下部均开设有第一滑动槽(7),所述第一滑动槽(7)的内部滑动安装有第一滑块(8),两个所述第一滑块(8)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块(9),所述第一限位块(9)远离安装框(5)的一端通过开设开口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10),且第一弹簧(1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缓冲槽(6)的一侧,所述安装框(5)的两侧均开设有与第一限位块(9)相配合使用的活动槽(11),所述活动槽(11)内腔的上部与下部均开设有第二滑动槽(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质边坡微型抗滑桩组合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动槽(12)的内部滑动安装有第二滑块(13),两个所述第二滑块(13)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块(14),所述抗滑桩(2)位于安装框(5)的内侧,所述抗滑桩(2)的两侧均开设有与第二限位块(14)相配合使用的限位口(17),所述安装框(5)内腔的底部通过固定块固定连接有螺纹柱(15),所述抗滑桩(2)的底部开设有与螺纹柱(15)相配合使用的螺纹槽(1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土质边坡微型抗滑桩组合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滑桩(2)的内部开设有与限位口(17)相连通的转动槽(18),所述抗滑桩(2)的顶端通过开设开口转动连接有转动柱(19),所述转动柱(19)的底端延伸至转动槽(18)的内部并通过轴承件转动连接于转动槽(18)内腔的底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土质边坡微型抗滑桩组合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槽(18)的两侧且位于转动槽(18)的内部均开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幸发关永莹郭彬荣王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