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周光LED灯丝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62570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0 09: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周光LED灯丝灯,包括密封相连的灯罩和灯座,所述灯罩内设有与灯座固定连接的芯柱;所述芯柱靠近灯座的一端连接有底部支架,芯柱远离灯座的一端连接有顶部环形架;底部支架和顶部环形架之间连接有若干侧向灯丝,所述顶部环形架上设置有顶部光源组,所述顶部光源组包括若干顶部灯丝。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灯内部灯芯结构的改进,增加了顶部光源组来弥补灯顶端位置发光不足的问题,使得灯各个发光角度的光强分布更均匀。光角度的光强分布更均匀。光角度的光强分布更均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周光LED灯丝灯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照明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全周光LED灯丝灯。

技术介绍

[0002]LED灯丝灯是一种用于替代传统照明灯具的灯泡,以往LED光源要达到一定的光照度和光照面积,需加装透镜之类的光学器件,这样会影响光照效果,而LED灯丝灯实现了360
°
全角度、大角度发光且不需加透镜,实现立体光源,带来前所未有的照明体验。
[0003]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一种LED灯丝组件”,其公开号为CN213872266U,公开日期为2021

08

03,包括灯头,所述灯头的外壁底端连接有接电片,且灯头的内部开设有连接槽,所述灯头的内部位于连接槽的底端设置有限位块,且限位块的顶端开设有多个限位孔,所述限位块的内部设置有导电柱,且限位块的内部位于导电柱的两侧设置有一号接电柱,所述连接槽的内部连接有连接柱,且连接柱的底端连接有两个二号导电柱,所述连接柱的顶端连接有两个导电片,且连接柱的外壁开设有多组限位槽。该技术通过设置限位块、限位孔、连接槽、连接柱、限位杆、限位球等实现灯丝的便于拼装功能,从而提高灯丝与灯座的拼接速度,由此加快其拼装效率和生产效率。但是该技术中的多组灯丝仍然是沿竖向延伸,大部分光都是朝向外侧四周发出,而从灯顶部发出的光却很少,因此会使得灯在各个发光角度的亮度存在明显差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LED灯丝灯光强分布不均匀,靠近灯顶端位置发光强度偏弱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全周光LED灯丝灯,通过对灯内部灯芯结构的改进,增加了顶部光源组来弥补灯顶端位置发光不足的问题,使得光强分布更均匀。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全周光LED灯丝灯,包括密封相连的灯罩和灯座,所述灯罩内设有与灯座固定连接的芯柱;所述芯柱靠近灯座的一端连接有底部支架,芯柱远离灯座的一端连接有顶部环形架;底部支架和顶部环形架之间连接有若干侧向灯丝,所述顶部环形架上设置有顶部光源组,所述顶部光源组包括若干顶部灯丝。
[0006]本专利技术中侧向灯丝向四周侧向发光,顶部光源组则是从灯的顶部向外发光,弥补了侧向灯丝在灯顶部发光强度不足的问题,使得光照分布更加均匀;本专利技术中的底部支架和顶部环形架都是导电的,从而可以和侧向灯丝以及顶部光源组内的顶部灯丝组成回路进行发光;在密封的灯罩内可以是真空的或者填充惰性气体,灯罩内部靠近灯座的底部涂有反光层,可以将射向灯罩底部的光反射从灯的顶部射出,增强灯顶部的光照强度,使得灯丝灯在各个发光角度的亮度更均匀。
[0007]作为优选,所述顶部环形架包括相对于芯柱对称的第一半环支架和第二半环支架,第一半环支架和第二半环支架不相连;所述底部支架包括相对于芯柱对称的第三半环支架和第四半环支架,第三半环支架和第四半环支架不相连;第一半环支架和第三半环支
架之间连接有若干侧向灯丝,第二半环支架和第四半环支架之间连接有若干侧向灯丝。
[0008]本专利技术中顶部环形支架和底部支架都是一分为二的,顶部环形支架和底部支架都通过导电的连接支架和芯柱连接,同时顶部环形支架所在平面和底部支架所在平面相互平行;第一半环支架的对称轴与第三半环支架的对称轴的夹角可以是0度到180度之间的任意值。
[0009]作为优选,所述顶部环形架为正圆环或正多边形;所述底部支架为正圆环或正多边形或由芯柱向四周辐射分布的金属导丝支撑架。本专利技术中环形架为正圆环或者正多边形更具有对称美。
[0010]作为优选,所述侧向灯丝与顶部环形架相连接的接触点按环形阵列设置;所述侧向灯丝与底部支架相连接的接触点按环形阵列设置。本专利技术中侧向灯丝与顶部环形架和底部支架的连接点都按照环形阵列设置,可以保证侧向灯丝环绕芯柱等间隔设置,使得灯丝向四周发射的光更加均匀。
[0011]作为优选,所述顶部光源组包括两端都连接在第一半环支架上的第一固定架和两端都连接在第二半环支架上的第二固定架,所述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平行设置,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之间连接有若干顶部灯丝。
[0012]本专利技术中的顶部光源组存在多种外形结构,其中一种是以平行设置的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来固定顶部灯丝,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都是导电的;此时芯柱最远离灯座的一端被顶部光源组所覆盖,可以充分利用灯顶部面积空间设置顶部灯丝,增强光照强度。
[0013]作为优选,所述顶部光源组还包括两个穿过芯柱顶部并固定在芯柱上的弯折架,第一弯折架和第二弯折架组成X形,第一弯折架的两个长边固定在第一半环支架上,并相对第一半环支架的对称轴对称;第二弯折架的两个长边固定在第二半环支架上,并相对第二半环支架的对称轴对称;第一弯折架和第二弯折架两侧连接有顶部灯丝。
[0014]本专利技术中还有一种顶部光源组的外形结构为上述光源组的衍生结构,是去掉第一半环支架和第二半环支架的交叉结构,从芯柱的轴向看两个弯折架的四条长边呈X型,两个弯折架穿过芯柱并连接固定,可以使得顶部光源组更稳定牢固。
[0015]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半环支架和第四半环支架同时与灯丝灯的第二电极相连;所述第二半环支架和第三半环支架同时与灯丝灯的第一电极相连。
[0016]本专利技术中将第一半环支架和第四半环支架与第一电极连接,第二半环支架和第三半环支架与第二电极连接,这种连接方式可以使得灯丝灯上的所有灯丝都是并联连接在两个电极之间的,因此即使有部分顶部灯丝或侧向灯丝发生故障断开也不会影响其他灯丝发光工作。
[0017]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对灯内部灯芯结构的改进,增加了顶部光源组来弥补灯顶端位置发光不足的问题,使得灯丝灯各个发光角度的光强分布更均匀;通过对不同支架与第一电极或第二电极的连接设计,使得灯丝灯内的所有灯丝都并联在两个电极之间,部分灯丝的故障问题不会影响其他灯丝的发光工作。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专利技术灯丝灯的示意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的灯丝灯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的顶部光源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第二个实施例中的顶部光源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第三个实施例中的顶部光源组示意图;图中:1、顶部灯丝;21、第一固定架;22、第二固定架;3、顶部环形架;31、第一半环支架;32、第二半环支架;41、第一连接架;42、第二连接架;43、第三连接架;44、第四连接架;5、侧向灯丝;6、芯柱;71、第一弯折架;72、第二弯折架;8、底部支架;81、第三半环支架;82、第四半环支架;9、灯座;91、第一电极;92、第二电极;10、灯罩。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
[0020]如图1所示,一种全周光LED灯丝灯,包括密封相连的灯罩10和灯座9,灯罩内设有与灯座固定连接的芯柱6;芯柱靠近灯座的一端连接有底部支架8,芯柱远离灯座的一端连接有顶部环形架3;底部支架和顶部环形架之间连接有若干侧向灯丝5,顶部环形架上设置有顶部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周光LED灯丝灯,其特征在于,包括密封相连的灯罩(10)和灯座(9),所述灯罩(10)内设有与灯座(9)固定连接的芯柱(6);所述芯柱(6)靠近灯座(9)的一端连接有底部支架(8),芯柱(6)远离灯座(9)的一端连接有顶部环形架(3);底部支架(8)和顶部环形架(3)之间连接有若干侧向灯丝(5),所述顶部环形架(3)上设置有顶部光源组,所述顶部光源组包括若干顶部灯丝(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周光LED灯丝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环形架(3)包括相对于芯柱对称的第一半环支架(31)和第二半环支架(32),第一半环支架(31)和第二半环支架(32)不相连;所述底部支架(8)包括相对于芯柱对称的第三半环支架(81)和第四半环支架(82),第三半环支架(81)和第四半环支架(82)不相连;第一半环支架(31)和第三半环支架(81)之间连接有若干侧向灯丝(5),第二半环支架(32)和第四半环支架(82)之间连接有若干侧向灯丝(5)。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全周光LED灯丝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环形架(3)为正圆环或正多边形;所述底部支架(8)为正圆环、正多边形或分布式金属导丝支撑架。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全周光LED灯丝灯,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向灯丝(5)与顶部环形架(3)相连接的接触点按环形阵列设置;所述侧向灯丝(5)与底部支架(8)相连接的接触点按环形阵列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周光LED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庆蓉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凯耀照明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