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AI技术的智能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62163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0 09: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座椅领域的一种基于AI技术的智能座椅,包括箱体,箱体的内部设置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的顶部固定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竖板,竖板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的左端延伸至竖板的外部并固定连接有背靠,背靠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海绵,竖板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控制器,竖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距离感应器,箱体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摄像头,摄像头、距离感应器和电动推杆均与控制器电连接,升降机构包括电机、第一齿盘、第二齿盘、螺杆、活动块、横板、支撑柱和连接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的智能座椅无法根据使用者的使用需求进行相应的调整,降低了智能座椅的适用性,不利于人们使用的问题。不利于人们使用的问题。不利于人们使用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AI技术的智能座椅


[0001]本技术涉及座椅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AI技术的智能座椅。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中对产品带来的体验感越来越看重,作为日常生活中重要家具的座椅种类也越来越多,人们在选购座椅时首先考虑的就是座椅的舒适程度,但是由于不同身高的使用者的坐姿高度不同,批量化生产的座椅带给不同的人就会有不同的舒适度,因此,需要智能座椅来满足不同的人群。
[0003]现有的智能座椅无法根据使用者的使用需求进行相应的调整,降低了智能座椅的适用性,不利于人们使用,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基于AI技术的智能座椅,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AI技术的智能座椅,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AI技术的智能座椅,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的顶部固定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竖板,所述竖板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左端延伸至竖板的外部并固定连接有背靠,所述背靠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海绵,所述竖板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控制器,所述竖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距离感应器,所述箱体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摄像头,所述摄像头、距离感应器和电动推杆均与控制器电连接。
[0006]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电机、第一齿盘、第二齿盘、螺杆、活动块、横板、支撑柱和连接板,所述电机的底部与箱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的顶部通过转轴与第一齿盘的内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齿盘的两侧均与第二齿盘的一侧啮合,所述第二齿盘的内部与螺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螺杆的两端均通过轴承与箱体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活动块的内部与螺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所述横板的两侧均与活动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横板的顶部与支撑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的另一端延伸至箱体的外部并与连接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的顶部与支撑板的底部活动连接,所述电机与控制器电连接。
[0007]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板的底部螺纹连接有螺栓,所述螺栓与支撑板螺纹连接。
[0008]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箱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车轮。
[0009]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箱体的正面通过铰链铰接有箱门,所述箱门的径向剖面形状为长方形。
[0010]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扶手,所述扶手
的一侧与竖板的一侧固定连接。
[0011]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箱体的顶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部与支撑柱的表面活动连接。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1、本技术中,通过设置升降机构,能够对座椅的高度进行调节,方便不同身高的人群使用,通过电动推杆带动背靠和海绵移动,能够对使用者的后背进行支撑,提高使用者的舒适性,且能够对海绵的位置进行调节,通过设置距离感应器,能够对使用者的位置进行感应,方便控制器进一步进行工作,通过设置摄像头,能够对使用者的腿部进行监测,方便控制器根据使用者的高度对座椅的高度进行调整,解决了现有的智能座椅无法根据使用者的使用需求进行相应的调整,降低了智能座椅的适用性,不利于人们使用的问题。
[0014]2、本技术中,通过电机带动第一齿盘、第二齿盘和螺杆转动,螺杆带动活动块、横板、支撑柱和连接板移动,能够对支撑板的高度进行调节,方便不同身高的使用者使用,使用者拧动螺栓,能够对支撑板进行拆卸或固定,将车轮安装在底板的表面,能够使箱体进行移动,工作人员打开箱门,能够对箱体的内部进行检修和维护,将扶手安装固定后,能够对使用者进行一定程度的防护,将通孔开设在箱体的顶部,能够对支撑柱的活动范围进行限制。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结构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结构的剖视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结构图2中A的结构放大图。
[0018]图中:1、箱体;2、升降机构;21、电机;22、第一齿盘;23、第二齿盘;24、螺杆;25、活动块;26、横板;27、支撑柱;28、连接板;3、支撑板;4、竖板;5、电动推杆;6、背靠;7、海绵;8、控制器;9、距离感应器;10、摄像头;11、螺栓;12、底板;13、车轮;14、箱门;15、扶手;16、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请参阅图1~3,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基于AI技术的智能座椅,包括箱体1,箱体1的内部设置有升降机构2,升降机构2的顶部固定设置有支撑板3,支撑板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竖板4,竖板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5,电动推杆5的左端延伸至竖板4的外部并固定连接有背靠6,背靠6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海绵7,竖板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控制器8,竖板4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距离感应器9,箱体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摄像头10,摄像头10、距离感应器9和电动推杆5均与控制器8电连接,距离感应器9可选用D204或D203红外感应传感器,摄像头10可选用GC5004型号,控制器8可选用TPC8

8TD型号。
[0021]通过设置升降机构2,能够对座椅的高度进行调节,方便不同身高的人群使用,通
过电动推杆5带动背靠6和海绵7移动,能够对使用者的后背进行支撑,提高使用者的舒适性,且能够对海绵7的位置进行调节,通过设置距离感应器9,能够对使用者的位置进行感应,方便控制器8进一步进行工作,通过设置摄像头10,能够对使用者的腿部进行监测,通过控制器8与电动推杆5和电机21的电连接,方便控制器8通过现有的距离信息和身高信息的算法技术根据使用者的高度对座椅的高度进行调整,解决了现有的智能座椅无法根据使用者的使用需求进行相应的调整,降低了智能座椅的适用性,不利于人们使用的问题。
[0022]在本实施例中,升降机构2包括电机21、第一齿盘22、第二齿盘23、螺杆24、活动块25、横板26、支撑柱27和连接板28,电机21的底部与箱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电机21的顶部通过转轴与第一齿盘22的内部固定连接,第一齿盘22的两侧均与第二齿盘23的一侧啮合,第二齿盘23的内部与螺杆24的表面固定连接,螺杆24的两端均通过轴承与箱体1的内壁活动连接,活动块25的内部与螺杆24的表面螺纹连接,横板26的两侧均与活动块25的一侧固定连接,横板26的顶部与支撑柱27的一端固定连接,支撑柱27的另一端延伸至箱体1的外部并与连接板28的底部固定连接,连接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AI技术的智能座椅,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内部设置有升降机构(2),所述升降机构(2)的顶部固定设置有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竖板(4),所述竖板(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5),所述电动推杆(5)的左端延伸至竖板(4)的外部并固定连接有背靠(6),所述背靠(6)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海绵(7),所述竖板(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控制器(8),所述竖板(4)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距离感应器(9),所述箱体(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摄像头(10),所述摄像头(10)、距离感应器(9)和电动推杆(5)均与控制器(8)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AI技术的智能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2)包括电机(21)、第一齿盘(22)、第二齿盘(23)、螺杆(24)、活动块(25)、横板(26)、支撑柱(27)和连接板(28),所述电机(21)的底部与箱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所述电机(21)的顶部通过转轴与第一齿盘(22)的内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齿盘(22)的两侧均与第二齿盘(23)的一侧啮合,所述第二齿盘(23)的内部与螺杆(24)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螺杆(24)的两端均通过轴承与箱体(1)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活动块(25)的内部与螺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心亮刘小龙郑宁佳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中锦空间艺术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