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棚用深层土壤蓄放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62131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0 09: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大棚用深层土壤蓄放热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进气管道、换热管道和出气管道,进气管道通过换热管道与出气管道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在冬季显著提高室内地温和气温,降低空气湿度,还可以在夏季进行降温,可以实现棚内作物周年低碳生产。以实现棚内作物周年低碳生产。以实现棚内作物周年低碳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棚用深层土壤蓄放热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农业设施
,具体涉及一种大棚用深层土壤蓄放热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是我国生产新鲜蔬菜的主要设施,不仅解决了北方地区冬季吃菜难的问题,也大幅度提高了南北方蔬菜水果的产量,带动了良好而社会经济效益,让更多的农民发家致富。现在也出现大跨度日光温室、大跨度大棚和大跨度非对称大棚改善了之前结构的很多缺陷,但现有仍然存在一下弊端:
[0003]1)现有日光温室由于后墙高度过高,导致遮光,温室与温室之间间距很大,浪费土地,土地利用率仍然不高。
[0004]2)日光温室建造成本高,墙体结构始终占有很大比重。
[0005]3)大棚和日光温室通风形式易形成水包,影响结构和室内作物生长。
[0006]4)大棚结构较日光温室抗风雪荷载能力弱,易出现结构脆弱点。
[0007]5)没有额外的增温降温装置,影响室内作物生长。

技术实现思路

[0008]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大棚用深层土壤蓄放热装置,解决现有日光温室存在的大棚温度性能差、抗风雪荷载能力弱和易形成水包等缺点。
[0009]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为一种大棚用深层土壤蓄放热装置,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蓄放热装置包括进气管道、换热管道和出气管道,进气管道通过换热管道与出气管道连接。
[0010]进一步的,蓄放热装置还包括大棚独立柱,进气管道固定于大棚独立柱上。
[0011]进一步的,蓄放热装置还包括鼓风机,鼓风机与进气管道的进气口连接。
[0012]进一步的,鼓风机位于大棚顶部脊高下方50—100cm位置处。
[0013]进一步的,换热管道为水平换热管道。
[0014]进一步的,换热管道呈S型,蜿蜒式排布。
[0015]进一步的,换热管道埋于大棚下方的土壤中。
[0016]进一步的,换热管道埋深深度2—4m。
[0017]进一步的,出气管道位于种植行内,出气管道的出气口高度与作物冠层高度一致,直接作用于作物,保证作物的正常生长条件。
[0018]进一步的,换热管道长度根据大棚采暖负荷确定,保证单套装置运行平均效率在85%以上。
[0019]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大棚用深层土壤蓄放热装置,在大棚内部设置多套深层土壤蓄放热装置,该套装置包括鼓风机、进气管道、换热管道和出气管道,在大跨度非对称大棚的地下每隔6m埋设一套深层土壤蓄放热系统,进气管道固定于大棚独立柱处,进气口连
接的鼓风机位于大棚顶部脊高下方50~100cm位置处,换热管道埋深深度2~4m,呈蜿蜒式排布,长度根据大棚采暖负荷确定,保证单套装置运行平均效率在85%以上,出气管道位于种植行内,出气管道的出气口高度与作物冠层高度一致,可以在冬季显著提高室内地温和气温,降低空气湿度,还可以在夏季进行降温,可以实现棚内作物周年低碳生产,相比较于传统日光温室,又显著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降低建造成本。因此,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20]1)室内每隔6m增设一套深层土壤蓄放热系统,辅助进行冬季增温和夏季降温,能够实现周年低碳生产。
[0021]2)本技术科学合理的确定了大棚用深层土壤蓄放热装置的建造参数,使用寿命长,造价低廉,能够实现蔬菜增产增收。
[0022]3)本技术可以根据温控、时控等控制策略运行。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技术的应用示意图。
[0025]附图标记如下:
[0026]1、鼓风机;2、进气管道;3、换热管道;4、出气管道;5、深层土壤;6、出气口;7、独立柱;8、脊高;9、拱架上弦;10、拱架下弦;11、独立柱基础。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总体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8]参见图1,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结构包括鼓风机1、进气管道2、换热管道3和出气管道4,鼓风机1与进气管道2的进气口连接,进气管道2通过换热管道3与出气管道2连接。进气管道2固定于大棚独立柱上。鼓风机1位于大棚顶部脊高下方50—100cm位置处。换热管道3为水平换热管道,呈S型,蜿蜒式排布,并埋于大棚下方的土壤中,换热管道3埋深深度2—4m为佳。出气管道4位于种植行内,出气管道4的出气口高度与作物冠层高度一致,直接作用于作物,保证作物的正常生长条件。换热管道3长度根据大棚采暖负荷确定。
[0029]参见图2,在本技术的较佳应用实施例中,是应用于大跨度非对称大棚中,大跨度非对称大棚中拱架上弦9、拱架下弦10均采用DN25镀锌圆管,用双梁卡焊接连接,拱架上弦9的跨度小于拱架下弦10的跨度,整体拱架通过独立柱7连接到独立柱基础11上,温室内设置多套深层土壤蓄放热装置,深层土壤蓄放热装置包括鼓风机1、进气管道2、换热管道3和出气管道4,在大跨度非对称大棚的地下每隔6m埋设一套深层土壤蓄放热装置,进气管道2固定于大棚独立柱7处,进气管道2的进气口连接的鼓风机1位于大棚顶部脊高8下方50—100cm位置处,换热管道3呈S型,蜿蜒式排布,长度根据大棚采暖负荷确定,保证单套装置运行平均效率在85%以上,埋设于深层土壤5下,埋深深度2—4m;出气管道4位于种植行内,出气管道4的出气口6高度与作物冠层高度一致,置换出的热量直接作用于作物。
[0030]本
技术实现思路
及上述实施例中未具体叙述的
技术实现思路
同现有技术。
[0031]以上,仅为本技术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公开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本技术公开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棚用深层土壤蓄放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放热装置包括进气管道、换热管道和出气管道,所述进气管道通过换热管道与出气管道连接,所述蓄放热装置还包括大棚独立柱,所述进气管道固定于大棚独立柱上,所述换热管道呈S型排布,所述换热管道埋于大棚下方的土壤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棚用深层土壤蓄放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道埋深深度2—4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棚用深层土壤蓄放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管道位于种植行内,所述出气管道的出气口高度与作物冠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明肖金鑫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