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耐磨耐溶剂氟碳涂料及其应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62116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0 09: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耐磨耐溶剂氟碳涂料及其应用方法,该氟碳涂料包括以下组分:非溶解性氟碳树脂、羟基丙烯酸树脂、无机耐磨添加剂、固化剂、有机溶剂,非溶解性氟碳树脂不溶于有机溶剂,羟基丙烯酸树脂溶于有机溶剂。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配方和工艺创新,以非可溶性氟树脂为主体,与有机溶剂混合研磨形成悬浮液,保证粒径足够小,通过高温熔融固化成膜,涂覆膜的耐溶剂性能更好,明显区别于现有技术中可溶性氟树脂反应成膜机理,且引入无机耐磨添加剂,在满足耐候性和粘接力要求的基础上,显著提高了氟碳涂覆膜的耐磨性能与耐溶剂性能,从而能够满足背板及光伏组件等在大多数气候条件下的应用,还可以作为光伏组件的透明前板材料,通用性更强。通用性更强。通用性更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耐磨耐溶剂氟碳涂料及其应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涂料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耐磨耐溶剂氟碳涂料及其应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光伏组件的推广使用,氟碳涂层背板因具备良好的耐候性、良好的粘接力和高性价比等优点在光伏组件上得到广泛的应用。
[0003]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号CN 109735177 A,专利名称为一种太阳能电池背板用涂料,公开了:所述涂料包含氟碳树脂、丙烯酸树脂、颜料、助剂、溶剂以及异氰酸酯固化剂;所述氟碳树脂的质量百分含量9.2

14.4%,所述丙烯酸树脂3.6

9.2%、颜料的质量百分含量20.5

25.3%,溶剂的质量百分含量为37.6

48.1%,所述助剂的质量百分含量0.6

1%,所述氟碳树脂、丙烯酸树脂中的羟基之和与固化剂中异氰酸根的摩尔比为0.8

1.6,所述各组分之和满足100%的含量要求。上述专利是基于可溶性氟碳树脂化学交联成膜机理,丙烯酸树脂中含有羟基,可与固化剂中的异氰酸酯反应,同时氟碳树脂中的羟基也与固化剂反应,在固化剂的交联作用下,氟碳树脂与丙烯酸树脂形成化学键力,保证涂层的层间力良好。
[0004]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号CN 109054531 A,专利名称为一种耐候性透明涂料及其应用,公开了:所述的透明涂料是由氟碳树脂、改性树脂、第一助剂、无机填料、有机溶剂、第二助剂、固化剂、催化剂等按照质量配比100:0

20:0.1

2:0

20:20

120:0.1

40:10

50:0.1

2配置组成。上述专利所使用的氟碳树脂与余下组分预先混合配置成透明涂料,随后涂覆至所需薄膜上,最后经过烘干固化得到光伏背板。
[0005]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两件专利都是基于可溶性氟碳树脂反应成膜机理,但是,氟碳涂层因为溶剂挥发等原因容易造成涂层结构疏松,表面易形成针孔,因而耐磨性和耐溶剂性能显著低于氟膜类背板,限制了此类背板及光伏组件在荒漠和沿海等严苛气候地区的应用。因此,研发一种基于不可溶性氟碳树脂成膜涂料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氟碳涂层的耐磨性和耐溶剂性差等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耐磨耐溶剂氟碳涂料及其应用方法。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8]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耐磨耐溶剂氟碳涂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
[0009]非溶解性氟碳树脂30

90份
[0010]羟基丙烯酸树脂5

40份
[0011]无机耐磨添加剂1

25份
[0012]固化剂0.5

10份
[0013]有机溶剂10

50份
[0014]所述非溶解性氟碳树脂不溶于有机溶剂,所述羟基丙烯酸树脂溶于有机溶剂。
[0015]进一步的,所述氟碳涂料还包括功能助剂,所述功能助剂选自颜料、可溶性氟碳树脂、紫外吸收剂、紫外稳定剂、消泡剂、分散剂、附着力促进剂、催化剂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0016]进一步的,所述非溶解性氟碳树脂采用聚氟乙烯、聚四氟乙烯、聚偏氟乙烯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或含

CH2CHF



CF2CF2‑


CH2CF2‑
结构单元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聚合形成的共聚物。
[0017]进一步的,所述无机耐磨添加剂选自霓霞岩、二氧化硅或三氧化二铝陶瓷微球,平均粒径<2微米。
[0018]进一步的,所述有机溶剂选自乙酸乙酯、乙酸丁酯、碳酸丙烯酯、甲基吡咯烷酮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0019]进一步的,所述固化剂采用异氰酸酯固化剂。
[0020]进一步的,所述颜料选自钛白粉、石墨或其他无机颜料;所述可溶性氟碳树脂选自FEVE氟碳树脂;所述紫外吸收剂选自三嗪类、苯并三唑类中的一种或两种的组合;所述紫外稳定剂选自受阻胺类。
[0021]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耐磨耐溶剂氟碳涂料在光伏组件中的应用。
[0022]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耐磨耐溶剂氟碳涂料在光伏组件中的应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3]步骤一、按重量份数计,将30

90份非溶解性氟碳树脂和部分有机溶剂混合进行研磨,使得树脂粒径<30微米,随后过筛,制得悬浮液;
[0024]步骤二、将5

40份羟基丙烯酸树脂与余下量的有机溶剂混合溶解,随后加入1

25份无机耐磨添加剂,加入步骤一所得悬浮液,混合均匀,制得涂料;
[0025]在加入步骤一所得悬浮液之前选择性加入功能助剂,所述功能助剂选自颜料、可溶性氟碳树脂、紫外吸收剂、紫外稳定剂、消泡剂、分散剂、附着力促进剂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0026]步骤三、在步骤二所得涂料中加入0.5

10份固化剂和催化剂,混合均匀,随后刮涂到光伏组件的背板或前板的基材上,经高温固化成膜。
[0027]一种光伏板,所述光伏板包括光伏组件的背板和/或前板,所述背板和/或前板的基材厚度为100

500微米,所述基材的其中一面或两面设涂覆膜,所述涂覆膜由根据权利要求1

7任一所述的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耐磨耐溶剂氟碳涂料固化后形成,所述涂覆膜的厚度为3

40微米,基材两面的涂覆膜的厚度可相同或不同。
[002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9]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耐磨耐溶剂氟碳涂料及其应用方法,该氟碳涂料包括以下组分:非溶解性氟碳树脂、羟基丙烯酸树脂、无机耐磨添加剂、固化剂、有机溶剂,非溶解性氟碳树脂不溶于有机溶剂,羟基丙烯酸树脂溶于有机溶剂。本专利技术通过配方和工艺创新,以非可溶性氟树脂为主体,与有机溶剂混合研磨形成悬浮液,保证粒径足够细且均匀,通过高温熔融固化成膜,形成结构致密、粘接良好的涂覆膜,明显区别于现有技术中可溶性氟树脂溶解反应成膜机理,且该涂覆膜主树脂本身不溶于溶剂,因而其耐各种化学溶剂性能更好;同时,引入无机耐磨添加剂等,在满足耐候性和粘接力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氟碳涂覆膜的耐磨性能,此外,以非可溶性氟树脂为主体的涂料及涂覆膜,其氟含
量更高,耐候性更好,符合光伏组件更长使用寿命、更低度电成本的要求,还可以作为耐候性要求更高的光伏组件的透明前板材料,通用性更强,因此能够满足背板、前板及光伏组件等在大多数气候条件下,尤其是在沿海、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耐磨耐溶剂氟碳涂料,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非溶解性氟碳树脂30

90份羟基丙烯酸树脂5

40份无机耐磨添加剂1

25份固化剂0.5

10份有机溶剂10

50份所述非溶解性氟碳树脂不溶于有机溶剂,所述羟基丙烯酸树脂溶于有机溶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耐磨耐溶剂氟碳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氟碳涂料还包括功能助剂,所述功能助剂选自颜料、可溶性氟碳树脂、紫外吸收剂、紫外稳定剂、消泡剂、分散剂、附着力促进剂、催化剂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耐磨耐溶剂氟碳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溶解性氟碳树脂采用聚氟乙烯、聚四氟乙烯、聚偏氟乙烯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或含

CH2CHF



CF2CF2‑


CH2CF2‑
结构单元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聚合形成的共聚物。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耐磨耐溶剂氟碳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耐磨添加剂选自霓霞岩、二氧化硅或三氧化二铝陶瓷微球,平均粒径<2微米。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耐磨耐溶剂氟碳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溶剂选自乙酸乙酯、乙酸丁酯、碳酸丙烯酯、甲基吡咯烷酮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耐磨耐溶剂氟碳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剂采用异氰酸酯固化剂。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耐磨耐溶剂氟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红胡瑞霞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顺为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