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体滑坡、崩塌预警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62027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0 09:27
本申请公开了山体滑坡、崩塌预警系统,涉及山体保护相关技术领域,该山体滑坡、崩塌预警系统,包括底座、电源和报警传感器,报警传感器的一侧设置有接头,接头的一侧连接有传感装置,传感装置的内部插接有缆绳,传感装置包括有挡板,挡板的一端与缆绳固定连接,挡板远离缆绳的一侧与接头固定连接,底座的一侧插接有钢体,钢体的内部插接有插锚,插锚的顶部与缆绳固定连接,保护壳的一侧设置有滚筒,缆绳缠绕于滚筒的表面,且缆绳的一端贯穿滚筒插入保护壳的内部,本申请的设计通过报警传感器、缆绳和检测柱的相互配合,提高了传感装置和报警传感器的灵敏度,通过插锚和钢体的配合方便了插锚和防脱架的固定,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山体滑坡、崩塌预警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山体保护相关
,尤其是涉及山体滑坡、崩塌预警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山体滑坡是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具有很强的破坏力,给居住在周 围的人们的生活安全带来很大的威胁。而现有的山体滑坡预警系统大多 由人工干预,预警反应慢。对于人迹罕至的山体,人工干预实现预警难 度较大,很难实现。因此,如何建设一个无需人工干预,自动采集山体 重力加速度信号及时通知居住在周围的人们,是一个重要而迫在眉睫要 解决的问题。
[0003]上述山体滑坡在检测时,传统物联网智能感知终端和管理指挥中心服务器之间的数 据传输的山体滑坡预警系统要借助于电信、联通、移动三大运营商SIM 卡数据流量的模式。如此,借助于传统物联网的山体滑坡预警系统,但是现有的预警系统装置安装密度大,检测效果不明显,导致成本增加,是使用中存在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现有的预警系统装置安装密度大,检测效果不明显,导致成本增加,在使用中存在不便的问题,本申请提供山体滑坡、崩塌预警系统。
[0005]本申请提供山体滑坡、崩塌预警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山体滑坡、崩塌预警系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电源,所述电源的一侧设置有报警传感器,所述报警传感器的一侧设置有接头,所述接头的一侧连接有传感装置,所述传感装置的内部插接有缆绳,所述传感装置包括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一端与所述缆绳固定连接,所述挡板远离所述缆绳的一侧与所述接头固定连接,底座的一侧插接有钢体,所述钢体的内部插接有插锚,所述插锚的顶部与所述缆绳固定连接。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报警传感器、缆绳和检测柱的相互配合,提高了传感装置和报警传感器的灵敏度,通过插锚和钢体的配合方便了插锚和防脱架的固定,提高了工作效率。
[0008]可选的,保护壳的一侧设置有滚筒,所述缆绳缠绕于所述滚筒的表面,且所述缆绳的一端贯穿滚筒插入保护壳的内部。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对滚筒的固定,滚筒的设计方便了缆绳的收紧。
[0010]可选的,所述传感装置的两侧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侧与所述挡板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四周设置有检测柱,所述检测柱与所述报警传感器电性连接。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了滚筒的固定,滚筒的设计方便了缆绳的收紧。
[0012]可选的,所述钢体的内部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套接于所述插锚的表面,所述插锚的中部套接有外螺纹环,所述外螺纹环与所述转轴螺纹连接,所述钢体的一侧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二锥形齿轮,所述第二锥形齿轮与所述转轴的顶部啮合连接。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轴通过与外螺纹环的螺纹连接,使插锚向下移动,方便
插锚插入土地的内部,方便看底座的固定和安装。
[0014]可选的,所述钢体的内部设置有夹板,所述钢体套接于所述转轴的表面。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夹板与钢体固定连接,通过夹板的设计提高了转轴的稳定性 ,减少转轴的晃动。
[0016]可选的,所述插锚的底部铰接有防脱架,所述防脱架的一侧设置有插板,所述插板的两侧开设有倾斜角。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脱架与插锚的铰接,使防脱架插入土地后提高了插锚与土地的稳定性,减少了插锚的晃动,防脱架两侧的倾斜角方便了插板的插入。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
[0019]1、底座放置于山体表面,电机启动通过第二锥形齿轮与第一锥形齿轮之间的相互啮合,使转轴旋转,转轴通过与外螺纹环的啮合连接使插锚上下移动,插锚通过防脱架插入土地内部,防脱架两侧设置的插板和倾斜角方便了防脱架的插入,放置插锚的松动,提高了插锚的稳定性,插锚的顶部连接有缆绳,缆绳缠绕于滚筒的表面后插入保护壳的内部与挡板固定连接,通过缆绳拉动挡板,使挡板的一侧与检测柱接触,使报警传感器发出警报,这样的设计通过报警传感器、缆绳和检测柱的相互配合,提高了传感装置和报警传感器的灵敏度,通过插锚和钢体的配合方便了插锚和防脱架的固定,提高了工作效率。
[0020]2、钢体的内部设置有转轴,转轴套接于插锚的表面,插锚的中部套接有外螺纹环,外螺纹环与转轴螺纹连接,钢体的一侧设置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二锥形齿轮,第二锥形齿轮与转轴的顶部啮合连接,电机通过第二锥形齿轮方便转轴的旋转,转轴通过与外螺纹环的螺纹连接,使插锚向下移动,方便插锚插入土地的内部,方便看底座的固定和安装,钢体的内部设置有夹板,钢体套接于转轴的表面,夹板与钢体固定连接,通过夹板的设计提高了转轴的稳定性 ,减少转轴的晃动。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申请中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申请中的结构剖视示意图;
[0023]图3为本申请中的图2中的A处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申请中的钢体结构示意图。
[0025]附图标记说明:1、底座;11、保护壳;2、电源;21、报警传感器;22、接头;3、缆绳;4、传感装置;41、弹簧;42、挡板;43、检测柱;5、滚筒;6、钢体;61、转轴;62、第一锥形齿轮;63、夹板;7、插锚;71、外螺纹环;8、电机;81、第二锥形齿轮;9、防脱架;91、插板;92、倾斜角。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以下结合附图1

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7]本申请提供以下技术方案,请参阅图1、图2和图3,该山体滑坡、崩塌预警系统,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部设置有电源2,电源2的一侧设置有报警传感器21,报警传感器21的一侧设置有接头22,接头22的一侧连接有传感装置4,传感装置4的内部插接有缆绳3,传感装置4包括有挡板42,挡板42的一端与缆绳3固定连接,挡板42远离缆绳3的一侧与接头22固定连接,传感装置4的两侧设置有弹簧41,弹簧41的一侧与挡板42固定连接,弹簧41的四周设
置有检测柱43,检测柱43与报警传感器21电性连接,弹簧41的设计方便对挡板42进行支撑,挡板42下压与检测柱43固定连接,检测柱43通过报警传感器21的电性连接发出警报。
[0028]请参阅图2、图3和图4,底座1的一侧插接有钢体6,钢体6的内部插接有插锚7,插锚7的顶部与缆绳3固定连接,钢体6的内部设置有转轴61,转轴61套接于插锚7的表面,插锚7的中部套接有外螺纹环71,外螺纹环71与转轴61螺纹连接,钢体6的一侧设置有电机8,电机8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二锥形齿轮81,第二锥形齿轮81与转轴61的顶部啮合连接,电机8通过第二锥形齿轮81方便转轴61的旋转,转轴61通过与外螺纹环71的螺纹连接,使插锚7向下移动,方便插锚7插入土地的内部,方便看底座1的固定和安装,钢体6的内部设置有夹板63,钢体6套接于转轴61的表面,夹板63与钢体6固定连接,通过夹板63的设计提高了转轴61的稳定性 ,减少转轴61的晃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山体滑坡、崩塌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顶部设置有电源(2),所述电源(2)的一侧设置有报警传感器(21),所述报警传感器(21)的一侧设置有接头(22),所述接头(22)的一侧连接有传感装置(4),所述传感装置(4)的内部插接有缆绳(3),所述传感装置(4)包括有挡板(42),所述挡板(42)的一端与所述缆绳(3)固定连接,所述挡板(42)远离所述缆绳(3)的一侧与所述接头(22)固定连接,底座(1)的一侧插接有钢体(6),所述钢体(6)的内部插接有插锚(7),所述插锚(7)的顶部与所述缆绳(3)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体滑坡、崩塌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保护壳(11)的一侧设置有滚筒(5),所述缆绳(3)缠绕于所述滚筒(5)的表面,且所述缆绳(3)的一端贯穿滚筒(5)插入保护壳(11)的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体滑坡、崩塌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装置(4)的两侧设置有弹簧(41),所述弹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瑞艺刘东庆刘铨全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东莞地质工程勘察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