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贵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垃圾分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61800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0 09:24
一种新型垃圾分类装置,解决了现在的垃圾分类装置分类效果差,使用时,垃圾分类效果不理想,不利于进行使用的问题,其包括底部设置的桶体外壳,桶体外壳的顶端设置有防护罩,防护罩内侧顶端的中部安装的摄像头以及摄像头一侧安装的处理器,还包括内桶、倾倒机构和支撑柱,所述桶体外壳的内侧设置有四个内桶,内桶顶端的中部安装有云台,云台的顶端设置有凹型架,凹型架内侧额的顶部通过固定转轴安装有连接块,连接块的顶端安装有承载盘,连接块底端的中部设置有第一凹型块,凹型架内侧的底部设置有倾倒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新颖,构思巧妙,便于对垃圾进行分类,且可将垃圾倾倒到相应的垃圾桶内,便于使用。便于使用。便于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垃圾分类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垃圾分类,具体为一种新型垃圾分类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垃圾分类,一般是指按一定规定或标准将垃圾分类储存、投放和搬运,从而转变成公共资源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一般分为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四类。垃圾分类的目的是提高垃圾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减少垃圾处理量和处理设备的使用,降低处理成本,减少土地资源的消耗,具有社会、经济、生态等几方面的效益。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城镇化不断推进,人口大量集中,废弃物排放量也伴随着此迅速增长,成为城市污染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了我国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而垃圾分类是垃圾得到有效处理的前提。
[0003]现在的垃圾分类装置分类效果差,使用时,垃圾分类效果不理想,不利于进行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垃圾分类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在的垃圾分类装置分类效果差,使用时,垃圾分类效果不理想,不利于进行使用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包括底部设置的桶体外壳,桶体外壳的顶端设置有防护罩,防护罩内侧顶端的中部安装的摄像头以及摄像头一侧安装的处理器,还包括内桶、云台、凹型架、固定转轴、连接块、承载盘、第一凹型块、倾倒机构和支撑柱,所述桶体外壳的内侧设置有四个内桶,内桶顶端的中部安装有云台,云台的顶端设置有凹型架,凹型架内侧额的顶部通过固定转轴安装有连接块,连接块的顶端安装有承载盘,连接块底端的中部设置有第一凹型块,凹型架内侧的底部设置有倾倒机构,第一凹型块的内侧通过转轴安装有支撑柱;
[0006]所述倾倒机构包括壳体、丝杆、导向柱、马达、轴承、移动块、丝孔、导向孔和第二凹型块,壳体固定在第一凹型块的内侧底部,壳体的中部安装有丝杆,丝杆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导向柱,丝杆的一端安装有马达,丝杆和导向柱上设置有移动块,移动块对应丝杆位置处开设有丝孔,移动块顶端的中部设置有第二凹型块。
[0007]优选的,所述丝杆通过轴承与壳体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移动块对应导向柱位置处开设有导向孔。
[0009]优选的,所述支撑柱的底端与第二凹型块通过转轴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支撑柱的两端以及第一凹型块和第二凹型块上均开设有轴孔。
[0011]优选的,所述云台采用三百六十度旋转型云台。
[0012]有益效果:本技术使用时,将需要进行分类的垃圾放置在承载盘上,通过安装的摄像头来采集承载盘上垃圾的图片信息并传递给处理器,通过处理器对信息进行处理,
从而对垃圾进行分类,再通过处理器发送指令给云台,云台转动,云台转动带动凹型架及其上的连接块和承载盘转动至相应的内桶位置处,此时,马达工作,马达工作带动丝杆转动,丝杆转动与移动块上开设的丝孔的配合下,使得移动块在丝杆上向右侧移动,移动块移动推动支撑柱,支撑柱的一端推动第一凹型块,第一凹型块带动连接块绕着固定转轴转动,从而使得承载盘向左侧倾斜,使得承载盘内的垃圾倾倒到相应种类的垃圾桶内,便于对垃圾桶进行分类,有利于使用。
[0013]本技术结构新颖,构思巧妙,便于对垃圾进行分类,且可将垃圾倾倒到相应的垃圾桶内,便于使用。
附图说明
[0014]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5]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本技术凹型架侧视图;
[0018]图4是本技术壳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5是本技术移动块三维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标号:1、桶体外壳;2、防护罩;3、摄像头;4、处理器;5、内桶;6、云台;7、凹型架;8、固定转轴;9、连接块;10、承载盘;11、第一凹型块;12、倾倒机构;121、壳体;122、丝杆;123、导向柱;124、马达;125、轴承;126、移动块;127、丝孔;128、导向孔;129、第二凹型块;13、支撑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1

5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2]实施例一,由图1

5给出,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垃圾分类装置,包括底部设置的桶体外壳1,桶体外壳1的顶端设置有防护罩2,防护罩2内侧顶端的中部安装的摄像头3以及摄像头3一侧安装的处理器4,还包括内桶5、云台6、凹型架7、固定转轴8、连接块9、承载盘10、第一凹型块11、倾倒机构12和支撑柱13,桶体外壳1的内侧设置有四个内桶5,内桶5顶端的中部安装有云台6,云台6的顶端设置有凹型架7,凹型架7内侧额的顶部通过固定转轴8安装有连接块9,连接块9的顶端安装有承载盘10,连接块9底端的中部设置有第一凹型块11,凹型架7内侧的底部设置有倾倒机构12,第一凹型块11的内侧通过转轴安装有支撑柱13;
[0023]倾倒机构12包括壳体121、丝杆122、导向柱123、马达124、轴承125、移动块126、丝孔127、导向孔128和第二凹型块129,壳体121固定在第一凹型块11的内侧底部,壳体121的中部安装有丝杆122,丝杆122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导向柱123,丝杆122的一端安装有马达124,丝杆122和导向柱123上设置有移动块126,移动块126对应丝杆122位置处开设有丝孔127,移动块126顶端的中部设置有第二凹型块129。
[0024]具体使用时:本技术使用时,将需要进行分类的垃圾放置在承载盘10上,通过安装的摄像头3来采集承载盘10上垃圾的图片信息并传递给处理器4,通过处理器4对信息进行处理,从而对垃圾进行分类,再通过处理器4发送指令给云台6,云台6转动,云台6转动
带动凹型架7及其上的连接块9和承载盘10转动至相应的内桶5位置处,此时,马达124工作,马达124工作带动丝杆122转动,丝杆122转动与移动块126上开设的丝孔127的配合下,使得移动块126在丝杆122上向右侧移动,移动块126移动推动支撑柱13,支撑柱13的一端推动第一凹型块11,第一凹型块11带动连接块9绕着固定转轴8转动,从而使得承载盘10向左侧倾斜,使得承载盘10内的垃圾倾倒到相应种类的垃圾桶内,便于对垃圾桶进行分类,有利于使用。
[0025]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新颖,构思巧妙,便于对垃圾进行分类,且可将垃圾倾倒到相应的垃圾桶内,便于使用。
[0026]实施例二
[0027]实施例一中丝杆122安装使用不便,参照图4,作为另一优选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丝杆122通过轴承125与壳体121连接,便于丝杆122的安装使用。
[0028]实施例三
[0029]实施例一中移动块126移动稳定性不足,参照图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垃圾分类装置,包括底部设置的桶体外壳(1),桶体外壳(1)的顶端设置有防护罩(2),防护罩(2)内侧顶端的中部安装的摄像头(3)以及摄像头(3)一侧安装的处理器(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桶(5)、云台(6)、凹型架(7)、固定转轴(8)、连接块(9)、承载盘(10)、第一凹型块(11)、倾倒机构(12)和支撑柱(13),所述桶体外壳(1)的内侧设置有四个内桶(5),内桶(5)顶端的中部安装有云台(6),云台(6)的顶端设置有凹型架(7),凹型架(7)内侧额的顶部通过固定转轴(8)安装有连接块(9),连接块(9)的顶端安装有承载盘(10),连接块(9)底端的中部设置有第一凹型块(11),凹型架(7)内侧的底部设置有倾倒机构(12),第一凹型块(11)的内侧通过转轴安装有支撑柱(13);所述倾倒机构(12)包括壳体(121)、丝杆(122)、导向柱(123)、马达(124)、轴承(125)、移动块(126)、丝孔(127)、导向孔(128)和第二凹型块(129),壳体(121)固定在第一凹型块(11)的内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贵平何志琴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