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的Type-C充电转换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615012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0 09: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子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智能的Typ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的Type

C充电转换电路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配件
,具体是一种智能的Type

C充电转换电路。

技术介绍

[0002]USB Type

C是一种USB接口外形标准,拥有比Type

A及Type

B均小的体积,既可以应用于PC(主设备)又可以应用于外部设备(从设备,如手机)的接口类型。Type

C接口插座端的尺寸约为8.3mmX2.5m纤薄设计;支持从正、反两面均可插入的“正反插”功能,可承受1万次反复插拔;配备Type

C连接器的标准规格连接线可通过3A的电流,同时还支持超出现有USB供电能力的"USB PD”,可以提供最大达100W的电力。
[0003]而对于目前市面上大多数笔记本电脑等电子设备一般采用DC电源实现稳定充电,然而DC电源通常需要外接厚重的适配器,便携性低,另外;外接适配器的发热量大,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为克服上述情况不足,旨在提供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
[0005]一种智能的Type

C充电转换电路,包括Type

C接口、DC接口以及连接于Type

C接口、DC接口之间的转换芯片U1,转换芯片U1采用型号为CH224K的受电协议芯片,转换芯片U1与Type

C接口之间连接有保护电阻R1,转换芯片U1的第8脚为电源输出引脚,该电源输出引脚连接有电阻R2并通过电阻R2与DC接口之间连接有升压电路,升压电路包括连接于电阻R2与DC接口的正极端之间的电感L1,电感L1与DC接口的正极端之间还连接有二极管D2,DC接口的负极端与转换芯片U1的第10脚连接,电感L1的两端接入三极管Q1、三极管Q2。
[0006]进一步的,三极管Q1为PNP型三极管,三极管Q2为NPN型三极管,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入电阻R2余电感L1之间,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有电容C3并通过电容C3接入电感L1与二极管D2之间,三极管Q2的基极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DC接口的负极端连接。
[0007]进一步的,三极管Q2的集电极通过电容C3与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
[0008]进一步的,DC接口的正极端连接有PNP型的三极管Q3,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与DC接口的正极端连接,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三极管Q1的基极之间连接有二极管D1,三极管Q3的基极与DC接口的负极端之间连接有极性二极管D3。
[0009]进一步的,三极管Q3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跨接有电阻R4。
[0010]进一步的,DC接口的正极端与负极端之间连接有电容C4。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取得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采用CH224K受电协议芯片配合升压电路中三极管Q1、三极管Q2实现Type

C接口与DC接口之间的供电转换,实现稳定的高压供电输出,安全性能提高,并且节省了外接适配器的占用空间,便携性提高。
[0012]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4]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转换芯片U1的引脚接线图。
[0015]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的升压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7]请参阅图1~2,一种智能的Type

C充电转换电路,包括Type

C接口、DC接口以及连接于Type

C接口、DC接口之间的转换芯片U1,转换芯片U1采用型号为CH224K的受电协议芯片,转换芯片U1与Type

C接口之间连接有保护电阻R1,转换芯片U1的第8脚为电源输出引脚,该电源输出引脚连接有电阻R2并通过电阻R2与DC接口之间连接有升压电路,升压电路包括连接于电阻R2与DC接口的正极端之间的电感L1,电感L1与DC接口的正极端之间还连接有二极管D2,DC接口的负极端与转换芯片U1的第10脚连接,电感L1的两端接入三极管Q1、三极管Q2。本专利技术采用CH224K受电协议芯片配合升压电路中三极管Q1、三极管Q2实现Type

C接口与DC接口之间的供电转换,实现稳定的高压供电输出,安全性能提高,并且节省了外接适配器的占用空间,便携性提高。
[0018]进一步的,三极管Q1为PNP型三极管,三极管Q2为NPN型三极管,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入电阻R2余电感L1之间,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有电容C3并通过电容C3接入电感L1与二极管D2之间,三极管Q2的基极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DC接口的负极端连接。
[0019]进一步的,三极管Q2的集电极通过电容C3与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
[0020]进一步的,DC接口的正极端连接有PNP型的三极管Q3,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与DC接口的正极端连接,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三极管Q1的基极之间连接有二极管D1,三极管Q3的基极与DC接口的负极端之间连接有极性二极管D3。
[0021]进一步的,三极管Q3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跨接有电阻R4。
[0022]进一步的,DC接口的正极端与负极端之间连接有电容C4。
[0023]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专利技术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的Type

C充电转换电路,包括Type

C接口、DC接口以及连接于Type

C接口、DC接口之间的转换芯片U1,其特征在于,转换芯片U1采用型号为CH224K的受电协议芯片,转换芯片U1与Type

C接口之间连接有保护电阻R1,转换芯片U1的第8脚为电源输出引脚,该电源输出引脚连接有电阻R2并通过电阻R2与DC接口之间连接有升压电路,升压电路包括连接于电阻R2与DC接口的正极端之间的电感L1,电感L1与DC接口的正极端之间还连接有二极管D2,DC接口的负极端与转换芯片U1的第10脚连接,电感L1的两端接入三极管Q1、三极管Q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智能的Type

C充电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三极管Q1为PNP型三极管,三极管Q2为NPN型三极管,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入电阻R2余电感L1之间,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有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孟金姜培王海新高祥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意丰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