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邹涛专利>正文

交替式播种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61098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0 09: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交替式播种机构,涉及播种设备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传送机构、下种管排组件和吸放种排组件;所述吸放种排组件包括转轴、支架、摆动气缸、排杆、摆臂、吸嘴和种盘;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所述支架,所述支架上端设置有所述摆动气缸,所述转轴与所述摆动气缸的输出端固定,所述排杆与所述转轴并列设置,所述摆臂的一端固定于所述转轴,所述摆臂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排杆,吸嘴与所述气道连通,各所述吸嘴与所述下种管对应设置,所述转轴的下方设置所述种盘,所述种盘设置有振动器。通过在下种管组件两侧分别设置吸放种排组件,交替将种盘的种子吸附之后然后投放到下种管内,能够显著提高种子播种的效率。能够显著提高种子播种的效率。能够显著提高种子播种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交替式播种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播种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交替式播种机构。

技术介绍

[0002]育苗的时候,需要在育苗盘内各孔位投放种子,为了提高效率,现在都采用机械播种投放,以提高效率,比如公告号为CN109952837B的专利文献公布了一种多功能蔬菜育苗机及育苗播种方法,通过吸管吸附种子,进行投放,但是该方案在实际工作的时候效率仍然较慢。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交替式播种机构,通过在下种管组件两侧分别设置吸放种排组件,交替将种盘的种子吸附之后然后投放到下种管内,能够显著提高种子播种的效率。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交替式播种机构,包括传送机构、下种管排组件和吸放种排组件;
[0005]所述下种管排组件和吸放种排组件设置于传送机构的上方,所述传送机构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检测育苗盘位置的第一传感器,所述下种管排组件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所述吸放种排组件;
[0006]所述下种管排组件包括若干依次排列的下种管,所述下种管包括上端的进料口和下端的出料口;
[0007]所述吸放种排组件包括转轴、支架、摆动气缸、排杆、摆臂、吸嘴和种盘;
[0008]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所述支架,所述支架上端设置有所述摆动气缸,所述转轴与所述摆动气缸的输出端固定,所述排杆与所述转轴并列设置,所述摆臂的一端固定于所述转轴,所述摆臂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排杆,所述排杆内设置有与气压调节机构连通的气道,所述排杆的侧壁设置有若干吸嘴,所述吸嘴与所述气道连通,各所述吸嘴与所述下种管对应设置,所述转轴的下方设置所述种盘,所述种盘设置有振动器;
[0009]所述摆动气缸分别设有第二传感器和第三传感器,所述第二传感器和第三传感器分别对应吸嘴摆动至种盘和下种管的位置设置。
[0010]使用的时候种子放置在种盘内,通过振动器带动种盘抖动,带动种子跳动。同时吸嘴在摆动气缸的带动下摆动到种盘的上方,气压调节机构对吸嘴提供负压,在负压的带动下,种子抖动跳起经过吸嘴的时候,将被吸附在吸嘴口,然后通过摆动气缸带动吸嘴摆动到下种管的上端,接着通过气压调节机构对吸嘴提供常压或者正压,使种子脱离吸嘴,掉落到下种管内,最后统一通过下种管掉落到下放的育苗盘的孔位。
[0011]下种管组件的两侧分别设置吸放种排组件,可以交替将种子吸附之后投放到下种管内。
[0012]优选地,所述下种管为上粗下细的锥形结构。便于种子更容易进入下种管,同时更
好的从下方排进育苗盘内。
[0013]优选地,各所述下种管固定于横梁,所述横梁的两端固定于支架上。便于固定下种管。
[0014]优选地,所述排杆的侧壁设置有T型槽,所述T型槽内倒挂有所述调节螺栓,所述调节螺栓的端部穿设于所述摆臂的另一端,所述调节螺栓的端部与螺母配合锁紧。通过调节螺栓可以更好的锁紧排杆,同时调松调节螺栓之后,可以改变排杆横向位置。
[0015]优选地,所述摆臂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转轴适配的通孔,所述通孔的侧壁设置有紧固螺栓,所述紧固螺栓的端部抵靠至所述通孔内。可以改变摆臂在转轴上的位置,以便能够稳定的摆动投放到下种管内。
[0016]优选地,所述种盘的盘底设置有若干排渣孔。排渣孔可以将种子内夹杂的杂质筛除去。
[0017]优选地,所述种盘的两端分别通过弹片连接至所述支架。通过弹片可以更便于种盘抖动。
[0018]优选地,所述吸嘴为平头针管结构。便于更好的吸附种子。
[001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0]通过在下种管组件两侧分别设置吸放种排组件,交替将种盘的种子吸附之后然后投放到下种管内,能够显著提高种子播种的效率。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其中五幅,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种盘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下种管的示意图;
[0025]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吸嘴的示意图;
[0026]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支架、转轴和种盘的示意图;
[0027]其中,转轴1、摆动气缸2、支架3、紧固螺栓4、摆臂5、调节螺栓6、螺母7、排杆8、T型槽9、气道10、下种管11、种盘12、振动器13、横梁14、育苗盘15、传送机构16、吸嘴17、弹片18、排渣孔19、第一传感器20。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了加深对本技术的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描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定。
[0029]实施例
[0030]如图1所示,交替式播种机构,包括传送机构16、下种管排组件和吸放种排组件。传送机构16采用传送带结构。
[0031]所述下种管排组件和吸放种排组件设置于传送机构16的上方,所述传送机构16的
两侧分别设置有一检测育苗盘位置的第一传感器20,所述下种管排组件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所述吸放种排组件。
[0032]所述下种管排组件包括若干依次排列的下种管11,所述下种管11包括上端的进料口和下端的出料口。
[0033]所述吸放种排组件包括转轴1、支架3、摆动气缸2、排杆8、摆臂5、吸嘴17和种盘12。
[0034]所述转轴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所述支架3,所述支架3上端设置有所述摆动气缸,所述转轴1与所述摆动气缸2的输出端固定,所述排杆8与所述转轴1并列设置,所述摆臂5的一端固定于所述转轴1,所述摆臂5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排杆8,所述排杆8内设置有与气压调节机构连通的气道10,所述排杆8的侧壁设置有若干吸嘴17,所述吸嘴17与所述气道10连通,各所述吸嘴17与所述下种管11对应设置,所述转轴1的下方设置所述种盘12,所述种盘12设置有振动器13;
[0035]所述摆动气缸2分别设有第二传感器和第三传感器,所述第二传感器和第三传感器分别对应吸嘴17摆动至种盘12和下种管11的位置设置。第二传感器和第三传感器用于控制气压调节机构的吸气或者放气,气压调节机构采用的气泵。
[0036]使用的时候种子放置在种盘12内,通过振动器13带动种盘12抖动,带动种子跳动。同时吸嘴17在摆动气缸2的带动下摆动到种盘12的上方,气压调节机构对吸嘴17提供负压,在负压的带动下,种子抖动跳起经过吸嘴17的时候,将被吸附在吸嘴17口,然后通过摆动气缸2带动吸嘴17摆动到下种管的上端,接着通过气压调节机构对吸嘴17提供常压或者正压,使种子脱离吸嘴17,掉落到下种管11内,最后统一通过下种管11掉落到下放的育苗盘15的孔位。
[00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交替式播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传送机构(16)、下种管排组件和吸放种排组件;所述下种管排组件和吸放种排组件设置于传送机构(16)的上方,所述传送机构(16)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检测育苗盘位置的第一传感器(20),所述下种管排组件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所述吸放种排组件;所述下种管排组件包括若干依次排列的下种管(11),所述下种管(11)包括上端的进料口和下端的出料口;所述吸放种排组件包括转轴(1)、支架(3)、摆动气缸(2)、排杆(8)、摆臂(5)、吸嘴(17)和种盘(12);所述转轴(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所述支架(3),所述支架(3)上端设置有所述摆动气缸(2),所述转轴(1)与所述摆动气缸(2)的输出端固定,所述排杆(8)与所述转轴(1)并列设置,所述摆臂(5)的一端固定于所述转轴(1),所述摆臂(5)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排杆(8),所述排杆(8)内设置有与气压调节机构连通的气道(10),所述排杆(8)的侧壁设置有若干吸嘴(17),所述吸嘴(17)与所述气道(10)连通,各所述吸嘴(17)与所述下种管(11)对应设置,所述转轴(1)的下方设置所述种盘(12),所述种盘(12)设置有振动器(13);所述摆动气缸(2)分别设有第二传感器和第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涛
申请(专利权)人:邹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