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缝处中埋式止水带定位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610200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0 09: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变形缝处中埋式止水带定位结构,包括侧模板、矩形环、第一夹持件,以及第二夹持件;侧模板上设有缝口,缝口朝向止水带的浇筑侧的一端设有容置腔;矩形环靠近侧模板的环边为开口结构,且口部两端分别向远离侧模板的方向弯折延伸,两个弯折延伸段之间具有夹缝,夹缝与缝口平齐;第一夹持件夹装于止水带的浇筑侧边缘,并通过两条钢丝拉线分别与位于矩形环远离侧模板的环边上下两端的两根钢筋连接;第二夹持件夹装于止水带的悬浮侧边缘,并伸出缝口与侧模板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变形缝处中埋式止水带定位结构,能够准确定位并可靠固定中埋式止水带,提高变形缝处的防水效果和施工质量。的防水效果和施工质量。的防水效果和施工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变形缝处中埋式止水带定位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防水结构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变形缝处中埋式止水带定位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混凝土变形缝、伸缩缝等需要采用中埋式橡胶止水带进行防水施工,中埋式橡胶止水带具有以橡胶材料弹性和结构形式来适应混凝土伸缩变形的能力,利用橡胶的高弹性和压缩变形性,在各种载荷下产生弹性形变,从而起到紧固密封的作用,能够有效防止建筑结构漏水、渗水。目前,在进行变形缝施工时,采用对两侧砼体分别浇筑施工的方式,在浇筑过程中需要对橡胶止水带进行定位并固定,在第一侧砼体浇筑时,通过在止水带的浇筑侧边缘穿孔后通过钢丝牵拉在钢筋笼上的方式进行固定,而未浇筑侧的止水带直接裸露悬空,在进行第二侧砼体浇筑时再对该侧的止水带边缘进行穿孔牵拉固定,由于在浇筑过程中需要对止水带区域进行重点振捣,这就会导致止水带的穿孔位置不断受到牵扯,容易造成止水带边缘撕裂,从而导致止水带固定失效,影响止水带的使用寿命,甚至影响防水效果,而且由于第一侧砼体浇筑时止水带需要一半悬空,悬空位置容易在施工过程中受损,且由于悬空侧的止水带会自由下垂弯折,因此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变形缝处中埋式止水带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侧模板,用于直立于混凝土垫层上,所述侧模板上设有适于容纳止水带的悬浮侧的缝口,所述缝口朝向所述止水带的浇筑侧的一端设有容置腔,所述容置腔用于容纳所述止水带的中空筒部;矩形环,为适于套装在浇筑侧砼体的四根成矩形分布的钢筋上的开口环结构,所述矩形环的开口位于靠近所述侧模板的环边上,且开口位置的两端分别向远离所述侧模板的方向弯折延伸,两个弯折延伸段之间具有适于容纳所述止水带的浇筑侧的夹缝,所述夹缝与所述缝口平齐;第一夹持件,夹装于所述止水带的浇筑侧边缘,并通过两条钢丝拉线分别与位于所述矩形环远离所述侧模板的环边上下两端的两根所述钢筋连接;第二夹持件,夹装于所述止水带的悬浮侧边缘,并伸出所述缝口与所述侧模板远离所述矩形环的侧壁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形缝处中埋式止水带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弯折延伸段上均间隔套设有多个限位套,多个所述限位套分别与所述止水带的各个立筋之间的位置一一对应。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形缝处中埋式止水带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套为两个相对设置的半环型套体扣合而成。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形缝处中埋式止水带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件包括:第一U型夹板,口部夹装于所述止水带的浇筑侧边缘,所述第一U型夹板上设有两个分别与两条所述钢丝拉线连接的通孔;第一紧固件,穿设于所述第一U型夹板上,用于向所述第一U型夹板的口部两端施加相互靠近的夹紧力。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形缝处中埋式止水带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U型夹板靠近其口部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群伟邢洪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化学工程第十三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