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线耳机的出入耳检测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608920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0 09:14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耳机的出入耳检测方法及装置,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该方法应用于每个耳机本体,每个耳机本体包括至少一组差分检测通道,每组差分检测通道包括电容检测通道和电容参考通道,每组差分检测通道通过包含的电容检测通道和电容参考通道检测获得电容变化值。然后基于至少一组差分检测通道各自对应的电容变化值,确定耳机本体的出入耳状态。相较于红外检测来说,该方法减少了耳机本体出入耳检测的误检率,降低了耳机的电量消耗,兼顾了功耗、准确度和时效性,也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另外,采用差分检测通道检测电容变化值,屏蔽了外部环境因素对电容值检测的影响,进而提高了无线耳机的出入耳检测的准确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线耳机的出入耳检测方法及装置


[0001]本申请实施例涉及计算机
,尤其涉及一种无线耳机的出入耳检测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用户对耳机等电子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为满足用户对耳机产品的多样化使用需求,无线耳机产品应运而生并不断创新发展。
[0003]为了能够自动感知用户是否入耳佩戴上耳机,以便自动播放、暂停、停止相关音频,相关技术在无线耳机的前腔外表面增加红外线感应器件,通过红外检测原理,实现对无线耳机的出入耳检测功能。然而,上述红外检测方法容易受外部红外光源的干扰以及内部红外光反射的串扰,从而导致出入耳检测的误检率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耳机的出入耳检测方法及装置,用于降低无线耳机的出入耳检测的误检率。
[0005]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耳机的出入耳检测方法,应用于每个耳机本体,每个所述耳机本体包括至少一组差分检测通道,每组差分检测通道包括电容检测通道和电容参考通道,该方法包括:
[0006]针对所述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线耳机的出入耳检测方法,应用于每个耳机本体,每个所述耳机本体包括至少一组差分检测通道,每组差分检测通道包括电容检测通道和电容参考通道,其特征在于,包括:针对所述至少一组差分检测通道,分别执行以下步骤:通过一组差分检测通道中的电容检测通道采集电容检测值,以及通过所述一组差分检测通道中的电容参考通道采集电容参考值;基于所述电容检测值和所述电容参考值,确定所述一组差分检测通道对应的电容变化值;基于所述至少一组差分检测通道各自对应的电容变化值,确定所述耳机本体的出入耳状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至少一组差分检测通道各自对应的电容变化值,确定所述耳机本体的出入耳状态,包括:若所述耳机本体的当前状态为耳外状态,且所述至少一组差分检测通道各自对应的电容变化值,均大于等于相应的目标入耳判决阈值,则判定所述耳机本体入耳,并将所述耳机本体的当前状态切换至耳内状态;若所述耳机本体的当前状态为耳内状态,且所述至少一组差分检测通道各自对应的电容变化值,均小于等于相应的目标出耳判决阈值,则判定所述耳机本体出耳,并将所述耳机本体的当前状态切换至耳外状态。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所述耳机本体的当前状态为耳外状态,且所述至少一组差分检测通道各自对应的电容变化值中,存在至少一个电容变化值小于相应的目标入耳判决阈值,则将所述耳机本体的当前状态保持为耳外状态;若所述耳机本体的当前状态为耳内状态,且所述至少一组差分检测通道各自对应的电容变化值中,存在至少一个电容变化值大于相应的目标出耳判决阈值,则将所述耳机本体的当前状态保持为耳内状态。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入耳判决阈值大于所述目标出耳判决阈值。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针对所述至少一组差分检测通道,分别执行以下步骤:基于耳机盒的开关状态,对采集的一组差分检测通道对应的实际入耳判决阈值进行阈值校准,获得所述一组差分检测通道对应的目标入耳判决阈值;基于所述耳机盒的开关状态,对采集的所述一组差分检测通道对应的实际出耳判决阈值进行阈值校准,获得所述一组差分检测通道对应的目标出耳判决阈值。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耳机盒的开关状态,对采集的所述一组差分检测通道对应的实际入耳判决阈值进行阈值校准,获得所述一组差分检测通道对应的目标入耳判决阈值,包括:在所述耳机盒开盒后的第一预设时长内,基于第一采集频率采集所述一组差分检测通道对应的N个实际入耳判决阈值,并从所述N个实际入耳判决阈值中确定出第一最小判决阈值,N为预设正整数;若所述第一最小判决阈值大于上一次更新的参考入耳判决阈值,且小于上一次更新的
目标入耳判决阈值,则将所述第一最小判决阈值,作为所述一组差分检测通道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内更新的目标入耳判决阈值。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所述第一最小判决阈值小于等于上一次更新的参考入耳判决阈值,或者所述第一最小判决阈值大于等于上一次更新的目标入耳判决阈值,则返回执行基于第一采集频率采集所述一组差分检测通道对应的N个实际入耳判决阈值,并从所述N个实际入耳判决阈值中确定出第一最小判决阈值的步骤。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一最小判决阈值,作为所述一组差分检测通道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内对应的目标入耳判决阈值之后,还包括:从所述N个实际入耳判决阈值中选取的M个实际入耳判决阈值,并确定所述M个实际入耳判决阈值的平均判决阈值,M为小于N的正整数;对所述平均判决阈值进行校准,并采用校准后的平均判决阈值,更新所述参考入耳判决阈值。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勇童伟峰杨光辉齐非凡
申请(专利权)人:恒玄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