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火系统在电缆隧道中的应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60486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0 09: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防火系统在电缆隧道中的应用,所述防火系统包括装配式防火墙体、软性防火衣和防火分隔板,应用时,在与各层电缆相对应位置分别安装各层防火墙,多层防火墙自下至上形成一整体阻断装配式防火墙体,在安装完防火墙体后,对防火墙体两侧的电缆进行涂刷防火涂层,并对隧道内的电缆接头位置进行包覆软性防火衣,在对电缆涂刷防火涂层和包覆防火衣后,进行在各层电缆之间装设防火分隔板。本发明专利技术防火系统在电缆隧道中的应用具有隔火、隔烟、隔热的功能,其防火防爆性能好、防火分隔效果好;且具有拆装和增容方便等优点。且具有拆装和增容方便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火系统在电缆隧道中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缆隧道防火
,具体为一种防火系统在电缆隧道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网的不断发展,电缆隧道的防火问题频发,给电缆隧道的防火防护提出了新的要求。近年来电缆隧道火灾频发,严重影响了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国内目前主要隧道内部每隔一段距离安装一道防火门,或采用阻火包,防火泥进行堆码成防火墙的方式用于电缆隧道的防火。常见的防火门有常开式防火门和常闭式防火门。对于常开式防火门,如果隧道内发生火灾,工作人员很难及时赶到并关闭防火门,火焰将穿过防火门进入电缆隧道的另一段,将会扩大事故的损失,防火门没有发挥出防火的作用。对于常闭式防火门,会造成隧道内通风不良、环境温度增高,更容易发生电缆火灾事故。而阻火包堆码的墙体强度不够,不能载重;吸潮,结构坍塌,虫鼠乱窜,导致火灾来临时防火墙失效;防火泥堆码为水泥墙,其遇高温开裂,不易增容。
[0003]为实现增容需求,提出一种在防火墙上设置有预留增容口的防火墙技术方案,其采用夹心结构防火墙设置,并在防火墙上预留增容口,便于电缆增容,但其在防火墙长时间使用或损毁时,需要整体更换整块防火墙,将整个防火墙丢弃,造成巨大浪费。
[0004]除防火墙的设置外,由于电缆隧道内的电缆种类较多,并且部分铺设不规范,导致电力电缆、动力电缆、高低压电缆排列紧密无序,需要各电缆进行分隔;传统防火分隔形式使用无机防火板材在电缆层间安装分隔,虽然传统的无机防火板为不燃材料,但其仅起到了阻隔上下层火焰穿过的作用,但由于电缆层间距离小,热量的传播导致防火分隔失败;并且在不同厂家无机隔板的烧测实验中,均存在局部受热炸裂的现象。另外,在电缆隧道内,高压与中压电缆混沟现象较为普遍,其中10KV电缆接头较多,由于电缆接头的施工不严谨及老化,导致电缆接头处易产品爆燃。目前,电缆隧道内较多接头采用玻璃钢、不锈钢等材质研制的防火盒防护,两侧缝隙采用传统防火泥填塞;但由于传统防火泥易老化脱落,导致防爆盒不具有严密性,爆燃时,防爆盒仅起到抗冲击作用,无法保证防火的不蔓延性;并且在弯曲位置的电缆接头无法使用硬质防爆盒包裹防护,存在无防护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防火防爆性能好、防火分隔效果好、拆装方便及便于增容的防火系统在电缆隧道中的应用。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7]一种防火系统在电缆隧道中的应用,所述防火系统与预警系统连接,所述预警系统与电厂控制系统连接,所述防火系统包括装配式防火墙体、软性防火衣和防火分隔板,应用时,在与各层电缆相对应位置分别安装各层防火墙,多层防火墙自下至上形成一整体阻断装配式防火墙体,在安装完防火墙体后,对防火墙体两侧的电缆进行涂刷防火涂层,并对隧道内的电缆接头位置进行包覆软性防火衣,在对电缆涂刷防火涂层和包覆防火衣后,进
行在各层电缆之间装设防火分隔板。
[0008]进一步地,所述的防火系统在电缆隧道中的应用,包括以下步骤,S1:确定防火墙体位置,在电缆隧道内,采用激光投线仪进行激光投线,建立防火墙体的横截面;S2:安装支架,在建立的防火墙的横截面处设计和安装多个电缆层间支架和备用层间支架,每层支架均独立设置;S3:安装防火墙体,自下至上在每层支架上依次安装防火墙,多个防火墙一起构成整个防火墙体,每个防火墙由膨胀型防火模块、防火防护板和防火密封胶共同构成,所述膨胀型防火模块安装在支架内,所述防火防护板固定在支架外部,所述防火防护板与支架之间涂有防火密封胶;S4:安装完防火墙后,在防火墙两侧的电缆上涂刷电缆防火涂层;S5:电缆接头防火防爆处理,在电缆接头位置包覆式安装上防火衣,所述防火衣由多条呈间隔并排分布的防火封堵块,以及防火封堵块上下表面的外防火披衣和内防火披衣构成;S6:防火分隔设置,在各相邻电缆之间架设或安装复合高分子材料制备的复合防火板,用于在相邻电缆间实现防火分隔。
[0009]进一步地,所述膨胀型防火模块和防火封堵块均为具有弹性的软性块体。
[0010]进一步地,所述膨胀型防火模块和防火封堵块均为由聚磷酸铵、三聚氰胺、防火剂、硼酸锌、石墨炭层按一定比例的组分配比制备而成的软性方形块体。
[0011]进一步地,所述聚磷酸铵防火材料的密度选取为250kg/m
³
左右,所述聚磷酸铵的弹性模量取为17.67Mpa,屈服强度取为1.0602Mpa,泊松比取为0.02,受拉失效应变取为

0.06。
[0012]进一步地,在与各层电缆相对应的防火墙上开设用于供电缆穿过的电缆安装口;在没有铺设电缆的各层防火墙上开设用于供增容电缆穿过的预留电缆口。
[0013]进一步地,在防火防护板上的预留电缆口处安装预留防火板。
[0014]进一步地,在整个防火墙体的中部制作和安装防火门。
[0015]进一步地,安装防火墙前,在所述膨胀型防火模块、防火防护板与电缆位相对应位置分别开设一条缝隙。
[0016]进一步地,所述外防火披衣和内防火披衣在相邻防火封堵块之间、和四周端部分别通过缝合或粘合方式密封起来,将多个防火封堵块包裹在外防火披衣和内防火披衣内形成整体防火披衣,包裹在电缆上防护电缆。
[0017]本专利技术防火系统在电缆隧道中的应用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第一、易于拆装、便于增容,防火系统主要由装配式防火墙体、软性防火衣以及防火分隔板构成,其中,所述装配式防火墙体由多个防火墙分别安装在与各层电缆相对应位置形成,其采用多个防火墙独立安装形成整体装配式防火墙体,其不仅易于安装,而且在增容、维修或更换电缆时无需大面积拆除,仅需对相应位置的防火墙进行拆装即可,防止大面积拆除对材料的破坏,同时节省了拆装的人工成本;第二、防爆性能好,所述软性防火衣的设置,软性防火衣采用包裹形式,包覆在电缆接头处,火灾时防火衣内部芯材快速膨胀,挤压式将接头周围形成密闭空间,起到抗爆炸
冲击的能力,对电缆接头起到有效的防护;第三、防火分隔效果好,所述防火分隔板采用复合高分子材料制备,其常态下具有绝缘、耐水、耐高低温、高强度、不开裂等性能,遇火时,新型耐候防火板依靠自身的阻燃性能和内部纤维的隔热性能,保证了火焰的不管穿和热量的上下传导,达到真正的防火分隔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防火系统在电缆隧道中的应用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19]本专利技术一非限制实施例,一种防火系统在电缆隧道中的应用,所述防火系统与预警系统连接,所述预警系统与电厂控制系统连接,所述防火系统包括装配式防火墙体、软性防火衣和防火分隔板,应用时,在与各层电缆相对应位置分别安装各层防火墙,多层防火墙自下至上形成一整体阻断装配式防火墙体,在安装完防火墙体后,对防火墙体两侧的电缆进行涂刷防火涂层,并对隧道内的电缆接头位置进行包覆软性防火衣,在对电缆涂刷防火涂层和包覆防火衣后,进行在各层电缆之间装设防火分隔板,防火分隔板采用复合高分子材料板制成。防火系统主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火系统在电缆隧道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火系统包括装配式防火墙体、软性防火衣和防火分隔板,应用时,在与各层电缆相对应位置分别安装各层防火墙,多层防火墙自下至上形成一整体阻断装配式防火墙体,在安装完防火墙体后,对防火墙体两侧的电缆进行涂刷防火涂层,并对隧道内的电缆接头位置进行包覆软性防火衣,在对电缆涂刷防火涂层和包覆防火衣后,进行在各层电缆之间装设防火分隔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火系统在电缆隧道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确定防火墙体位置,在电缆隧道内,采用激光投线仪进行激光投线,建立防火墙体的横截面;S2:安装支架,在建立的防火墙的横截面处设计和安装多个电缆层间支架和备用层间支架,每层支架均独立设置;S3:安装防火墙体,自下至上在每层支架上依次安装防火墙,多个防火墙一起构成整个防火墙体,每个防火墙由膨胀型防火模块、防火防护板和防火密封胶共同构成,所述膨胀型防火模块安装在支架内,所述防火防护板固定在支架外部,所述防火防护板与支架之间涂有防火密封胶;S4:安装完防火墙后,在防火墙两侧的电缆上涂刷电缆防火涂层;S5:电缆接头防火防爆处理,在电缆接头位置包覆式安装上防火衣,所述防火衣由多条呈间隔并排分布的防火封堵块,以及防火封堵块上下表面的外防火披衣和内防火披衣构成;S6:防火分隔设置,在各相邻电缆之间架设或安装复合高分子材料制备的复合防火板,用于在相邻电缆间实现防火分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火系统在电缆隧道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型防火模块和防火封堵块均为具有弹性的软性块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巍巍王占秋刘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标典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