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勘察阶段拟建隧道外水压力监测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60447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0 09: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地质勘察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勘察阶段拟建隧道外水压力监测结构,包括竖向的且下端延伸至拟建隧道断面周边的勘察孔,在勘察孔内设有竖向的安装管,安装管下端延伸至勘察孔内部下端,在安装管内孔下端设有检测探头,检测探头上端具有向上的导线并从安装管上端穿出延伸至勘察孔上端外部与数据采集仪器相连;在安装管下端外圆周面上还设置有膨胀层以使得膨胀层与水接触后能够膨胀并相贴支撑在勘察孔内周壁上;且安装管外圆周面上的且位于膨胀层下方的位置设置有贯穿其壁厚方向设置的透水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能够更加方便检修,能够更好的实现监测构件的重复使用以降低成本的优点。复使用以降低成本的优点。复使用以降低成本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勘察阶段拟建隧道外水压力监测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地质勘察
,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勘察阶段拟建隧道外水压力监测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隧道施工是从岩石力学的观点出发而提出的一种合理的施工方法,是采用喷锚技术、监控量测等并与岩石力学理论构成的一个体系而形成的一种新的工程施工方法。隧道施工前,通常需要对拟建隧道端面周围的隧道外水压力进行勘察和监测以方便通过得到的水压力值分析制定具体的隧道施工方案,从而提高施工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0003]现有的隧道外水压力的监测计算方法可归结为以下五种:折减系数法、理论解析法、解析数值方法、水文地球化学方法和渗流理论分析方法。以上的物种研究方法多基于经验总结和理论研究计算,得出隧道外水压力值与实际的情况往往存在一定的偏差,导致采用上述方法获得的隧道外水压力分析制定的隧道施工方案可靠性差。因此申请人设计了一种基于勘察阶段钻孔内测量隧道外水压力装置,其特点在于,包括竖向的且下端延伸至拟建隧道断面周边的勘察孔,在勘察孔下端设置有扁平柱形结构的盒体,盒体下方设有检测探头,检测探头上端具有向上的导线并从盒体中部具有的让位孔穿出延伸至勘察孔上端外部与数据采集仪器相连;盒体上设有填充注入孔并能够向盒体内注入填充物质以形成密封结构;在盒体上端还连接有承载绳,承载绳上端向上延伸并连接在勘察孔上端;在盒体外圆周面上还设置有膨胀层以使得膨胀层与水接触后能够膨胀并相贴支撑在勘察孔内周壁上;且在勘察孔内的所述盒体上端还注入有混凝土。
[0004]但是上述的装置在使用时可能存在以下缺点:1检测探头在使用过程中存在故障风险,一旦发生故障,很难进行维修和更换;2很难实现检测探头的重复利用,致使每次投入成本高;3结构相对复杂,前期投入以及施工成本更高,在施工过程中还容易对连接在检测探头上的导线造成损害。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怎样提供一种结构更加简单,能够更加方便检修,能够更好的实现监测构件的重复使用以降低成本的基于勘察阶段拟建隧道外水压力监测结构。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勘察阶段拟建隧道外水压力监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竖向的且下端延伸至拟建隧道断面周边的勘察孔,在勘察孔内设有竖向的安装管,安装管下端延伸至勘察孔内部下端,在安装管内孔下端设有检测探头,检测探头上端具有向上的导线并从安装管上端穿出延伸至勘察孔上端外部与数据采集仪器相连;在安装管下端外圆周面上还设置有膨胀层以使得膨胀层与水接触后能够膨胀并相贴支撑在勘察孔内周壁上;且安装管外圆周面上的且位于膨胀层下方的位置设置有贯穿其壁厚方向设置的透水孔;并且在勘察孔内的所述膨胀层上方还注入有混凝土。
[0007]这样,上述的基于勘察阶段拟建隧道外水压力监测结构在施工时,在拟建隧道断面周边施工得到竖向的勘察孔,在安装管下端外圆周面上设置膨胀层,再将安装管竖向向下的深入到勘察孔内,使得安装杆下端的膨胀层与水接触后能够膨胀并相贴支撑在勘察孔内周壁上,之后再在勘察孔内的膨胀层上方还注入有混凝土,等待混凝土具有一定强度后,再将检测探头从安装管上端向下伸入,且使得检测探头位于安装管内孔下端的膨胀层下方的位置;再将连接在检测探头上端的导线与数据采集仪器相连。土体内的水能够从安装管下端具有的透水孔进入到安装管内孔内,检测探头能够检测水位信息并能够方便后续通过水位信息得到拟建隧道外水压力,以方便施工前的监测。上述结构能够方便对检测探头进行维修和更换,能够更好的对故障进行处理;且结构设计更加简单合理。施工投入成本更低,检测探头还能够实现重复利用,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并且检测探头的导线不会存在破坏,使用时更加可靠。
[0008]作为优化,所述膨胀层包括包覆设置在安装管外圆周面上的一层或一层以上的止水胶带。
[0009]这样,膨胀层采用一层或一层以上的止水胶带,止水胶带遇水能够膨胀,在安装管外圆周面与勘察孔内周壁之间形成支撑密封结构,能够方便后续在其上方浇筑混凝土。
[0010]作为优化,所述安装管上端延伸至勘察孔上端面上方。
[0011]这样,使得安装管上端延伸至勘察孔上端面上方,方便浇筑混凝土,能够更好的避免混凝土掉落至安装管内。
[0012]作为优化,在安装管下端设置有端盖板,端盖板上设置有通孔。
[0013]这样,通过在安装管下端设置端盖板,盖板上设置通孔,能够更好的对检测探头进行保护,并且端盖板上设置的通孔能够方便水从下端进入。
[0014]作为优化,所述安装管包括下端的安装管下段和连接固定在安装管下段上端的安装管上段;且使得安装管上段与安装管下段之间呈相互独立设计,在安装管下段上设置有所述透水孔。
[0015]这样,安装管上段和安装管下段之间可以各自加工完成后再连接固定在一起,使得安装管更加方便加工制造。
[0016]作为优化,安装管上段通过焊接连接固定在安装管下段上端。
[0017]这样,两者之间的连接更加简单和可靠。进一步的,安装管下段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在安装管下段上端。
[0018]作为优化,勘察孔延伸至拟建隧道断面两侧或上方。
[0019]这样,勘察孔的布局更加合理。
[0020]作为优化,所述检测探头为水位计。
[0021]这样,检测探头为水位计,能够检测得到水位信息,能够更加方便后续根据水位信息得到压力值。
[0022]综上所述,上述结构具有以下优点:1检测探头能够更加方便从安装管取出完成检修和更换,整个结构能够更好的应对风险;2检测探头能够取出,能够完成重复利用,降低使用成本;3结构更加简单,前期投入以及施工成本更低,在施工过程中,能够更好的避免对导线造成伤害。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是图1中的A位置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需注意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式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6]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基于勘察阶段拟建隧道外水压力监测结构,包括竖向的且下端延伸至拟建隧道1断面周边的勘察孔2,在勘察孔内设有竖向的安装管3,安装管下端延伸至勘察孔内部下端,在安装管内孔下端设有检测探头4,检测探头上端具有向上的导线5并从安装管上端穿出延伸至勘察孔上端外部与数据采集仪器6相连;在安装管下端外圆周面上还设置有膨胀层以使得膨胀层7与水接触后能够膨胀并相贴支撑在勘察孔内周壁上;且安装管外圆周面上的且位于膨胀层下方的位置设置有贯穿其壁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勘察阶段拟建隧道外水压力监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竖向的且下端延伸至拟建隧道断面周边的勘察孔,在勘察孔内设有竖向的安装管,安装管下端延伸至勘察孔内部下端,在安装管内孔下端设有检测探头,检测探头上端具有向上的导线并从安装管上端穿出延伸至勘察孔上端外部与数据采集仪器相连;在安装管下端外圆周面上还设置有膨胀层以使得膨胀层与水接触后能够膨胀并相贴支撑在勘察孔内周壁上;安装管外圆周面上的且位于膨胀层下方的位置设置有贯穿其壁厚方向设置的透水孔;并且在勘察孔内的所述膨胀层上方还注入有混凝土。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勘察阶段拟建隧道外水压力监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层包括包覆设置在安装管外圆周面上的一层或一层以上的止水胶带。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勘察阶段拟建隧道外水压力监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永泽李信臻夏刚陈扬勇张孝伟邓力中马德君刘树林曹伟徐显涛李晓波叶小卫甘翔天金远江叶江耀袁欢张清李开强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南江工程勘察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