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压台区线损异常分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60351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0 09: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线损分析与测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压台区线损异常分析装置,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时间同步模块、拓扑识别模块、智能分析模块和远程通信模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时采集台区各个节点的电压、电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等电路参数,该装置还能够和自动抄表系统的数据集中器和智能电表进行通信,获得集中器及电表里冻结的历史数据,得到线路异常、临时无表用电、窃电等信息。可以智能化的分析现场线损异常,能够快速定位并高效排查现场的各种线损问题,大大提高线损问题排查的效率,节约人力和物力。约人力和物力。约人力和物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压台区线损异常分析装置


[0001]本新型涉及线损分析与测量
,尤其涉及一种低压台区线损异常分析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低压台区线损电量是指变压器出口总表的供电量减去同期所有用户表用电量的总和得到的电量值。由于低压配网是面向最终用户的配电网路,而最终用户的线路形式多样,负载类型复杂,容易出现各种异常情况导致不合理的电量损失,当通过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计算出来的某个台区的线损率超过目标值时,通常就判断该台区线损异常。导致异常有多种原因,包括采集数据不正确、客户档案的户变关系不正确、线路漏电、表外用电等,具体是哪种原因引起的很难确定。目前的方法是首先通过人工借助于用采系统的历史数据进行分析,可以找到一些明显的采集数据不正确、户变关系不正确等问题,但漏电、表外用电等问题就需要到现场排查,目前的排查设备也比较简单,通常就是电压和电流表,由于涉及地域范围大、线路情况复杂,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根据过去的经验,绝大多数的人力没有产生直接价值,因此这样的方法是很不经济的。
[0003]目前低压台区的线损异常分析的流程一般是这样的,首先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根据现场电表采集的各种历史数据进行分析,初步确定线损异常的可能原因,包括户变关系错误、数据采集异常或用电异常,一般户变关系错误和数据采集异常两种问题都可以进一步通过纵向和横向的数据分析找到具体问题点,但用电异常包括线路异常、临时无表用电、窃电等很多种原因,而且有些异常表现是多种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很难从现有用户信息采集系统中的历史数据分析出具体原因和具体位置,因为用采系统的数据都是一段时间(通常是24小时)的累积结果,无法知道产生这个结果的过程中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低压台区线损异常分析装置,可以智能化的分析现场线损异常,能够快速定位并高效排查现场的各种线损问题,大大提高线损问题排查的效率,节约人力和物力。
[0005]为了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低压台区线损异常分析装置,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时间同步模块、拓扑识别模块、智能分析模块和远程通信模块,
[0006]数据采集模块负责实时采集分支节点的电压、电流、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从而记录线路状态的动态变化;
[0007]时间同步模块负责台区所有智能分析模块的对时功能,时间同步模块通过远程通信模块获取后台数据中心服务器的时间;
[0008]拓扑识别模块通过发送电流脉冲确定台区所有分支节点的相互关系;
[0009]智能分析模块用于控制和调度数据采集模块、时间同步模块、拓扑识别模块和远程通信模块;
[0010]远程通信模块与后台数据中心服务器通信,将现场采集的数据和处理后的结果传送到后台数据中心服务器。
[0011]作为本技术的优化方案,低压台区线损异常分析装置还包括本地通信模块,本地通信模块通过RS485接口与台区的集中器或电表连接,从而获取集中器或电表中的历史数据,本地通信模块兼容电力行业DL/T 645和DL/T 698通信协议。
[0012]作为本技术的优化方案,电流脉冲的注入通过光耦和可控硅实现。
[0013]作为本技术的优化方案,远程通信模块为5G公网移动通信系统。
[0014]作为本技术的优化方案,低压台区线损异常分析装置通过开口式电流互感器和鳄鱼夹接入台区的线路。
[0015]本技术具有积极的效果:1)本技术能够实时采集台区各个节点的电压、电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等电路参数,该装置还能够和自动抄表系统的数据集中器和智能电表进行通信,获得集中器及电表里冻结的历史数据,得到线路异常、临时无表用电、窃电等信息;该装置还具备远程无线通信功能,后台数据中心服务器可以对数据进行分析与存储,还能够与手持移动终端进行通信,实现手持移动终端对现场分析装置的功能设定与分析结果的查看;
[0016]2)本装置可以大大提高线损异常排查的效率和定位的准确性,原来人工现场测量的数据简单,无法反应动态过程,测量的数据靠人工记录和分析,现在只要把分析装置安装好了后就可以自动监测各个节点的电能动态变化过程,并自动记录数据,同时进行分析,大大节省了人力和物力。
附图说明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原理框图;
[0019]图2是本技术的现场安装示意图。
[0020]其中:1、数据采集模块,2、时间同步模块,3、拓扑识别模块,4、智能分析模块,5、远程通信模块,6、本地通信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如图1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低压台区线损异常分析装置,安装于台区所有分支节点上,包括数据采集模块1、时间同步模块2、拓扑识别模块3、智能分析模块4和远程通信模块5,
[0022]数据采集模块1负责实时采集分支节点的电压、电流、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从而记录线路状态的动态变化;数据采集模块1采用了和目前智能电能表相同的数据采集芯片组,能够做到分钟级采样频率,把线路状态的动态变化过程记录下来,这样可以提高线损异常分析的准确性,而目前大部分用户电表都只有日冻结电量值,而电量值是累积结果,无法了解线路电压电流的动态变化过程,因此无法根据计量电表的数据准确分析某些线损异常的原因。其中,数据采集模块1符合最新的GB/T17215.321

2021国家标准。
[0023]时间同步模块2负责台区所有智能分析模块4的对时功能,时间同步模块2通过远程通信模块5获取后台数据中心服务器的时间;低压台区线损异常分析装置工作时必须首
先校时,保证同一台区所有低压台区线损异常分析装置的时间和后台数据中心服务器的时间同步,因为线路上的状态变化是瞬时的,尤其是拓扑识别模块3工作时,必须记录各个低压台区线损异常分析装置的收发信号时刻,因此每个测量点的时间必须是同步的。另外,时间同步模块2可以是GPS授时器等。
[0024]拓扑识别模块3通过发送电流脉冲确定台区所有分支节点的相互关系;由于一个台区通常会有多个分支,每个分支又可能有多个下级分支,现场又没有具体线路图,因此台区的拓扑关系未知,这样就无法知道各个测量点的相互关系,也就无法进行相应的计算和分析,因此在正式开始测量前必须首先确定该台区的拓扑关系。拓扑识别模块3采用发送电流脉冲信号的方式,在线路中注入一个过零电流脉冲信号,通过分支箱以及变压器监听过零电流脉冲,在监听到过零电流脉冲的情况下,就确定了与分支的归属关系,遍历所有的分支,过零脉冲信号都汇总到变压器处,即可识别出整个台区的线路拓扑关系,电流脉冲的注入通过光耦和可控硅实现。
[0025]智能分析模块4用于控制和调度数据采集模块1、时间同步模块2、拓扑识别模块3和远程通信模块5;智能分析模块4要由中央处理器、数据存储器和程序存储器组成。
[0026]远程通信模块5与后台数据中心服务器通信,将现场采集的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压台区线损异常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采集模块(1)、时间同步模块(2)、拓扑识别模块(3)、智能分析模块(4)和远程通信模块(5),所述的数据采集模块(1)负责实时采集分支节点的电压、电流、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从而记录线路状态的动态变化;时间同步模块(2)负责台区所有智能分析模块(4)的对时功能,时间同步模块(2)通过远程通信模块(5)获取后台数据中心服务器的时间;拓扑识别模块(3)通过发送电流脉冲确定台区所有分支节点的相互关系;智能分析模块(4)用于控制和调度数据采集模块(1)、时间同步模块(2)、拓扑识别模块(3)和远程通信模块(5);远程通信模块(5)与后台数据中心服务器通信,将现场采集的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宏海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数能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