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韩冬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电气设计用接线端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601181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0 09: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电气设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电气设计用接线端子,包括壳体、导电片和导电杆,所述壳体的内部开设有两组连接孔,且两组连接孔均延伸至壳体的外表面,两组所述连接孔的内壁均开设有挤压槽,所述壳体的内部开设有连通槽,且两组挤压槽通过连通槽相互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两端导线插入至连接孔内后,通过按压压板带动两组挤压块对导线进行挤压,并将两端的导线均挤压至挤压槽内,并通过两组导电片与导电杆实现电路连通,且在两组挤压块对导线挤压时,两组固定杆的端部均弹入到圆孔内,使得两组滑杆的位置得到固定,进而可牢牢地将两端导线进行固定,防止脱离,且无需通过拧螺丝的方法进行连接,大大提高了连接效率。效率。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电气设计用接线端子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电气设计
,具体为一种建筑电气设计用接线端子。

技术介绍

[0002]接线端子就是用于实现电气连接的一种配件产品,本质上就是一段封在绝缘塑料里面的金属片,两端都有孔可以插入导线,用螺丝拧紧或松开,实现通电和断电,随着电子行业的发展,接线端子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多,而且种类也越来越多,如还有五金端子,螺帽端子,弹簧端子等。
[0003]由于现有的接线端子是需要用螺丝刀拧紧螺丝实现连接,故而在实际施工时会消耗较多的时间,工作效率较低,且现有的接线端子密封性较差,在连接导线过后,灰尘或水容易通过导线连接孔进入到内部,致使线路短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电气设计用接线端子,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接线端子连接效率较低,且防水防尘效果较差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电气设计用接线端子,包括壳体、导电片和导电杆,壳体的内部开设有两组连接孔,且两组连接孔均延伸至壳体的外表面,两组连接孔的内壁均开设有挤压槽,壳体的内部开设有连通槽,且两组挤压槽通过连通槽相互连通,两组挤压槽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导电片,连通槽的内部设置有导电杆,且导电杆的两端均与两组导电片的外表面固定连接,壳体的内部设置有挤压组件,挤压组件的两侧均设置有固定组件,两组连接孔的内部均开设有凹槽,两组凹槽的内部均设置有密封环;
[0006]挤压组件包括开设在两组连接孔内壁的两组放置槽,两组放置槽的内部均设置有挤压块,两组放置槽的顶壁均开设有贯穿孔,且两组贯穿孔均延伸至壳体的外表面,两组贯穿孔的内部均插设有滑杆,且两组滑杆的底部均与挤压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两组滑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压板。
[0007]由上述方案可见,在向下按压压板时,会同时带动两组挤压块对两端导线进行挤压,并使导线与导电片接触实现电路的连通,并通过与固定组件的配合,能够实现对导线的固定,从而可以实现快速连接的目的,通过密封环的设置,能够对两端导线进行密封,达到防尘防水的目的。
[0008]本实施例中,固定组件包括开设在壳体内部的活动槽,且活动槽与贯穿孔相互连通,活动槽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杆,固定杆的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延长杆,且延长杆的端部穿透过活动槽的内壁延伸至壳体的外侧,延长杆的外表面套设有弹簧A,且弹簧A的一端与活动槽的内壁固定连接,并且弹簧A的另一端与固定杆的侧表面固定连接,滑杆的外表面开设有圆孔;
[0009]由上述方案可见,在压板带动滑杆下降时,当圆孔对准固定杆的端部时,固定杆受
弹簧A弹力的作用会自动弹入圆孔内进行固定。
[0010]本实施例中,壳体的内部开设有安装槽,且安装槽延伸至壳体的外表面,安装槽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伸缩杆,且伸缩杆的顶部与压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伸缩杆的外表面套设有弹簧B;
[0011]由上述方案可见,当两组固定杆的端部均从圆孔内脱离时,压板会受到弹簧B的弹力作用自动向上移动,并使两组挤压块与导线脱离。
[0012]本实施例中,壳体的两侧外表面均固定安装有两组安装块,四组安装块的内部均开设有安装孔;
[0013]由上述方案可见,安装块和安装孔的设置,能够便于将本装置固定安装在物体表面。
[0014]本实施例中,壳体的外表面开设有卡合槽,压板的下表面设置有密封垫;
[0015]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卡合槽和密封垫的配合使用,能够对两组贯穿孔处进行密封,进一步加强本装置的密封效果。
[0016]本实施例中,两组延长杆的端部均黏合有橡胶垫,且两组橡胶垫的外表面均开设有防滑纹;
[0017]由上述方案可见,橡胶垫和防滑纹的设置能够增大摩擦力,防止手在拉动延长杆时出现打滑现象。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9]1、本技术在两端导线插入至连接孔内后,通过按压压板带动两组挤压块对导线进行挤压,并将两端的导线均挤压至挤压槽内,并通过两组导电片与导电杆实现电路连通,且在两组挤压块对导线挤压时,两组固定杆的端部均弹入到圆孔内,使得两组滑杆的位置得到固定,进而可牢牢地将两端导线进行固定,防止脱离,且无需通过拧螺丝的方法进行连接,大大提高了连接效率;
[0020]2、本技术在导线连接过后,随着压板的下移带动密封垫进入卡合槽内,通过密封垫可对两组贯穿孔处进行密封保护,两组密封环可对两组连接孔处进行密封,从而能够起到很好的防水防尘效果。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中固定杆的区域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技术中密封垫的区域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100、壳体;101、连接孔;102、挤压槽;103、连通槽;104、导电片;105、导电杆;200、挤压组件;201、放置槽;202、挤压块;203、贯穿孔;204、滑杆;205、压板;300、固定组件;301、活动槽;302、固定杆;303、延长杆;304、弹簧A;305、圆孔;306、安装槽;307、伸缩杆;308、弹簧B;400、凹槽;401、密封环;500、卡合槽;501、密封垫;600、安装块;601、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
[0028]一种建筑电气设计用接线端子,包括壳体100、导电片104和导电杆105,壳体100的内部开设有两组连接孔101,且两组连接孔101均延伸至壳体100的外表面,两组连接孔101的内壁均开设有挤压槽102,壳体100的内部开设有连通槽103,且两组挤压槽102通过连通槽103相互连通,两组挤压槽102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导电片104,连通槽103的内部设置有导电杆105,且导电杆105的两端均与两组导电片104的外表面固定连接,壳体100的内部设置有挤压组件200,挤压组件200的两侧均设置有固定组件300,两组连接孔101的内部均开设有凹槽400,两组凹槽400的内部均设置有密封环401;
[0029]挤压组件200包括开设在两组连接孔101内壁的两组放置槽201,两组放置槽201的内部均设置有挤压块202,两组放置槽201的顶壁均开设有贯穿孔203,且两组贯穿孔203均延伸至壳体100的外表面,两组贯穿孔203的内部均插设有滑杆204,且两组滑杆204的底部均与挤压块20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两组滑杆20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压板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电气设计用接线端子,包括壳体(100)、导电片(104)和导电杆(105),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0)的内部开设有两组连接孔(101),且两组连接孔(101)均延伸至壳体(100)的外表面,两组所述连接孔(101)的内壁均开设有挤压槽(102),所述壳体(100)的内部开设有连通槽(103),且两组挤压槽(102)通过连通槽(103)相互连通,两组所述挤压槽(102)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导电片(104),所述连通槽(103)的内部设置有导电杆(105),且导电杆(105)的两端均与两组导电片(104)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壳体(100)的内部设置有挤压组件(200),所述挤压组件(200)的两侧均设置有固定组件(300),两组所述连接孔(101)的内部均开设有凹槽(400),两组所述凹槽(400)的内部均设置有密封环(401);所述挤压组件(200)包括开设在两组连接孔(101)内壁的两组放置槽(201),两组所述放置槽(201)的内部均设置有挤压块(202),两组所述放置槽(201)的顶壁均开设有贯穿孔(203),且两组贯穿孔(203)均延伸至壳体(100)的外表面,两组所述贯穿孔(203)的内部均插设有滑杆(204),且两组滑杆(204)的底部均与挤压块(20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两组所述滑杆(20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压板(20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电气设计用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300)包括开设在壳体(100)内部的活动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冬刘泽
申请(专利权)人:韩冬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