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桥梁施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60111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0 09:03
本申请提出一种桥梁施工工艺,包括中跨一端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桥梁施工工艺


[0001]本申请涉及桥梁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桥梁施工工艺。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造桥机具有施工质量好,操作简便,安全,工期短,成本低廉等特点,广泛应用于连续桥梁的施工中,但是对于索拉桥,斜拉索是固定在桥梁的箱梁上,因此需要在箱梁上设置索梁锚固块,在造桥机施工过程中需要考虑有索梁锚固块的浇筑和无索梁锚固块的浇筑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4]为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桥梁施工工艺,通过设置锚固块侧模实现造桥机在施工时索梁锚固块的浇筑,并且通过设置内模横梁模板,能够在箱梁上浇筑与索梁锚固块一体的锚固横梁,提高箱梁的支撑性能。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出的一种桥梁施工工艺,包括:
[0006]在桥梁中跨主墩的两侧设置临时支墩,然后在主墩和临时支墩之间安装托架,对托架进行预压后在托架上浇筑墩顶0号段箱梁;
[0007]拆除托架,在0号段箱梁两侧均安装造桥机并对造桥机进行加载,然后进行浇筑,浇筑后控制造桥机外模上的翼缘模板外移一定距离,并控制锚固块侧模与索梁锚固块脱离,然后将外模整体下降一定距离,解除底平台与箱梁之间的连接,将底平台的后吊杆悬吊在造桥机挂腿上,拆除内模的内模板顶部的内模横梁模板,并将其放置在内模板顶部上,同时拆除妨碍的内模下端模板,收缩内模,控制内模纵梁下降至滚轮梁上,然后控制造桥机走行系统走行,走行至下一箱梁段后,将内模横梁模板、内模下端模板安装,控制造桥机外模、内模和底平台就位,然后进行下一段的浇筑;
[0008]在中跨一端第N号梁段浇筑完成后,拆除造桥机内模横梁模板和内模前端一定距离的模板,然后控制造桥机前移,施工N+1号梁段和N+2号梁段,完成中跨的尾部箱梁段施工;
[0009]进行边跨合拢施工和中跨合拢施工。
[0010]进一步地,所述托架包括:
[0011]安装在主墩的墩身两侧的若干上预埋杆和下预埋杆,所述上预埋杆的一端穿过所述临时支墩后连接有托架水平杆,所述下预埋杆的一端穿过所述临时支墩后与所述托架水平杆远离所述上预埋杆的一端之间连接有托架斜杆;
[0012]所述主墩每侧的若干所述预埋杆之间以及若干托架水平杆之间均连接有若干第一横梁,同时在主墩顶部两侧分别设置一个第二横梁,在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的两端之间连接有边纵梁,在主墩每侧的第一横梁中部之间连接有底桁架。
[0013]进一步地,对所述造桥机进行加载过程中使用造桥机加载装置,所述造桥机加载
装置包括:
[0014]设置在所述底平台上的底平台加载油缸,所述底平台加载油缸的动力端连接有下反力梁;
[0015]反力架,所述反力架固定在箱梁上,所述下反力梁与所述反力架相接;
[0016]设置在所述外模上的外模加载油缸,所述外模加载油缸的动力端连接有上反力梁;
[0017]设置在所述内模上的内模加载油缸,所述内模加载油缸的动力端连接所述上反力梁;
[0018]所述下反力梁和所述上反力梁之间通过锚杆连接固定。
[0019]进一步地,还包括底平台加载梁组件,所述底平台加载梁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平台加载油缸的油缸底座上的底平台加载垫梁,所述底平台加载油缸设置在所述底平台加载垫梁中部;
[0020]设置在所述底平台上的两个相对设置的底平台加载分配梁,所述底平台加载垫梁的两端分别安装在两个所述底平台加载分配梁上,以通过两个所述平台加载分配梁对所述底平台加载垫梁进行支撑。
[0021]进一步地,还包括外模加载梁组件,所述外模加载梁组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外模加载分配梁,两个所述外模加载分配梁设置在所述外模上;
[0022]外模加载垫梁,所述外模加载垫梁的两端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外模加载分配梁上,所述外模加载油缸的油缸缸底固定在所述外模加载分配梁的中部。
[0023]进一步地,还包括内模加载梁组件,所述所述内模加载梁组件包括:
[0024]两个相对设置的内模加载分配梁,两个所述内模加载分配梁设置在所述内模顶部;
[0025]内模加载垫梁,所述内模加载垫梁的两端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内模加载分配梁上,所述内模加载油缸的油缸缸底固定在所述内模加载分配梁的中部。
[0026]进一步地,所述反力架包括:
[0027]两个预埋件,两个所述预埋件固定在所述箱梁的混凝土中;
[0028]水平杆,所述水平杆的一端铰接在两个所述预埋件中位于下方的一个所述预埋件一端,另一端铰接有斜杆,所述斜杆的一端铰接在两个所述预埋件中位于下方的一个所述预埋件一端,所述下反力梁与所述水平杆相接。
[0029]进一步地,所述内模包括内模板,所述内模板内部设置有若干内模框架,以通过所述内模框架支撑所述内模板;
[0030]所述内模板包括顶模板和设置在顶模板两侧的两个竖直分布的侧模板;
[0031]所述顶模板中部开有延伸至两边侧的所述侧模板的条形通孔;
[0032]所述内模横梁模板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横梁侧模和垂直固定在两个横梁侧模之间的横梁底模,所述横梁侧模垂直固定在所述顶模板上。
[0033]进一步地,所述内模框架包括上框架和铰接在上框架两侧的竖檩,所述上框架固定在所述顶模板底面,所述竖檩固定在所述侧模板的侧壁;
[0034]所述侧模板上的竖檩之间连接有呈水平设置的纵檩,两个所述侧模板上的纵檩之间连接有伸缩油缸,以通过所述伸缩油缸带动两个所述纵檩向中部移动,使得所述侧模板
向内收缩。
[0035]进一步地,所述边跨合拢施工的具体过程如下:
[0036]步骤S1:完成中跨的尾部箱梁段施工后,造桥机外模的对拉杆不拆除,同时控制造桥机外模纵梁下降一定距离,然后拆除外模纵梁前端的前吊杆并解除外模纵梁后端与挂腿之间的连接,将外模纵梁的前端和后端通过手拉葫芦悬吊并在手拉葫芦作用下前移一定距离,然后将外模纵梁的前端悬吊在边跨尾部段箱梁的翼缘板上,后端悬吊在N+2号段箱梁的翼缘板上,拆除造桥机外模对拉杆,用手拉葫芦将造桥机外模前移一定距离;
[0037]步骤S2:拆除造桥机内模纵梁和内模;
[0038]步骤S3:拆除前横梁中部与造桥机底平台前端中部之间连接的前吊杆,保留前横梁两端与造桥机底平台前端两侧之间连接的前吊杆;
[0039]步骤S4:造桥机主梁连同底平台前移一定距离,然后将底平台前端悬吊在边跨尾部段箱梁的底板和翼缘板上,将底平台的后端悬吊在N+2段箱梁的底板和翼缘板上;
[0040]步骤S5:拆除N+2号梁段和边跨尾部段箱梁之间梁顶面上的全部造桥机构件,安装造桥机内模,在N+2号梁段和边跨尾部段箱梁之间安装合拢段钢筋,灌注合拢段混凝土,拆除合拢段的造桥机底平台、外模和内模。
[0041]本申请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桥梁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在桥梁中跨主墩的两侧设置临时支墩,然后在主墩和临时支墩之间安装托架,对托架进行预压后在托架上浇筑墩顶0号段箱梁;拆除托架,在0号段箱梁两侧均安装造桥机并对造桥机进行加载,然后进行浇筑,浇筑后控制造桥机外模上的翼缘模板外移一定距离,并控制锚固块侧模与索梁锚固块脱离,然后将外模整体下降一定距离,解除底平台与箱梁之间的连接,将底平台的后吊杆悬吊在造桥机挂腿上,拆除内模的内模板顶部的内模横梁模板,并将其放置在内模板顶部上,同时拆除妨碍的内模下端模板,收缩内模,控制内模纵梁下降至滚轮梁上,然后控制造桥机走行系统走行,走行至下一箱梁段后,将内模横梁模板、内模下端模板安装,控制造桥机外模、内模和底平台就位,然后进行下一段的浇筑;在中跨一端第N号梁段浇筑完成后,拆除造桥机内模横梁模板和内模前端一定距离的模板,然后控制造桥机前移,施工N+1号梁段和N+2号梁段,完成中跨的尾部箱梁段施工;进行边跨合拢施工和中跨合拢施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包括:安装在主墩的墩身两侧的若干上预埋杆和下预埋杆,所述上预埋杆的一端穿过所述临时支墩后连接有托架水平杆,所述下预埋杆的一端穿过所述临时支墩后与所述托架水平杆远离所述上预埋杆的一端之间连接有托架斜杆;所述主墩每侧的若干所述预埋杆之间以及若干托架水平杆之间均连接有若干第一横梁,同时在主墩顶部两侧分别设置一个第二横梁,在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的两端之间连接有边纵梁,在主墩每侧的第一横梁中部之间连接有底桁架。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对所述造桥机进行加载过程中使用造桥机加载装置,所述造桥机加载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平台上的底平台加载油缸,所述底平台加载油缸的动力端连接有下反力梁;反力架,所述反力架固定在箱梁上,所述下反力梁与所述反力架相接;设置在所述外模上的外模加载油缸,所述外模加载油缸的动力端连接有上反力梁;设置在所述内模上的内模加载油缸,所述内模加载油缸的动力端连接所述上反力梁;所述下反力梁和所述上反力梁之间通过锚杆连接固定。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桥梁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平台加载梁组件,所述底平台加载梁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平台加载油缸的油缸底座上的底平台加载垫梁,所述底平台加载油缸设置在所述底平台加载垫梁中部;设置在所述底平台上的两个相对设置的底平台加载分配梁,所述底平台加载垫梁的两端分别安装在两个所述底平台加载分配梁上,以通过两个所述平台加载分配梁对所述底平台加载垫梁进行支撑。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桥梁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模加载梁组件,所述外模加载梁组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外模加载分配梁,两个所述外模加载分配梁设置在所述外模上;外模加载垫梁,所述外模加载垫梁的两端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外模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黎刘彬周兴颖张旭东张坤喻明灯李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六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