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的脊柱外科护理用体位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59920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0 09: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节的脊柱外科护理用体位架,涉及脊柱外科护理设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数量为两个的坐板、数量为两个的靠板、固定组件一、固定组件二、头枕板;所述坐板与所述靠板沿人体的长度向依次设置并转动连接,两个所述坐板或两个所述靠板沿人体的宽度向依次设置并通过合页铰接相连;两个所述坐板之间或两个所述靠板之间通过所述固定组件一控制翻转角度以将装置调整至侧卧体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仰卧状态下,两个坐板、两个靠板、头枕板均位于同一水平面,患者的上半身躺在坐板上,下半身躺在靠板上,头部枕在头枕板上,适用于恢复初期的患者;当患者需要侧卧时,使患者的身体仅侧躺在其中一个坐板与靠板上。使患者的身体仅侧躺在其中一个坐板与靠板上。使患者的身体仅侧躺在其中一个坐板与靠板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的脊柱外科护理用体位架


[0001]本技术涉及脊柱外科护理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节的脊柱外科护理用体位架。

技术介绍

[0002]脊柱外科的患者在手术的恢复期时,前期大多采用平躺的睡姿,后期逐渐好转后会采用侧卧与坐卧的姿势,来帮助患者快速恢复身体机能,此时就需要护理人员需要帮助患者更换睡姿,但护理人员改变患者睡姿后不便于帮助患者保持睡姿,目前大多的解决方式是在患者的一侧或背侧放置被垫,但被垫容易软塌,无法长时间帮助患者保持姿势;并且患者的背部与后腿长时间压在病床上容易发生压疮,因此提出一种可调节的脊柱外科护理用体位架。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解决脊柱外科的患者在恢复期时需要更换睡姿来避免形成压疮,但传统技术所采用的辅助患者保持姿势的设备较为简陋并且保持效果较差,以及患者的背部与后腿长时间压在病床上容易发生压疮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调节的脊柱外科护理用体位架。
[0004]本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可调节的脊柱外科护理用体位架,包括数量为两个的坐板、数量为两个的靠板、固定组件一、固定组件二、头枕板;所述坐板与所述靠板沿人体的长度向依次设置并转动连接,两个所述坐板或两个所述靠板沿人体的宽度向依次设置并通过合页铰接相连;两个所述坐板之间或两个所述靠板之间通过所述固定组件一控制翻转角度以将装置调整至侧卧体位;所述固定组件二用于控制两个所述坐板与两个所述靠板之间的角度以将装置调整至坐卧体位;所述头枕板安装在其中一个所述靠板的末端上。
[0006]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组件一包括一端固设在所述其中一个所述坐板或所述靠板一侧的长带,以及固设在另一个所述坐板或所述靠板一侧的目字扣。
[0007]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组件二包括沿所述坐板宽度向固设在其一端处的轴杆,以及沿所述靠板长度向固设在一端处的转动座,所述轴杆将所述转动座活动贯穿,且所述轴杆内部构造有沿其长度向分布的长腔,所述长腔内活动穿插有将所述轴杆末端活动贯穿的方形杆,所述方形杆位于所述轴杆外的一端固设有抵触板,所述转动座与所述抵触板的相对侧分别构造有面齿一与面齿二,所述轴杆上设置有用于将所述面齿一卡入所述面齿二内并保持该啮合状态的辅助组件。
[0008]进一步地,所述辅助组件包括固设在所述轴杆位于所述长腔内一端上的挡板,所述挡板与所述长腔的一端之间抵触有套设在所述方形杆外的弹簧。
[0009]进一步地,两个所述坐板与两个所述靠板均沿其宽度向贯穿有插槽,所述插槽内插设有T型杆,所述T型杆的横向段抵触在其中一个所述坐板或所述靠板上,其竖直段螺纹
连接有抵触在另一个所述坐板或所述靠板侧壁上的旋钮挡块。
[0010]进一步地,两个所述靠板的自由端均固设有沿其长度向设置的套杆,所述头枕板上固设有用于插设在所述套杆内的短杆,所述套杆侧边螺纹贯穿有一端延伸至其内部并抵触在所述短杆上的调节螺纹杆。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2]本技术在仰卧状态下,两个坐板、两个靠板、头枕板均位于同一水平面,患者的上半身躺在坐板上,下半身躺在靠板上,头部枕在头枕板上,适用于恢复初期的患者;当患者需要侧卧时,使患者的身体仅侧躺在其中一个坐板与靠板上,然后旋转另一个坐板和靠板呈倾斜状,并使患者的背面靠在该坐板与靠板上,利用固定组件一将该坐板与该靠板旋转后的状态进行固定,来避免患者背部与大腿后侧出现压疮;当患者需要坐卧时,保持两个坐板为水平状态,转动两个靠板呈倾斜状,利用固定组件二将其倾斜状进行固定,使患者的背部靠在靠板上,帮助患者保持了坐卧的姿势,使装置适用于不同恢复期的患者。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立体结构图;
[0014]图2是本技术侧卧状态下的立体结构图;
[0015]图3是本技术侧视结构图;
[0016]图4是本技术图3的A

A方向剖视图;
[0017]图5是本技术部分立体结构拆分图;
[0018]图6是本技术坐卧状态下的立体结构图;
[0019]附图标记:1、坐板;2、靠板;3、固定组件一;301、长带;302、目字扣;4、固定组件二;401、轴杆;402、转动座;403、长腔;404、方形杆;405、抵触板;406、面齿一;407、面齿二;408、辅助组件;4081、挡板;4082、弹簧;5、头枕板;6、插槽;7、T型杆;8、旋钮挡块;9、套杆;10、短杆;11、调节螺纹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1]如图1

6所示,一种可调节的脊柱外科护理用体位架,包括数量为两个的坐板1、数量为两个的靠板2、固定组件一3、固定组件二4、头枕板5;坐板1与靠板2沿人体的长度向依次设置并转动连接,两个坐板1或两个靠板2沿人体的宽度向依次设置并通过合页铰接相连;两个坐板1之间或两个靠板2之间通过固定组件一3控制翻转角度以将装置调整至侧卧体位;固定组件二4用于控制两个坐板1与两个靠板2之间的角度以将装置调整至坐卧体位;头枕板5安装在其中一个靠板2的末端上,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在仰卧状态下,两个坐板1、两个靠板2、头枕板5均位于同一水平面内(使用时可将坐板1、靠板2、头枕板5置于病床上),患者的上半身躺在坐板1上,下半身躺在靠板2上,头部枕在头枕板5上,适用于恢复初期的患者;当患者需要侧卧时,先将患者的体位转换至侧卧状,患者的身体仅侧躺在其中一个坐板1与靠板2上,然后旋转另一个坐板1和靠板2呈倾斜状,并使患者的背面靠在该坐板1与靠板2上,利用固定组件一3将该坐板1与该靠板2旋转后的状态进行固定(此时患者与装
置之间主要的着力点为肩部,背部与腿部轻靠在坐板1与靠板2上),即通过帮助患者保持侧卧的姿势,来避免患者背部与大腿后侧出现压疮;当患者需要坐卧时,保持两个坐板1为水平状态,转动两个靠板2呈倾斜状(头枕板5也同步呈倾斜状),并利用固定组件二4将其倾斜状进行固定,然后将患者的背部靠在靠板2上,即帮助患者保持了坐卧的姿势,使装置适用于不同恢复期的患者,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22]如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细化固定组件一3的具体结构,固定组件一3包括一端固设在其中一个坐板1或靠板2一侧的长带301,以及固设在另一个坐板1或靠板2一侧的目字扣302,工作原理:在侧卧状态下,转动其中一个坐板1与靠板2后,将该坐板1与靠板2上的长带301末端系在另一个坐板1或靠板2上的目字扣302上(原理参考书包背带的原理),同时配合患者向倾斜的坐板1与靠板2上施加的倚靠力,来完成对患者侧卧姿势的固定。
[0023]如图4和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细化固定组件二4的具体结构,固定组件二4包括沿坐板1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的脊柱外科护理用体位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数量为两个的坐板(1)、数量为两个的靠板(2)、固定组件一(3)、固定组件二(4)、头枕板(5);所述坐板(1)与所述靠板(2)沿人体的长度向依次设置并转动连接,两个所述坐板(1)或两个所述靠板(2)沿人体的宽度向依次设置并通过合页铰接相连;两个所述坐板(1)之间或两个所述靠板(2)之间通过所述固定组件一(3)控制翻转角度以将装置调整至侧卧体位;所述固定组件二(4)用于控制两个所述坐板(1)与两个所述靠板(2)之间的角度以将装置调整至坐卧体位;所述头枕板(5)安装在其中一个所述靠板(2)的末端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的脊柱外科护理用体位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一(3)包括一端固设在所述其中一个所述坐板(1)或所述靠板(2)一侧的长带(301),以及固设在另一个所述坐板(1)或所述靠板(2)一侧的目字扣(30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的脊柱外科护理用体位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二(4)包括沿所述坐板(1)宽度向固设在其一端处的轴杆(401),以及沿所述靠板(2)长度向固设在一端处的转动座(402),所述轴杆(401)将所述转动座(402)活动贯穿,且所述轴杆(401)内部构造有沿其长度向分布的长腔(403),所述长腔(403)内活动穿插有将所述轴杆(401)末端活动贯穿的方形杆(40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文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