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干扰的微波探测天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59900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0 09: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抗干扰的微波探测天线,其包括一参考地面和至少一对对偶耦合极子,其中一对所述对偶耦合极子包括一第一辐射源极和一第二辐射源极,其中所述第一辐射源极具有一第一馈电端并被设置为以所述第一馈电端为端延伸的导体,其中所述第二辐射源极具有一第二馈电端并被设置为以所述第二馈电端为端延伸的导体,其中所述第一辐射源极于所述第一馈电端被电性耦合于相应的馈源,所述第二辐射源极于所述第二馈电端被电性连接于所述参考地面而能够减少环境中不同于该馈源所处频段的电磁辐射的干扰,从而提高所述抗干扰的微波探测天线的抗干扰性能。测天线的抗干扰性能。测天线的抗干扰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抗干扰的微波探测天线


[0001]本技术涉及微波探测
,尤其涉及一种抗干扰的微波探测天线。

技术介绍

[0002]微波探测技术是基于微波多普勒效应原理进行工作的,其能够对一目标空间的活动动作进行探测,以判断所述目标空间内是否有人体进入和存在,从而在不侵犯人隐私的情况下,探测出活动物体,因而能够作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相联的重要枢纽被应用于行为探测和存在探测而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具体地,相应微波探测器被一激励信号馈电而发射对应所述激励信号的频率一微波波束至所述目标空间,进而于所述目标空间形成一探测区域,和接收所述微波波束被所述探测区域内的相应物体反射形成的一反射回波而传输对应所述反射回波频率的一回波信号至一混频检波单元,其中所述混频检波单元混频所述激励信号和所述回波信号而输出对应于所述激励信号和所述回波信号之间的频率/相位差异的一多普勒中频信号,其中基于多普勒效应原理,在反射所述微波波束的所述物体处于运动的状态时,所述回波信号与所述激励信号之间具有一定的频率/相位差异而于所述多普勒中频信号呈现相应的幅度波动以反馈人体活动。
[0003]现有的微波探测器依辐射源的结构主要分为柱状辐射源结构的微波探测器和平板辐射源结构的微波探测器,其中在结构上,由于所述柱状辐射源结构的微波探测器的柱状辐射源垂直于其参考地面,相对于趋于平板结构的所述平板辐射源结构的微波探测器,所述柱状辐射源结构的微波探测器在实际安装中易占用更大的安装空间,因而在如今追求小型简洁的外观审美趋势下,具有平板辐射源结构的所述微波探测器因占用空间小和相对稳定的优势而备受青睐,其中所述平板辐射源结构的微波探测器在其参考地面方向的平面尺寸直接受限于其参考地面的面积,然而,由于所述平板辐射源结构的微波探测器对其平板辐射源具有一定的尺寸要求,以致其参考地面的面积在满足大于其平板辐射源的面积的结构基础上同样具有一定的尺寸要求,对应使得所述平板辐射源结构的微波探测器在其参考地面方向的平面尺寸相对于所述柱状辐射源结构的微波探测器在其参考地面方向的平面尺寸难以降低。
[0004]具体地,参考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附图之图1A和图1B所示,现有的柱状辐射源结构的微波探测器10P和平板辐射源结构的微波探测器20P的结构原理分别被示意,其中该柱状辐射源结构的微波探测器10P包括一柱状辐射源11P和一参考地面12P,其中该参考地面12P被设置有一辐射孔121P,其中该柱状辐射源11P经该辐射孔121P垂直穿透该参考地面12P而于该辐射孔121P与该参考地面12P之间形成有一辐射缝隙1211P,如此则在该柱状辐射源11P被馈电时,该柱状辐射源11P能够与该参考地面12P耦合而自该辐射缝隙1211P以该柱状辐射源11P为中心轴形成一辐射空间100P,其中该辐射空间100P为该柱状辐射源结构的微波探测器10P辐射的电磁波的覆盖范围,其中该辐射空间100P于其中心轴分别向该柱状辐射源11P的两端内凹而具有辐射死区。参考图1B所示的该平板辐射源结构的微波探测器20P的结构原理,其中该平板辐射源结构的微波探测器20P包括一平板辐射源21P和一参考地面
22P,其中该平板辐射源21P与该参考地面22P 相互平行地被间隔设置而于该平板辐射源21P和该参考地面22P之间形成有一辐射缝隙23P,如此则在该平板辐射源21P被馈电时,该平板辐射源21P能够与该参考地面22P耦合而自该辐射缝隙23P以垂直于该平板辐射源21P的物理中心点的轴线为中心轴形成一辐射空间,然而受限于该平板辐射源21P的尺寸要求,该参考地面22P的面积在满足大于等于该平板辐射源21P的面积的结构基础上同样具有一定的尺寸要求,对应使得该平板辐射源结构的微波探测器20P在其参考地面方向的平面尺寸相对于该柱状辐射源结构的微波探测器10P在其参考地面方向的平面尺寸难以降低。
[0005]并且众所周知的是,当两个以上的频段越接近时,越容易出现相互干扰的不良现象,例如当5.8Ghz的频段被应用于微波探测而用于获得被探测的人或物体的动作时,5G技术的应用势必会导致5.8Ghz的频段容易被干扰,而一旦被应用于微波探测的5.8Ghz的频段被干扰,相应的探测结果的准确性也势必会受到影响。尤其是随着5G技术的逐渐普及,导致被应用于微波探测的频段被干扰的可能性大幅度地增加和被干扰的程度大幅度地增加,例如该柱状辐射源结构的微波探测器10P的该柱状辐射源11P极易窜入与其谐振频率不符的信号,致使该柱状辐射源结构的微波探测器10P的抗干扰性能弱。
[0006]也就是说,虽然该平板辐射源结构的微波探测器20P相对于该柱状辐射源结构的微波探测器10P能够在实际安装中占用更小的安装空间,但该柱状辐射源结构的微波探测器10P的参考地面的面积允许被设置小于该平板辐射源结构的微波探测器20P的参考地面的面积,对应在无需考虑该柱状辐射源结构的微波探测器10P在其柱状辐射源方向的占用空间的安装场景时,该柱状辐射源结构的微波探测器10P相对于该平板辐射源结构的微波探测器20P反而能够占用更小的安装空间。因此,柱状辐射源结构的微波探测器仍具有广泛的应用需求,但如前所述,该柱状辐射源结构的微波探测器10P以该参考地面12P为界具有较大的后向波瓣,和以该柱状辐射源11P为中心轴在该柱状辐射源11P的两端的延伸方向具有内凹的探测死区,对应形成该柱状辐射源结构的微波探测器10P形成的该辐射空间 100P无法与目标空间相匹配,并且在实际应用中,该柱状辐射源结构的微波探测器10P的该柱状辐射源11P极易窜入与其谐振频率不符的信号,不具备良好的抗干扰效果,致使柱状辐射源结构的微波探测器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较差的探测稳定性而在实际应用中于不同应用场景的适应能力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抗干扰的微波探测天线,其中所述抗干扰的微波探测天线采用对偶的耦合方式而具有相对较高的辐射增益,和能够避免形成探测死区,并且其抗干扰性能被有效地提升,进而有利于提高所述抗干扰的微波探测天线的探测结果准确性。
[0008]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抗干扰的微波探测天线,其中所述抗干扰的微波探测天线包括至少一对对偶耦合极子,其中一对所述对偶耦合极子包括一第一辐射源极和一第二辐射源极,其中所述第一辐射源极具有一第一馈电端并被设置为以所述第一馈电端为端延伸的导体,其中所述第二辐射源极具有一第二馈电端并被设置为所述第二馈电端为端延伸的导体,其中当所述第一辐射源极于所述第一馈电端被馈电时,所述第一辐射源极自所述第一馈电端沿所述第一辐射源极对应耦合于所述第二辐射源极的自所述第二馈
电端沿所述第二辐射源极的相应位置,从而形成所述第一辐射源极和所述第二辐射源极之间对偶的耦合方式,以提高所述抗干扰的微波探测天线的增益。
[0009]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抗干扰的微波探测天线,其中所述抗干扰的微波探测天线包括一参考地面,其中所述第一辐射源极和所述第二辐射源极与所述参考地面间隔地被设置,以借由所述参考地面对电磁波的反射特性,形成所述抗干扰的微波探测天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抗干扰的微波探测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对对偶耦合极子,其中一对所述对偶耦合极子包括一第一辐射源极和一第二辐射源极,其中所述第一辐射源极具有一第一馈电端并被设置为以所述第一馈电端为端延伸的导体,其中所述第二辐射源极具有一第二馈电端并被设置为以所述第二馈电端为端延伸的导体,其中所述第一馈电端和所述第二馈电端之间的距离小于等于λ/4,其中所述第一辐射源极被设置满足自所述第一馈电端具有大于等于λ/16的线长,其中所述第二辐射源极被设置满足自所述第二馈电端具有大于等于λ/16的线长,如此以当所述第一辐射源极于所述第一馈电端被馈电时,所述第一辐射源极和所述第二辐射源极的电流和电位分布能够以所述第一馈电端和所述第二馈电端的连线的中点呈对偶分布状态;一参考地面,其中所述第一辐射源极和所述第二辐射源极在所述参考地面的同一侧与所述参考地面相间隔地被设置,其中所述第一馈电端和所述第二馈电端的连线的中点与所述参考地面的距离满足大于等于λ/32;以及一电路基板,其中所述参考地面被承载于所述电路基板,其中所述第一辐射源极于所述第一馈电端经一第一馈电线被电性耦合于相应的馈源和被固定于所述电路基板,所述第二辐射源极于所述第二馈电端经一第二馈电线被固定于所述电路基板,并基于所述第二馈电线被固定于所述电路基板的结构形态与所述参考地面电性连接,其中λ为与该馈源的馈电信号频率相对应的波长参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干扰的微波探测天线,其中所述第一馈电端与所述参考地面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辐射源极的与所述第一馈电端相对的一端与所述参考地面的距离,所述第二馈电端与所述参考地面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辐射源极的与所述第二馈电端相对的一端与所述参考地面的距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干扰的微波探测天线,其中所述第一馈电线自所述第一馈电端一体延伸于所述第一辐射源极,所述第二馈电线自所述第二馈电端一体延伸于所述第二辐射源极。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高迪邹新孙毅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迈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