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两线制声光警报器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59753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0 08:58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两线制声光警报器电路,包括第一电源输入端、第二电源输入端与控制芯片;所述的第一电源输入端通过第一开关二极管与电源输出端连接,所述的第二电源输入端通过第二开关二极管与电源输出端连接,所述的电源输出端通过稳压电路后输出电源电压;所述的电源电压为控制芯片及其外围电路供电;所述的控制芯片采用型号为Attiny160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两线制声光警报器电路


[0001]本申请涉及一种两线制的消防总线产品,尤其是涉及一种两线制声光警报器电路。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在建筑行业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火灾自动报警设备也在飞速的发展,从最早期的多线制、N+4线制、N+1线制发展到现在的四线制技术。使消防施工变的越来越简单、施工成本大大降低。
[0003]四线制技术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使用,发展到现在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其技术不断成熟、完善,但是四线制系统中,DC24V直流电源一般采用集中供电方式,此种使用方式会造成以下几个隐患:
[0004]①
一旦DC24V直流电源出现故障,会造成整个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没有DC24V电源,导致整个系统瘫痪。
[0005]②
一旦DC24V线路由于某点损坏或某个设备故障造成线路短路,将会导致整个DC24V线路无法正常运行,整个系统瘫痪。
[0006]③
如果多个单体建筑共用一个电源供电,且联动设备较多时,一旦联动设备启动,启动电流过大,会造成电源过载,系统的稳定性更难保证。
[0007]而且,目前的布线方式,不仅施工复杂,还成本高。DC24V电源线在布线时考虑到线路压降问题,需要选择线径合适铜导线,一般选用2.5mm2以上的铜导线,有的甚至选用更大截面积铜导线,线径选择不当,就会给后期系统使用造成极大隐患。报警总线和DC24V线施工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混接、错接现象,给后期的调试工作造成极大的困难和麻烦,影响施工进度。r/>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两线制声光警报器电路,采用两线通讯,并提供电源,无需外加24V电源供电,能够确保稳定运行。
[0009]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两线制声光警报器电路,包括第一电源输入端、第二电源输入端与控制芯片;
[0010]所述的第一电源输入端通过第一开关二极管与电源输出端连接,所述的第二电源输入端通过第二开关二极管与电源输出端连接,
[0011]所述的电源输出端通过稳压电路后输出电源电压;所述的电源电压为控制芯片及其外围电路供电;
[0012]所述的控制芯片采用型号为Attiny1604

SSNR的芯片,所述的控制芯片连接收码电路、发码电路、声报警电路与光报警电路;所述的收码电路、发码电路分别与电源输出端连接。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优点在于,首先设置二线制消防总线使得电路输入端
可以任意接入电源的正负两极,进而保障用电设备的正常工作,避免用电设备和电源损坏。其次,设置控制芯片,控制芯片连接收码电路、发码电路、声报警电路与光报警电路。所述的收码电路、发码电路分别与电源输出端连接,通过合理设置收码电路、发码电路,实现可靠的通讯。分别设置声报警电路与光报警电路,在控制芯片接收到信号,即控制声报警电路、光报警电路工作。本申请分别设置声报警电路、光报警电路,两者单独工作,互不干涉。
[0014]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包括双向瞬变二极管,双向瞬变二极管的第一端对接第一电源输入端,双向瞬变二极管的第二端对接第二电源输入端。双向瞬变二极管两端并联在两个电源输入端上,其主要用于电源和信号电路的保护,适用于本申请的两线制消防总线无极性转换电路,并起到防静电的作用。
[0015]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包括第一开关二极管、第二开关二极管,所述的第一开关二极管、第二开关二极管均采用型号为BAV99
‑7‑
F的电子元器件,所述的第一开关二极管的第三管脚与第一电源输入端连接,第一开关二极管的第二管脚与电源输出端连接,所述的第二开关二极管的第三管脚与第一电源输入端连接,第一开关二极管的第二管脚与电源输出端连接。
[0016]本申请选用开关二极管,具有寿命长、安全可靠、没有机械磨损、开关速度快、体积小等特点。开关二极管可以用很小的电流,控制大电流的通断,有较广泛的应用。
[0017]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开关二极管的第三管脚与第一管脚通过第一电容连接,所述的第一开关二极管的第一管脚接地。
[0018]所述的第二开关二极管的第三管脚与第一管脚通过第二电容连接,所述的第二开关二极管的第一管脚接地。
[0019]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源输入端与第四开关二极管的第三管脚连接,第四开关二极管的第二管脚与第五开关二极管的第二管脚连接,第五开关二极管的第三管脚与第二电源输入端连接。
[0020]所述的第四开关二极管、第五开关二极管均采用型号为BAV99
‑7‑
F的电子元器件。
[0021]所述的第四开关二极管的第一管脚与第五开关二极管的第一管脚连接,所述的第四开关二极管的第二管脚通过第六电容与第五开关二极管的第一管脚连接,所述的第四开关二极管的第二管脚通过第七电容与第五开关二极管的第一管脚连接,所述的第五开关二极管的第一管脚接地。
[0022]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发码电路包括第一三极管与第二三极管,所述的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C连接电源输出端,第一三极管的发射E极与第二三极管的基极B连接,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与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控制芯片连接;
[0023]收码电路包括第三三极管与第二稳压二极管,所述的第二稳压二极管的负极连接电源输出端,第二稳压二极管的正极与第三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控制芯片连接,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
[0024]本申请在进行数字信号传输时准确可靠,且避免干扰。且整个收发码电路的电路结构简单,有效降低了成本。
[0025]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三三极管采用型号为MMBTA06LT1G的NPN三极管。
[0026]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发码电路包括第五电阻,所述的第五电阻的一端与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第五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的第五电阻的一端与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第五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的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通过第四电阻连接。
[0027]所述的发码电路包括第三电阻,所述的第三电阻的一端与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与控制芯片连接。
[0028]所述的第二稳压二极管的正极通过第七电阻与第三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第三三极管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通过第八电阻连接。所述的第三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六电阻后连接电源电压。
[0029]本申请的发码电路与收码电路在进行数字信号传输时准确可靠,且避免干扰。且整个收发码电路的电路结构简单,有效降低了成本。
[0030]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稳压电路包括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第七稳压二极管、第三二极管与第二电阻,所述的第三二极管的正极端与电源输出端连接,第三二极管的正极端通过第一电阻后接地,所述的第三二极管的负极端通过第二电阻与第七稳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两线制声光警报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源输入端、第二电源输入端与控制芯片;所述的第一电源输入端通过第一开关二极管与电源输出端连接,所述的第二电源输入端通过第二开关二极管与电源输出端连接,所述的电源输出端通过稳压电路后输出电源电压;所述的电源电压为控制芯片及其外围电路供电;所述的控制芯片采用型号为Attiny1604

SSNR的芯片,所述的控制芯片连接收码电路、发码电路、声报警电路与光报警电路;所述的收码电路、发码电路分别与电源输出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线制声光警报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双向瞬变二极管,双向瞬变二极管的第一端对接第一电源输入端,双向瞬变二极管的第二端对接第二电源输入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线制声光警报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开关二极管、第二开关二极管,所述的第一开关二极管、第二开关二极管均采用型号为BAV99
‑7‑
F的电子元器件,所述的第一开关二极管的第三管脚与第一电源输入端连接,第一开关二极管的第二管脚与电源输出端连接,所述的第二开关二极管的第三管脚与第一电源输入端连接,第二开关二极管的第二管脚与电源输出端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线制声光警报器电路,其特征在于第一电源输入端与第四开关二极管的第三管脚连接,第四开关二极管的第二管脚与第五开关二极管的第二管脚连接,第五开关二极管的第三管脚与第二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的第四开关二极管、第五开关二极管均采用型号为BAV99
‑7‑
F的电子元器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两线制声光警报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四开关二极管的第一管脚与第五开关二极管的第一管脚连接,所述的第四开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路锦春路俊磊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锦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