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的鞋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59711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0 08: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底面的用于鞋的鞋底结构,尤其包括:前脚鞋底部分,其沿所述鞋底结构的纵向中心轴线朝向远侧端布置;后脚鞋底部分,其沿所述鞋底结构的所述纵向中心轴线朝向近侧端布置;以及铰接部分,其适于可操作地联接所述前脚鞋底部分和所述后脚鞋底部分,以允许在使用过程中在所述前脚鞋底部分和所述后脚鞋底部分之间的相对运动匹配在脚的正平面、矢状面和横切面中的任一者中由中距关节提供的三平面运动。的三平面运动。的三平面运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鞋的鞋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鞋的鞋底,以及包含这种鞋底的运动鞋。特别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于改进性能和能量效率的鞋的鞋底结构,因为它能够在任何地形上在行走和奔跑期间顺应解剖学上的自然的脚运动。

技术介绍

[0002]鞋,例如运动鞋,通常包括鞋面和鞋底结构。鞋面提供覆盖物,以及用于附接到脚的结构。鞋底结构通常固定在鞋面的下部并位于脚和地面之间,以便在步行、跑步或任何其它与脚相关的活动中主要保护和缓冲脚。然而,鞋底结构可能会在步行和跑步过程中(尤其是在通过不平坦的地形时)通过限制脚的自然运动来影响脚的功能(例如抵抗旋后或旋前)。
[0003]脚解剖结构
[0004]如图1所示,由于不寻常的解剖结构,脚的运动使用特殊的定义和参考平面。例如,矢状面10内的运动称为背屈(向上)和跖屈(向下),正平面12内的运动称为内翻(内收)和外翻(外展),而横切面14内的运动称为当脚的远侧部分在其竖直轴上向腿的中线移动时的脚的内收或内旋。此外,由于脚的机械轴不垂直于任何基面(cardinal plane),所以所有运动基本上都是三平面的,但在某些情况下是单轴的。
[0005]图2(a)从外侧的侧视图和(b)从背侧的俯视图示出了脚的骨骼结构的简化图示。
[0006]踝关节16是胫骨18和腓骨20的下侧和距骨22的上表面之间的滑膜关节。即使踝关节16是单轴的并且通常被描述为纯跖屈肌和背屈肌,但它的轴实际上是倾斜的,是主要导致旋前和旋后的一个因素(即所有三个运动的组合)。因此,当脚固定时踝关节16的背屈引起胫骨18的内旋和脚的旋前。
[0007]距下关节24由距骨22和跟骨26之间的滑动关节组成。距下关节24的轴线向下、向后和向外延伸,与水平面的平均角度为41
°
,并且从脚的长轴旋转23
°
,因此,它的运动比踝关节16的运动是更均匀地三平面。因此,距下关节24的轴类似于倾斜铰链(特别参见图3),即,当对于距骨22的上侧施加旋转时,它引起跟骨26沿相反方向旋转。腿的外旋导致跟骨26的内翻,而内旋导致跟骨26的外翻。
[0008]图3示出了胫骨18的旋转通过距下关节24传递到脚的机理的示意图,(a)上杆28的向外旋转导致下杆30的向内旋转,因此,胫骨18的向外旋转导致跟骨26的向内旋转并随后抬高脚的内侧缘并降低外侧缘,如在(c)中所示。在(b)中,上杆28的向内旋转导致下杆30的向外旋转,因此,胫骨18的向内旋转导致跟骨26的向外旋转以及脚的边缘的内侧的降低和脚的外侧缘的抬高,如在(d)中所示。
[0009]现在参考图4,中距关节32(也称为跗横关节)是跟骰和距舟滑膜滑动关节(舟骨34、骰骨36)的组合,其中(a)是局部外侧侧视图,以及(b)是局部背部的俯视图。因此,中距关节32具有两个独立的运动轴,即斜中距关节轴线38(O.M.J.A.)和纵向中距关节轴线40(L.M.J.A.),其中的每一个都是旋后

旋前轴,其中L.M.J.A.40与横切面成角度15
°
并且与
矢状面成角度9
°
,以及O.M.J.A.38与横切面成角度(平均)52
°
,并与矢状平面10成角度57
°
(在任一方向具有人体测量学变化)。两个中距关节轴线38、40中的每一个仅允许在一个面内运动(即,一个自由度),但是因为每个轴相对于三个身体面成角度,所以发生旋后

旋前运动。
[0010]仅基于这三个主要的脚关节,很明显,骨骼脚结构内的复杂三平面运动对于脚的适应不同表面、提供用于推进的杠杆作用以及反馈关节和身体位置用于平衡的意识的能力是绝对重要的。
[0011]普遍认为,目前可用的鞋设计似乎要么侧重于缓冲和舒适性,要么使用典型的硬鞋底结构来提高耐磨性,而不是协同增强脚的自然能力和自然步态。因此,这样的鞋设计可能会影响所讨论的任何一个脚关节的活动性和功能性,从而损害了脚适应不平坦地形的能力。特别是,当穿越不平坦或变化的地形时,无论是跑步还是步行,有时脚的某些部分需要旋转,并因此改变其相对于任何一其它脚部分的位置,例如,在不影响后脚方向的情况下,前脚能够内翻(即向内扭转)。如前所述,这种“解剖学上的自然”的功能是由斜中距关节通过其用作前脚和后脚之间的隔离轴的O.M.J.A.38提供的。
[0012]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鞋底结构和鞋,其适用于与由脚的独特解剖结构提供的关节机构协同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13]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寻求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中的一个或多个。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具有底面的鞋的鞋底结构,包括:
[0015]前脚鞋底部分,沿所述鞋底结构的纵向中心轴线朝向远侧端布置;
[0016]后脚鞋底部分,沿所述鞋底结构的所述纵向中心轴线朝向近侧端布置;
[0017]铰接部分,适于可操作地联接所述前脚鞋底部分和所述后脚鞋底部分,以允许所述前脚鞋底部分和所述后脚鞋底部分之间的相对运动在使用过程中匹配在脚的正平面、矢状面和横切面中的任何一个中由中距关节提供的三平面运动。
[0018]这为鞋底和鞋提供了优势:能够在步行和跑步期间协同地跟随脚的自然运动,即鞋底结构能够匹配脚的复杂活动性,符合中距关节的至少一个关节轴线(即o.m.j.a)。因此,使用本专利技术的鞋和鞋底结构的脚能够按照其在解剖学上的设计并且不受阻碍地运动,因为本专利技术的鞋底结构适于模拟脚内提供的三平面运动。此外,鞋底更局部地适应地形可以最小化所涉及肌肉的能量消耗,因为来自不平坦地形的较小的力将必须被这些肌肉吸收。此外,前脚和后脚的功能分离可以提供减少踝关节上侧向应变的优势,从而潜在地最小化踝关节受伤的风险。
[0019]有利地,所述铰接部分可以布置在所述鞋底结构的预定区域内,该预定区域在使用期间基本上由斜中距关节轴线在所述鞋底结构上的2D(二维)投影限定。
[0020]有利地,所述铰接部分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凹槽结构,其从所述鞋底结构的所述预定区域的内侧到外侧以相对于所述纵向中心轴线成40
°
至80
°
范围内的角度延伸。
[0021]优选地,所述角度可以相对于所述纵向中心轴线在50
°
至70
°
的范围内。甚至更优选地,所述角度可以相对于所述纵向中心轴线为大约60
°

[0022]有利地,所述至少一个凹槽结构可以由预定宽度和预定深度限定,每者被配置为
允许在使用期间在所述前脚鞋底部分和所述后脚鞋底部分之间进行解剖学上正确的运动。
[0023]有利地,所述至少一个凹槽结构可以设置在所述鞋底结构的底面上。优选地,所述至少一个凹槽结构可以具有大致倒U形或倒V形的截面。
[0024]有利地,所述铰接部分可以构造成提供所述前脚鞋底部分独立于所述后脚鞋底部分的内翻和/或外翻运动。
[0025]有利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具有底面的用于鞋的鞋底结构,包括:前脚鞋底部分,其沿所述鞋底结构的纵向中心轴线朝向远侧端布置;后脚鞋底部分,其沿所述鞋底结构的所述纵向中心轴线朝向近侧端布置;铰接部分,其适于可操作地联接所述前脚鞋底部分和所述后脚鞋底部分,以允许在使用过程中在所述前脚鞋底部分和所述后脚鞋底部分之间的相对运动匹配在脚的正平面、矢状面和横切面中的任何一个中由中距关节提供的三平面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部分布置在所述鞋底结构的预定区域内,所述预定区域基本上由在使用期间斜中距关节轴线在所述鞋底结构上的2D投影限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部分包括至少一个凹槽结构,所述至少一个凹槽结构从所述鞋底结构的所述预定区域的内侧到外侧以相对于所述纵向中心轴线在40
°
到80
°
的范围内的角度延伸。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鞋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相对于所述纵向中心轴线在50
°
至70
°
的范围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鞋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相对于所述纵向中心轴线为大约60
°
。6.根据权利要求3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凹槽结构由预定宽度和预定深度限定,每者配置成允许在使用过程中在所述前脚鞋底部分和所述后脚鞋底部分之间的解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B
申请(专利权)人:一路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