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活性炭输送系统沉降槽
[0001]本技术属于活性炭净化设备
,具体涉及活性炭输送系统沉降槽。
技术介绍
[0002]颗粒活性炭在管道内输送时需要大量的输送水作为载体,为了减少水源的浪费,活性炭的输送水均循环利用,因此在各个活性炭缓存槽内均设置有溢流口。活性炭从顶部进入缓存罐后依靠自身重力沉降至槽内,输送水从溢流口回流至储水罐。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缓存槽直径受限,存在少量活性炭来不及沉降随溢流水流出,流出的颗粒活性炭最终进入储水罐内。储罐内的活性炭被水泵吸入,长此以往不仅会导致水泵叶轮磨损,还会出现出液管堵塞影响系统运行。
[0003]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故需要对其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可以有效截留溢流水中的颗粒活性炭,保证整个输送系统稳定运行的活性炭输送系统沉降槽。
[0005]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活性炭输送系统沉降槽,包括沉降槽,沉降槽的一侧顶部形成有进液口,进液口上安装有溢流管,溢流管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活性炭输送系统沉降槽,其特征在于:包括沉降槽(3),沉降槽(3)的一侧顶部形成有进液口(20),进液口(20)上安装有溢流管(2),溢流管(2)连接储炭罐(1);所述沉降槽(3)的另一侧上部形成有出液口(21),出液口(21)上安装有出液管(8),出液管(8)连接储水箱(9);沉降槽(3)内沿其长度方向固设有隔板(4),隔板(4)位于进液口(20)与出液口(21)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炭输送系统沉降槽,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4)位于沉降槽(3)中部,隔板(4)底部呈圆弧过渡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活性炭输送系统沉降槽,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4)底部与沉降槽(3)底部之间形成有通道(2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活性炭输送系统沉降槽,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22)的高度为沉降槽(3)高度的1/4~1/6。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活性炭输送系统沉降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沉降槽(3)底部形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其林,韦卫东,孙荣林,俞聪儒,姜高娃,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环兴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