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承内圈加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59392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0 08: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轴承内圈加工装置,包括工作台、固定组件和切削组件,所述工作台顶部的两侧均设置有竖支架,所述竖支架的一侧设置有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的另一侧设置有切削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和切削组件均设置在竖支架的内侧,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移动杆、上固定座、下固定座、伸缩柱、侧固定座、第一气缸和压板,所述竖支架的内侧设置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的下方连接有上固定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竖支架、移动杆、上固定座、下固定座、伸缩柱、侧固定座、第一气缸和压板之间的相互配合使用,对轴承进行稳定的固定,对不同大小的轴承固定使用,大大的提高了装置的功能性和实用性。大的提高了装置的功能性和实用性。大的提高了装置的功能性和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轴承内圈加工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轴承加工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轴承内圈加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轴承是当代机械设备中一种重要零部件,它的主要功能是支撑机械旋转体,降低其运动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并保证其回转精度,轴承内圈是轴承的重要组成部分;
[0003]目前针对轴承内圈加工时,需要在深沟球轴承内圈外侧面切削出轴承内圈沟槽,目前的加工方式是利用刀具绕轴承内圈高速旋转,在其表面进行切削,此种切削的方式难以对轴承进行有效固定,且难以调节切削器的位置,也没有对废料和粉尘收集的功能,影响附近工作人员的身体,降低了加工装置的实用性,不利于轴承内圈的加工使用,因此,本技术提出一种轴承内圈加工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轴承内圈加工装置,该轴承内圈加工装置通过竖支架、移动杆、上固定座、下固定座、伸缩柱、侧固定座、第一气缸和压板之间的相互配合使用,对轴承进行稳定的固定,对不同大小的轴承固定使用,大大的提高了装置的功能性和实用性。
[0005]为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轴承内圈加工装置,包括工作台、固定组件和切削组件,所述工作台顶部的两侧均设置有竖支架,所述竖支架的一侧设置有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的另一侧设置有切削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和切削组件均设置在竖支架的内侧,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移动杆、上固定座、下固定座、伸缩柱、侧固定座、第一气缸和压板,所述竖支架的内侧设置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的下方连接有上固定座,所述上固定座的正下方设置有下固定座,所述下固定座的下方设置有伸缩柱,通过伸缩柱的设置有对固定的高度进行调节,再通过将轴承放置在下固定座上,最后通过上固定座下降对轴承上下部分进行固定,所述下固定座的两侧设置有侧固定座,所述侧固定座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有压板,通过第一气缸带动压板箱内侧移动,对放置在下固定座上的轴承的两侧进行稳定固定,固定效果更好,便于后续加工使用。
[0006]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切削组件包括连接座、连接杆、第二气缸、切削电机和切削刀头,所述竖支架的内侧设置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下方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有切削电机,所述切削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切削刀头,通过第二气缸带动切削电机向前移动,切削电机带动切削刀头转动,对固定好的轴承进行切削加工使用。
[0007]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切削电机的上方连接有滑杆,所述连接座的底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杆与滑槽相互适配,通过滑杆在滑槽中移动,带动切削电机移动,使电机移动更加稳定。
[0008]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竖支架的顶部设置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表面套接有螺母套,两组所述螺母套的一侧分别连接着固定组件和切削组件,通过驱动旋转电机打动丝杆,丝杆带动螺母套,螺母套带动固定组件或切削组件进行上下移动,大大的提高了装置的功能性,所述竖支架的内侧开设有活动槽,所述螺母套的一侧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设置在活动槽内,通过螺母套时通过活动槽和活动杆使螺母套的移动更加稳定。
[0009]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工作台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的下方设置有风机,所述风机的出料端连接有收料箱,所述收料箱设置在工作台内,通过风机将切削后的废料抽走导入收料箱中,大大提升了装置的整洁性。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通过竖支架、移动杆、上固定座、下固定座、伸缩柱、侧固定座、第一气缸和压板之间的相互配合使用,对轴承进行稳定的固定,对不同大小的轴承固定使用,大大的提高了装置的功能性和实用性,通过连接座、连接杆、第二气缸、切削电机、切削刀头、滑杆、滑槽、旋转电机、丝杆和螺母套之间的相互配合使用,通过切削电机带动切削刀头转动对轴承的内圈进行切削加工,大大的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通过进料口、风机、收料箱之间的相互配合使用,能够对废料进行收集,解决了现有轴承内圈加工装置实用性较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的正面剖视图;
[0012]图2为本技术的侧固定座示意图;
[0013]图3为本技术的收集箱示意图。
[0014]其中:1、工作台;2、竖支架;3、移动杆;4、上固定座;5、下固定座;6、伸缩柱;7、侧固定座;8、第一气缸;9、压板;10、连接座;11、连接杆;12、第二气缸;13、切削电机;14、切削刀头; 15、滑杆;16、滑槽;17、旋转电机;18、丝杆;19、螺母套;20、活动槽;21、活动杆;22、进料口;23、风机;24、收料箱。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为了加深对本技术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述,本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
[0016]根据图1、图2、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轴承内圈加工装置,包括工作台1、固定组件和切削组件,工作台1顶部的两侧均设置有竖支架2,竖支架2的一侧设置有固定组件,固定组件的另一侧设置有切削组件,固定组件和切削组件均设置在竖支架2的内侧,固定组件包括移动杆3、上固定座4、下固定座5、伸缩柱6、侧固定座7、第一气缸8和压板9,竖支架2的内侧设置有移动杆3,移动杆3的下方连接有上固定座4,上固定座4的正下方设置有下固定座 5,下固定座5的下方设置有伸缩柱6,通过伸缩柱6的设置有对固定的高度进行调节,再通过将轴承放置在下固定座5上,最后通过上固定座4下降对轴承上下部分进行固定,下固定座5的两侧设置有侧固定座7,侧固定座7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气缸8,第一气缸8的输出端连接有压板9,通过第一气缸8带动压板9箱内侧移动,对放置在下固定座5上的轴承的两侧进行稳定固定,固定效果更好,便于后续加工使用。
[0017]切削组件包括连接座10、连接杆11、第二气缸12、切削电机13 和切削刀头14,竖支架2的内侧设置有连接座10,连接座10的下方设置有连接杆11,连接杆1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气缸12,第二气缸 12的输出端连接有切削电机13,电机型号为Y90S

2,切削电机13 的输出端连接有切削刀头14,通过第二气缸12带动切削电机13向前移动,切削电机13带动切削刀头14转动,对固定好的轴承进行切削加工使用。
[0018]切削电机13的上方连接有滑杆15,连接座10的底部开设有滑槽16,滑杆15与滑槽16相互适配,通过滑杆15在滑槽16中移动,带动切削电机13移动,使电机移动更加稳定。
[0019]竖支架2的顶部设置有旋转电机17,旋转电机17的输出端连接有丝杆18,丝杆18的表面套接有螺母套19,两组螺母套19的一侧分别连接着固定组件和切削组件,通过驱动旋转电机17打动丝杆18,丝杆18带动螺母套19,螺母套19带动固定组件或切削组件进行上下移动,大大的提高了装置的功能性,竖支架2的内侧开设有活动槽 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承内圈加工装置,包括工作台(1)、固定组件和切削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顶部的两侧均设置有竖支架(2),所述竖支架(2)的一侧设置有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的另一侧设置有切削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和切削组件均设置在竖支架(2)的内侧,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移动杆(3)、上固定座(4)、下固定座(5)、伸缩柱(6)、侧固定座(7)、第一气缸(8)和压板(9),所述竖支架(2)的内侧设置有移动杆(3),所述移动杆(3)的下方连接有上固定座(4),所述上固定座(4)的正下方设置有下固定座(5),所述下固定座(5)的下方设置有伸缩柱(6),所述下固定座(5)的两侧设置有侧固定座(7),所述侧固定座(7)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气缸(8),所述第一气缸(8)的输出端连接有压板(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内圈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削组件包括连接座(10)、连接杆(11)、第二气缸(12)、切削电机(13)和切削刀头(14),所述竖支架(2)的内侧设置有连接座(10),所述连接座(10)的下方设置有连接杆(11),所述连接杆(1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气缸(12),所述第二气缸(12)的输出端连接有切削电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师涛顾连梅王艳磊
申请(专利权)人:临清市中远轴承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